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课时同步练习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7 最后一课

给加点字注音。
( )住
( )异
( )罚
( )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正字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叟( )
异( )
祷( )
住( )
悔( )
匙(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多音字给下面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形近字给下面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括号中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周旗在教室里飘扬。( )
(2)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歌唱;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就这样算了吗?

A.比喻 比喻
B.比喻 反问
C.拟人 设问
D.拟人 设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
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在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最后一课》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行踪,串联起了几个相互关联又彼此分离的场面。
D.《最后一课》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主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立(zhù)枯(gù)
泣(chuò)玲珑透(tī)
B.次(lǚ)妒(jì)
微(bēi)忧心忡(chóng)
C.确(záo)窃(pá)
祷(qí)而不舍(qiè)
D.惩罚(chěng)滑稽(jī)

猝然(cù) 险象迭生(di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根据相关课文内容,分别充当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两个角色,接受学生记者的采访。
(1)采访对象:韩麦尔先生。
问: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听到钟声、号声,你为什么脸色惨白起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访对象:小弗郎士。
问: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你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1)名著《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2)一部真实记录昆虫生活,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它是名著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正确使用词语解释下列词语。
①征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喧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祈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踱来踱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步( )
着( )
闹( )
白( )
罚( )
⑥字tiè色( )
⑦chà白( )异
⑧wǎn( )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放学
①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11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⑩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11)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12)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作者:龙应台。有删改)
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①—③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第⑦—(11)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的词句,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同步]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7 最后一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句名篇根据所学课文填空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________,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描写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1)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A.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B.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
(2)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A.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B.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面的几段语句采用了何种描写。

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E.环境描写  F.细节描写
(1)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
(2)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
(3)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
(4)我本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 )
A.喧嚷扰乱
B.声音大而杂
C.喧哗沸腾
D.喧哗吵闹
(2)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 )
A.惊叹
B.觉得奇怪
C.纳闷
D.心里不明白
(3)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 )
A.批评指摘
B.处罚
C.埋怨
D.严厉地责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空题。
(1)《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国作家。
(2)《最后一课》的体裁是________,写于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主题。
(3)《最后一课》按________顺序安排材料,线索是________,描写的两个主要人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1)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向我们做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提示,填写句子。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情怀,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把它作为座右铭,心系苍生,立志为民造福。
(2)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追求崇高的理想,坚守本真、洁身自好,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的那样,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辛弃疾的《破阵子》中,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生动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榜样
秦俑
峰子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乡教书。当同学们都去火车站送他时,峰子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一句悲壮的古诗: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先到县教育局报到,签了字后,办公室的同志瞪着一对金鱼眼问:“你是师大毕业的?”峰子什么话也没说,背起两大袋子书和行李,头也不回地搭车回了家。
父亲见峰子回来了,远远地迎了上去,说:“工作好了吧?”
峰子没吱声,把行李往父亲手上一放,回到家“咕嘟咕嘟”喝了一大杯水,然后才说:“省晚报让去做记者,没去。”
“怎么?”
“我想回村里学校教书。”
父亲颤着声问:“是不是在学校里犯了事?”
“年年都评三好学生呢,怎会犯事?”峰子坐了下来。
“那怎么回咱这破村?”
“学校不是少了老师么。”
【A】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便去张罗着煮面条。
峰子早没了娘。他看着驼了背的父亲,心中不由得惴惴不安:父亲要是骂他一顿,或者打他一记耳光,他的心里也许会好受一点。
吃过面,峰子便去村小学找校长。
【B】说是学校,其实不过是一层四间的茅草土坯屋,屋旁竖着一根四五米高的木杆,上头飘着一面早已发白的旗。学校长年驻校的,也就校长一人。
峰子在学校的自留地上找到了校长,校长正戴着那副掉了一条腿的老花眼镜,在地里侍弄自己种的蔬菜。
峰子轻轻地唤了一声:“校长。”
校长回过头,眼镜差点儿就掉到了地上。他见了峰子,脸上的笑便浮了上来,说:“峰子回来了。”
“我是来向您报到的,我也来学校教书,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
“你……”【C】校长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汪了泪,顾不上擦掉泥巴,就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
校长破例炒了一盘蛋,邀峰子喝一盅。校长一边喝酒一边说:“想你考上大学那年,学校里的娃儿就加了一倍,大家都把你当榜样呢。”
峰子就想起往年的寒暑假,他一回家,总有东家西家的请他到家里吃饭教课,说是要自家的娃子学学他的样。
可是,这一年暑假过去,也没见哪家有人来请他。和乡里乡亲的见了,还有人不相信地问:“峰子,你真回咱村里教书?”
峰子就爽快地回答:“是!”
到秋天开学了,报到的学生竟暴减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校长和峰子都不明白:老师多了,学生怎么反倒少了?
于是峰子拿了一份花名册挨家挨户去问,问来问去,都回答说,我家娃儿不念书了,过两年让他到外面打工去。
峰子说:“孩子还小,怎就不让念了?”
“念了书没用。”
“怎没用?念了书可以考大学啊。”
对方就不吭声了,任峰子怎么劝说也没用。等峰子一脚跨出大门,【D】后边就传来轻轻的嘀咕:“________”
这话刺得峰子的心一阵阵地疼。
一年后,县教育局捎了信过来,说是让峰子去领“扶贫助学志愿者”奖章,他成了全县教师的榜样呢……
(选文略有改动)
认真阅读小说,将峰子的主要活动补充完整。
告别同学→________→回到家里→________→答乡亲疑问→________→获得嘉奖
得知峰子决定回乡教书后,【A】处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表现了他________和________的复杂心理;【C】处校长“……只是汪了泪,……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则反映了他________的心理。
【B】处画线句子属于环境描写,这里既反映了乡村________的特点,又衬托了峰子________的品质。
联系上下文,试写出【D】处“嘀咕”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峰子是一位有着“悲壮”色彩的主人公,文中用了大量笔墨来表现他的“悲”和“壮”,请各举一例并作简要点评。
(1)“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中国话》的歌词,回答问题。
……
莫斯科的夫司墓/爱上牛肉面疙瘩
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
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
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
……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相关链接】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1)歌词的前两句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一说歌词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应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