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到世界各地旅游成为许多人的爱好。埃及开罗吸引游客参观的古代遗迹是(   )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卢浮宫博物院,解说员指着上部有浮雕图(下图)的黑色玄武岩石柱说:“这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的实质是(    )

A.维护该国的种姓制度
B.保护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
C.确保该国分封制的实行
D.维护该国奴隶主的利益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印度社会分四个等级,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和“刹帝利”,而“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低下,而且它们世袭不变的。这种制度是(    )

A.世袭制 B.种姓制度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罗马为了争夺西部地中海的霸权而进行的战争是(    )

A.布匿战争 B.伯罗奔尼撒战争
C.希波战争 D.亚历山大东征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伊斯兰教的创立在当时最重要的意义是(   )

A.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B.加强了阿拉伯世界同其他地方的联系
C.为动乱中的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
D.为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其共同之处在于(   )

A.把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 B.废除氏姓贵族的世袭制
C.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D.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制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西欧封建社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采邑”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C.罗马教廷是西欧当时最大的封建主 D.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属于西亚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①《俄底浦斯王》  ② 楔形文字  ③《汉谟拉比法典》  ④《天方夜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阿拉伯数字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导致了人类计算领域的一场革命。阿拉伯数字的创立者是(    )

A.古埃及人 B.古巴比伦人
C.阿拉伯人 D.古印度人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意大利旅行家的游记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这位旅行家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马可波罗 D.利玛窦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
①但丁    ② 托尔斯泰     ③ 孟德斯鸠     ④ 达芬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航海路线图,其中航海家哥伦布到达的地点是图中的(     )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89年法国大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    )

A.宗教问题 B.征税问题
C.民族问题 D.战争问题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漫画说明英国确立了新政体。为这一政体确立奠定基础的重要法律文献是(     )

A、《拿破仑法典》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钢铁时代 D.网络时代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果然手工纺纱速度大幅提高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来临
C.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大量增加
D.棉纺织领域的新发明和新创造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意义是(    )
①维护了专制统治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消除了种族歧视  ④推动了文明发展进步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映”。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做出的“反应“是(    )

A.采取大规模的减税政策 B.进行明治维新
C.推行民主化改革 D.实行大化改新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成为全世界无产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下列事件中,与此思想相关的实践是(    )

A.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B.英国宪章运动
C.美国南北战争 D.的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世界舞台上,有三个国家异曲同工地演绎了自己的精彩,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三个国家是(    )

A.英、法、荷 B.美、日、俄
C.西、葡、奥 D.中、印、埃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三四年将有800万至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片化。”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    )

A.日俄战争 B.美西战争
C.克里木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示意图。“两大军事集团 ”是(    )

①三国同盟    ②三国协约    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④华沙条约组织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战争的根源在于萨拉热窝事件
B.中国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
C.正义的一方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D.战场上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中有这样的评述:“(19世纪中期)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其中“生存竞争”学说是 (    )

A.进化论思想 B.启蒙思想
C.马克思主义 D.相对论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涌现出伏尔泰、卢梭等杰出思想家。关于这场运动的叙述不正确是(    )

A.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B.法国人引领了时代潮流
C.倡导人文主义 D.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11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首播了一部以世界性大国历史为题材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此片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各界的热议。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与图片信息相关的是那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饱受煎熬的奴隶带来了希望。它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讲
(2)材料二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谁?他是美国历史上与华盛顿、杰斐逊齐名的三大伟人之一。他对美国历史的贡献是什么?
材料三

材料四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0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3)根据材料三,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谈谈美国发展道路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封建社会时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并一度领先于欧洲。万里长城和四大发明让多少中国人感到骄傲啊!但到了近代,欧洲人走在了中国的前头。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请结合15——16世纪的中外历史,谈谈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开始侵入印度,经过百年的武力入侵,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1856——1860年,英法联军在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火烧圆明园,攻占北京城,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英国的历史远比中印两国短暂得多,为什么到18、19世纪却相继打败两个文明古国?
(3)中印两国虽然没有取得反英斗争的胜利,但都涌现出反侵略的民族英雄,请各举一例
(4)英国对中印两国的殖民掠夺,对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有什么影响?
(5)中印两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在英国的入侵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这段沉痛的历史给了你什么启示?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 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多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器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
——摘编自霍勒死• 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
材料二  为了增加发电量,人们首先在既有的动力机——蒸汽机上下功夫。蒸汽机体积大而笨重,运转缓慢,不能满足要求,人们不得不进行新的探索。不久,各种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内燃机体积小,效率高。它的发明,不仅解决了发电量的问题,而且被应用到交通运输业上,使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内燃机“被应用到交通运输业上”的重要发明。这些重要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3)材料三反映了英国伦敦出现了什么问题?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发展经济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治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与努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承认公民一律平等,都有权参与国家管理。除十将军要由公民投票选举外,其他所有官职对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是开发的,并通过抽签当选。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国家的民主政治?谈谈你对这种民主政治的看法。
材料二   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光荣革命”后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合众国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
(4)你怎样理解《1787年合众国宪法》的“奠基石”作用?

来源:2015届云南曲靖市九年级毕业生复习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