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下图为西周宗法制示意图,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B.嫡长子继承制是最大特点
C.形成等级森严的宗法关系
D.大宗和小宗关系是绝对的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 由此判断祝、蓟、陈的分封类型属于

A.功臣 B.先代贵族
C.王族子弟 D.姻亲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 由此可见,汉武帝设立中朝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朝的决策能力 B.加强君主的专制统治
C.削弱丞相为首的外朝 D.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为

A.三公九卿,统领朝政 B.中朝决策,外朝执行
C.三省分工,相互牵制 D.内阁参政,君权强化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分科考试 B.追求公平公正
C.以文治国 D.“学而优则仕”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明朝设立内阁制度意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处理西北军务 B.提高行政效率
C.强化君主专制 D.加强特务统治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表中清朝军机处职能(部分)的表述,正确的是

1.发折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
4.述旨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2.接折
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
5.过朱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3.见面
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6.交发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A.参议要政                  B.监察百官
C.备答顾问                  D.承旨遵办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图下见证了

A.英军侵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的暴行
C.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D.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争改变了中、日两国的命运,中国的失败不是武器和战争指挥的问题,而是落后的政治制度和‘中国全国军族皆腐败’的问题。”这场战争的结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被誉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它体现了洪仁玕学习先进,效仿西方,立志把中国改造成一个新天新地新世界的可贵理想。”文中的“纲领”是指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八一宣言》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光绪皇帝说:“断无同时与各国开衅理……况诸国之强,十倍于日本,合而谋我,何以御之?”这次御前会议涉及的主要议题之一应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历史学家在谈及19世纪末某一历史事件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 这一历史事件应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9年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与这场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A.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B.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论文里有关键词:国共合作、广州、国民革命军、“打倒列强,除军阀”。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展览主要由“危难中奋起”、“打响第一枪”、“南征下广东”、“转战上井冈”、“八一精神永放光芒”等章节组成。与这一展览主题直接相关的是

A.八路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新四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遵义云开迎曙色,毛公舵稳展奇谋。”是作者创作图3油画的主题。对其中“曙色”的理解正确的是
 

A.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这首军歌应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的行动。”从中可推测八路军采取的行动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战役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此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是东北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此役”是指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星红旗啊,五星红旗,你将中华民族的心连在一起;五星红旗啊,五星红旗,你让全世界中国人扬眉吐气。”每当听到这首激昂、深情、优美的旋律时,作为中华儿女,眼前就会浮现那面魂牵梦萦的国旗——五星红旗。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表中历史现象起直接推进作用的是

A.辛亥革命 B.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C.南京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历史发展的图片,这些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B.民族区域自治的成果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多党合作的重大作用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是邓小平对20世纪70年代某次重要会议的评价。这次会议

A.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制定出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C.讨论成立新中国问题 D.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学者在其文章中提到:“它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不仅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率先垂范的作用,而且能够证明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模式。”这一学者文中的“模式”是指

A.一国两制 B.改革开放
C.科教兴国 D.三民主义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雄风乍展阴霾扫,喜电欣传瘴雾收。闻道香江回祖国,合携瓶钵作春游。百年奇耻今朝雪,十亿神州气象新。”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一诗词主题的是

A.开国大典 B.“文革”结束
C.改革开放 D.香港回归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
——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美]杰里·齐格勒著《新全球史》等资料整理
材料二    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推行分封制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李斯主张推行郡县制的历史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在任免官吏上的突出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元初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材料二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 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1914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帝国的分裂与保存》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学说的特点。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2)根据材料二、三,你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1895年3月19日在日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第一,日本利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奋图强。日本有不弱于欧洲各国之学术知识,中国有天然不竭之富源,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抗欧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
——《蹇蹇录》中译本
材料二    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中正庐山抗战声明(1937年7月17日)
材料三     尽管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已成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国共军队牵制1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数。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米德博士评价中国抗日战争》
(1)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结果认识的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蒋介石庐山抗战声明发表的背景。并列举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两场中日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造成的不同影响。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政制示意图

材料二    作为我国历史上首部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我国宪法史和宪政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它首度以根本法的角度对“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等现代宪政体制意义上的事项作了制度性规定,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开创性,展示着我国民族资产阶级构建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宪政体制的美好期愿。
——王熙莹《<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材料三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除郡县制外还包括的政治制度。(2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政治体制的基本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约法》在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具有的历史意义。
(3)据材料三所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