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云南省下学期高三文综模拟试题

 12.最近热播的历史大片《大秦帝国》深深震撼了秦迷的心,也震撼着创业者的心。秦孝公作为一个典型的创业领袖无疑为今天的创业者提供了珍贵的参考与教材!秦孝公身上映射出创业者的重要特质:改革创新的胆魄。秦孝公大胆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并取得成功。商鞅变法对秦由弱变强进而统一六国起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  (   )

A.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B.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C.秦国军事实力日益增强
D.秦国文化得到其他六国的认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3.2009年末,从河南安阳传出确认曹操墓葬的消息,成为中国考古史上释疑解惑的一大重要发现,曹操的生平事业和诗歌成就以及埋葬之谜,再次成为文化热点。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文韬武略的杰出人物。他不但奠定了三国统一的基础,在文化方面颇多建树,成为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下列选项不符合建安文学的是   (   )

A.风格朴实恬淡
B.风格苍凉雄健、富有生气
C.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动乱
D.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蔡文姬的《悲愤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一位剧作家想写一部有关北宋的历史剧,为了重现北宋商业的繁荣景象,设计了以下四个场景。其中,哪一个场景是不符合事实的  (   )

A.娱乐场所瓦肆里说书人正在说汉武帝外传
B.“王记”锦帛铺在东京临街设立
C.广州的市舶司正在对来往船只征收商税
D.马可波罗一边欣赏汴河沿岸风光,一边品尝酸甜的葡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代文学的主要基调是:“爱国、忧国、悲愤”。导致这一基调产生的原因是 (   )

A.城市手工业、商业的繁荣 B.宋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C.封建制度开始衰落 D.宋代文人推崇这一基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康熙帝8岁登基,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熙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康熙一生主要功绩有    (   )
①削平三藩,巩固统一 ②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③抵御外侵,缔结和约 ④亲征朔漠,善治蒙古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到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这一伟大跨越主要体现在
(   )

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
B.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C.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D.没收官僚资本,确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一部历史著作中记载:“《决议》下达后,全国迅速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10月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这一记载反映了(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
B.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地刺激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共作出的英明决策
D.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009年,“共同体”一词变得炙手可热。日本新首相今年提出要建立“东亚共同体”,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重提建立“亚太共同体”,东盟早有意2020年建立“东盟共同体”。此前,全球已有“西非共同体”、“东非共同体”、“南美洲国家联盟”(原南美洲国家共同体)等。共同体的纷纷建立表明    (   )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已经完成 B.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形成 D.世界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中新网2009年6月4日电据“中央社”报道,英国首相布朗面临重大政治危机。继4位内阁官员相继表明请辞后,数十位工党国会议员拟妥签署信要求他下台,最快7月初唐宁街就可能有新主人。这是布朗2007年6月接任首相以来,遭遇最严重的政治危机。4日一旦工党在英格兰地方选举及欧洲议会选举惨败,或甚至再传出内阁官员请辞,将加速布朗被逐出首相府。下列对英国首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首相是政府首脑,实际掌握着国家的行政大权
B首相有议会多数派领袖担任
C.首相可以解散议会,议会也可罢免首相,二者相互牵制
D.首相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1.200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纪念日,法国总统萨科齐8日在“Facebook”上发布了自己20年前的这一天挖柏林墙的照片。他说:“当晚是在情绪激昂中度过的,德国人民的团圆象征着冷战的结束,欧洲伟大自由时代的开始。”有关“冷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重点在亚洲推行 B.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C.其目的是反共反苏 D.造成了德国的分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2.据《文汇报》援引《日本新华侨报》11日报道,2009年10日中午,日本右翼团体在东京池袋地区中国人的物产店——中华街“阳光城”前举行抗议活动,结果在警方的阻止下草草收场。二战结束后 ,日本右翼势力活动一直没有中断。近年来 ,日本右翼势力活动更加猖獗。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是   (   )

A.二战后对军国主义清除不彻底 B.日本政府及民间对右翼势力的纵容.
C.日本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 D.亚洲受害国家队日本过于宽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3.新华网伦敦1月11日电(记者 黄堃)英国首相布朗11日在“学习和技术世界论坛”开幕式上说,教育将成为英国在21世纪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之一。布朗说,全球经济正在恢复并将持续增长,这会带来许多工作岗位和相应的教育需求,“我可以大胆地宣布,教育将成为英国在21世纪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之一”。导致英国出现上述现象的的根本原因是     (   )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科技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在“躲猫猫”“70码”“钓鱼执法”“邓玉娇”等重大事件的推动下,中国法制建设正艰难前行。
年初,涉嫌盗伐林木的犯罪嫌疑人李荞明在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非正常死亡,当地公安局通报的“躲猫猫”一词迅速凝结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动力,导致全国监狱的大整顿。
岁末,为阻挡强拆,成都妇女唐福珍自焚抗暴,该事件震动国务院,一部取代《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新法正在重重阻力中酝酿出台。
从李荞明到唐福珍,中国公民以惨重的代价暴露了制度的缺陷,可是,难道法制进程的推进,就一定需要个人付出这么沉重的代价?
“这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说。在他看来,如果真正从“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去从事法制建设,根本不会出现以老百姓的牺牲来推进法制进程的局面,“从中可以看出法制进程相当被动”。
材料二:如果说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立法使中国进入了“立法时代”;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提出司法公正、推进司法改革,中国的法制进程进入了“司法时代”;那么如今中国的法制进程进入了“执法时代”。
如何真正地执行法律成为一道重大命题。“一个良好的法律碰到一个执行不力、或者有意曲解、甚至不作为的执行机构,法的良好效应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国内知名评论家五岳散人这样总结.当今执法不力的深层次原因是利益。“在利益面前,地方政府的执行有时出现两个极端。”上海“钓鱼执法”案中,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利益不惜设“倒钩”引诱公民;而另一方面,像《劳动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因无法给地方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出现无人执行的尴尬局面,法律在某些地方政府面前成了一种摆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法制建设进程有何特点?要真正完善法制建设政府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什么问题?
(2)“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的治国思想,为巩固政权统治者就要推行一些利民制度,请结合唐前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在执法过程存在什么问题?建设法制社会,我们应该做到什么?
(4)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统治者历来都很重视,极力想协调二者关系。美国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何特点,积极意义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四  2007年中国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通过举办“中国年”活动,我们向俄罗斯人民展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深入介绍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增进俄罗斯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密切高层交往,加强政治互信;大力宣传世代友好的和平思想,加深中俄人民的传统友谊;交流双方经济建设的经验,挖掘两国在贸易、投资、科技、能源、航天、电信、人文、军事等领域的合作潜力,推动双方务实合作取得实际成果,进一步充实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
展望新的世纪,我们愿同俄方一道,以举办中俄“国家年”为契机,携手共进,深化政治互信,加强战略协作,扩大务实合作,巩固睦邻友好,共创中俄关系的美好未来。  
(3)俄国十月革命深刻影响了20世纪初中国的历史进程。请举出典型史实。苏维埃政权成立后,苏俄(联)为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请举出具体史实。
(4)根据材料四说明“中国年”活动为推动中俄关系发展发挥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