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A.Al3 B.H C.OH D.NO3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燃烧是放热反应
B.升高温度,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1 mol CH3COOH与1 mol NaOH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D.1 mol H2在足量Cl2中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H2的燃烧热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达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CaCO3的电离方程式:CaCO3=Ca2++CO32
B.HCO3的电离方程式:HCO3+H2OH3O+CO32
C.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H2CO3+2OH
D.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CaCO3(s)Ca2+(aq)+CO32(aq)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常用可逆反应2SO2+O22SO3△H<0,制备硫酸,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当v(SO2):v(O2):v(SO3 )=2:1: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当单位时间内生成2 mol SO2的同时生成2 mol SO3,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实验②的反应物应为(  )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10 mL 2% H2O2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
MnO2固体

A.5 mL 2% H2O2溶液        B.10 mL 5% H2O2溶液
C.10 mL 2% H2O2溶液       D.5 mL 10% H2O2溶液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决定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缩小体积 B.恒容,充入He
C.恒容,充入O2 D.恒压,充入N2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c(H+)=1×10-7mol·L-1的溶液
B.c(H+)=c(OH-)=1×10-6mol·L-1的溶液
C.pH=14-pOH的溶液 [注pOH=-lg c(OH)]
D.由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对该反应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不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A(g)+3B(g)=2C(g)+2D(g) 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测得反应速率如下:①v(A)=0.15mol/(L·s)   ②v(B)= 0.6mol/(L·s) ③v(C)= 0.5mol/(L·min) ④v(D)= 0.45mol/(L·s)。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反应A(g)+B(g) 2C(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B.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增大
C.增大c(A),A的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v 增大,v 减小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反应CO(g) +H2O(g) H2(g) +CO2(g) ΔH<0,改变其中一种条件,能加快反应速率且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的是(   )

A.升高温度 B.减小压强 C.加入CO D.加入催化剂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一级能源
B.太阳能、氢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都是新能源
C.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述与示意图相符的是(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C.A点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K与K的关系是:K=1/K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5℃时,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5mol·L-1,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的溶质是碱 B.该溶液显碱性
C.该溶液的溶质是酸 D.该溶液的溶质是盐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Mg粉,产生H2的体积(同温同压下测定)的变化图示正确的是(   )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8.10mL稀盐酸
B.用pH计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D.可用25mL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nO4溶液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
B.
C.
D.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可表示氨气通入乙酸溶液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B.根据图②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ΔH<0
C.图③表示等体积、等pH的盐酸与醋酸溶液加入等量水稀释时的pH变化
D.图④可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A(g)+B(g)2C(g)+D(g)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去)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可以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B.图2可以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C.图3可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图4可检验食盐水通电后的部分产物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4的盐酸中:c(H+)=4.0mol·L-1
B.NH4Cl溶液中:c(Cl)=c(NH4+
C.NaCl溶液中:c(Na+) + c(H+)= c(Cl)+c(OH
D.NaHCO3溶液中:c(HCO3)+c(H2CO3)+ c(CO32) =c(Na+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在101kPa下,CH4(g)、H2(g)、C(s)的燃烧热分别为890.3kJ•mo1—1、285.8kJ•mo1—1和393.5kJ•mo1—1,则反应C(s)+2H2(g)=CH4(g)的反应热ΔH=         
(2)已知:2H2(g)+O2(g)=2H2O(g)   ΔH1
2H2(g)+O2(g)=2H2O(l)   ΔH2
2CO(g)+O2(g)=2CO2(g) ΔH3
①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CO和H2分别燃烧生成CO2 (g)和H2O(g),欲得到相同热量,所需CO和H2的体积比是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5mL 0.1 mol·L-1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的CH3COOH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B点溶液呈中性,有人据此认为,在B点时NaOH溶液与CH3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如果不正确,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在     (填“AB”、“BC”或“CD”)区间内。
(2)在D点时,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2c(Na+)(填“>”、“<”或“=”)。
(3)在C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
  
(1)图1是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CO)=                   ; 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填数值),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反应体系中增大的措施有           
a.升高温度          b.充入He气       
c.再充入2 molH2      d.使用催化剂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1)图中乙池是        装置。
(2)c(Pt)电极的名称是              
(3)写出通入CH3OH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4)乙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        mL(标准状况下);此时丙池某电极析出1.6g某金属,则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        (填序号) 

A.MgSO4 B.CuSO4 C.NaCL D.AgNO3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实验探究中发现,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褪色先慢后快,即反应速率由小变大。小组成员为此“异常”现象展开讨论,猜想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有两种,并为此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验证。
猜想Ⅰ:此反应过程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猜想Ⅱ:……。
【实验目的】探究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速率变化“异常”原因
【实验用品】仪器:试管、胶头滴管、量筒、药匙、玻璃棒等;
试剂:0.1mol/L H2C2O4溶液、0.05mol/L KMnO4(硫酸酸化)溶液等。
请你根据该兴趣小组的实验探究设计思路,补充完整所缺内容。
(1)草酸(H2C2O4,弱酸)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已知:MnO4_还原产物是Mn2+                                                    
(2)要完成对猜想Ⅰ的实验验证,至少还需要一种实验仪器是               
(3)猜想Ⅱ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Ⅱ,进行该实验还要补充一种试剂及一种仪器,分别是          
(4)基于猜想Ⅱ成立,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表内容。

 
试管A
试管B
加入试剂
 
 
(预期)实验现象
(褪色时间)
 
 
结论
猜想Ⅱ正确

 

来源:高二化学第十六套(广东选修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