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封制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现象中反映分封制遭到破坏、趋于崩溃的是:
① “周郑交质,射王中肩”
②“烽火戏诸侯”
③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
④“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习俗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书同文,人同伦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皇权至高无上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代一位皇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皇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用提升其子孙的爵位来削弱封国实力
C.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迅速发展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学生在复习时归纳出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

朝代
西汉初期
唐朝中叶
唐朝末年
表现
七国之乱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原因
分封诸侯
节度使权力过重
内轻外重
影响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
后患无穷,由盛转衰
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
教训
 

 
你认为最佳的“教训”应当是
A.国家是否统一往往决定于皇帝的素质
B.必须削弱地方政权的力量,强化中央集权
C.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
D.中央与地方是一种对立关系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解决唐朝后期五代十国以来国家的分裂割据问题,北宋初期采取了一系列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些措施的积极作用是
①铲除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
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古代雅典伯里克利时期,所有年龄在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资格在陪审法庭供职。刻着每个民选审判官名字的小铭牌,被塞进一个抽签装置里,这个装置能够随机分配每天的陪审员。以下对该制度设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保证审判的公正性 B.激发公民参政积极性
C.一定程度限定陪审员资格 D.确保公民参政时间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A.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的顾问抱怨:“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这反映了当时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愈发尖锐 B.应该抓紧健全直接民主政治
C.公民法已跟不上形势的需要 D.急需进一步扩大帝国的疆域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利坚合众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斯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这一材料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公民的民主平等 B.实践先进的政治理论
C.建立强大的世界帝国 D.建立强有力的统一政权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和美国的代议制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下列对其表述和评价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美国的代议制优于英国代议制
C.美国的政府首脑是民选的,而英国的政府首脑是世袭的
D.美国贯彻“分权制衡”原则,而英国不是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预言仅一票赢得胜利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A.它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责任内阁制的高效运转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其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极端落后 B.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C.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 D.中国实行闭关政策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一个是农业的、崇奉儒教的、落后的、已在齐腰深的沙子中挣扎的没落王朝,……另一个是工业的、资本主义的、进步的、积极进取的社会。两种制度相遇(两种文明交融),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一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冲突的表现             ②英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
③两种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④中国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煮豆燃箕”是指

A.北伐失利 B.西征失利
C.天京变乱 D.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A.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吸收了西方基督教的文化
C.打击了封建统治 D.土地政策具有革命性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A.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迫使清帝退位 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五四传单。下列各项不是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是

A.表达了当时爱国青年的强烈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C.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D.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向全世界无产者发出号召。从社会演变的物质基础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得益于

A.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前人的理论成果
C.工人阶级的斗争 D.马克思、恩格斯的潜心研究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①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②人民民主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表明列宁认为

A.只有暴力革命一条道路 B.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
C.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已经结束 D.应当决定近期举行武装起义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迫切愿望的是

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 B.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C.没收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D.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记者哈里森在他《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①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③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④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地,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体现                   ②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③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④有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和民族团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制度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民主政治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期我国确立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①共同管理、团结一致 ②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陈江第三次会议在南京正式举行。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 D.“一国两制”的提出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4分)阅读下列材料:
官吏选拔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
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
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慢神和蛊惑青年

 
材料二 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

科目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 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公职人员选拔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做简要评价。(10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代科举制的主要特点。(6分)
(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二者在官吏(公职人员)选拔上的异同点。(8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以拒绝支持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为理由反对政府的政策”。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如果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堂吉诃德了。”
材料三    莫克·维卡在信中还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
(1)概括材料一中“反对派”反对政府政策的理由?
(2)据材料二,总结莫克·维卡所表达的主要观点。
(3)概括指出材料三中“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的真实含义。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