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重庆二外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图为某旅游爱好者于9月下旬拍摄到的沙漠日出景观。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该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   )

A.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准噶尔盆地内)
B.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
C.沙特阿拉伯鲁卜哈利大沙漠
D.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沙漠

图示区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有(   )
①地热能 ②太阳能 ③风能 ④水能 ⑤石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⑤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二外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世界某大城市在某段时间内工厂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影响该市工厂数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
①交通 ②信息 ③地价 ④技术 ⑤环境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工厂的大量外迁会造成郊区:(   )

A.政治文化地位提升 B.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改变
C.环境质量提高 D.就业压力增大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二外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PM2.5的沉降速度较慢,自然沉降效果有限,会长期漂浮在空中。2013年3月10日,成都市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持续下降,至3月10日中午12时,全市各监测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以下的颗粒物)浓度均已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致使空气质量重度污染,使成都成为全国最“霾头苦干”的城市。根据相当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下列说法中不是主要造成成都市雾霾天气的原因是:(   )

A.来自西北地区的浮尘天气对成都的空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B.冷空气活动弱,未形成大范围内有效降水
C.风力较大,扬起地面尘土,造成可吸入颗粒物不易沉降
D.自2013年春节至3月10左右均未有有效降水

下图为成都市某夜气温垂直温度变化率(图中等值线数值为随高度上升气温的变化数值,单位:℃/1米)时空变化图, 下列各时段中PM2.5值可能会最高的时段是(   )

A.15—16时 B.10—11时
C.24—1时 D.19—20时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二外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生产成本低廉
C.技术力量雄厚 D.消费市场广阔

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

A.商贸中心 B.机场
C.火车站 D.港口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二外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下面图表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年份
(年)
常住人口
(万人)
人口
性别比
户均人口数
(人)
农村人口比重(%)
2000
358.30
100.58
3.38
62.03
2010
450.17
101.65
2.88
46.67

 
下列有关表格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B.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D.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B.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二外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P地位于Q地的(   )

A.东北方 B.西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

若当日一架飞机在M地日出时起飞往Q地,在Q地日出时降落,则飞机飞行的时间为(   )

A.5小时 B.5.5小时
C.6小时 D.6.5小时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二外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甲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丙为图甲中①~③三她的气候统计图。


(1)据图说明澳大利亚铁矿石开采、出口的有利条件。(6分)
(2)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3)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的异同点。(6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二外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葡萄等名特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经家观测发现,银川平原平均海拔有下降趋势0.1—0.17mm/a,但平原的土层厚度却在不断加大。下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  贺兰山东麓是国内优质酿酒葡萄的最佳生长地域,是继河北昌黎、山东烟台之后第三个被国家批准的葡萄酒原产地域保护区。下图是宁夏某葡萄酒企业的生产模式图。

(1)宁夏平原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2)当地发展农业不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3)图中葡萄酒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2分)据材料二中的产业链简要分析原因。(6分)
(4)材料二中产业链的主要优势是?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二外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