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
B.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之所以怀念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

A.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巩固了封建统治
B.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C.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
D.他领导的禁烟运动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外侮的坚强决心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本主义 D.民生主义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B.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C.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D.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国民党老兵通过厦金航线从台湾返回家乡泉州参加母校校庆,他的母校建于公元1927年,也就是中华民国

A.14年 B.15年 C.16年 D.17年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申报》是我国早期的报纸。通过当时这份报纸,我们可能看到的时事内容有
①鸦片战争的爆发  ②《马关条约》的评论  ③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④某照相馆刊登一则广告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一战的推动
B.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之间矛盾的加深
C.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八年,在《申报》上可能会看到下面哪一则消息?

A.《新青年》创刊 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武昌起义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计划用暑假重走长征路,实地考察革命时期中央红军的历史足迹。请你为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会宁 B.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
C.遵义→瑞金→赤水河→泸定桥→会宁 D.会宁→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断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共同理由是

A.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都被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篡夺了革命果实
C.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革命
D.都是翻地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侵略军在柳条湖制造事端发动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A.为了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B.中国军人炸毁了柳条湖铁路
C.日本失去了对华东地区的控制 D.东北军没有满足日本的侵略要求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七七事变”前的形势说明,正确的是

A.日军已对北平形成了合围之势
B.东北三省已经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扩张的后方基地
C.华北地区大部分已经被日军控制
D.西安事变的发生给日本帝国主义创造了进攻华北的机会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大屠杀集中反映了

A.国家利益的尖锐冲突 B.法西斯的残暴
C.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D.战争的破坏性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①是多方协商的结果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③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④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的最主要的原因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国民党内部矛盾尖锐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D.张学良、杨虎城可以说服蒋介石进行抗日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关键在于

A.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B.解决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C.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 D.实现了工农群众的联合斗争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4分)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前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总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拳匪运动”是指什么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发生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中的“从机器上感觉不足”,清政府提出什么口号?其目的是什么?
(3)意识到“制度上感觉不足”后,中国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孙中山救国救民方案的革命理论。概括说明这一理论的实践有何积极作用。
(5)据上述几个救国方案的结局,结合材料二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之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这一主张是通过什么事件实现的?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谈谈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期12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