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浙江卷)

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来源: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A. 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 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 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 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来源:09浙江文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 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 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 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来源:09浙江文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 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 李贽笔下的孔子
C.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修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 戊戌维新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五四运动时期 D. 国民革命时期
来源:09浙江文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

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C.

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

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来源:09浙江文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来源:2009 浙江文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3.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

来源: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模块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