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金华市青春共同体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柳(xù)粼(líng)痪(tān)树(chà)
B.岸(tí)笑 (nì )憔(chuì)寒(zhàn)
C.温馨(xīn)告(shòu)分(qí)间(shùn)
D.咱(liǎ)散(chāi)着(zuàn)视(níng)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市青春共同体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项 (       ) ( 2分)

A.澄清徘徊花枝招展洗耳共听
B.遗憾憔悴宽宏大量心清如水
C.嘹亮菡萏形影不立无可挽回
D.瘫痪生涯翻来复去一丝不苟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市青春共同体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 ( 2分 )

A.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B.如果台湾当权者胆敢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王钢和他的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先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市青春共同体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

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不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
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市青春共同体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 (       ) ( 2分 )

A.《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
B.《我的老师》————魏巍-——王老师
C.《济南的冬天》————老舍——-舒庆春
D.《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市青春共同体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赏析下面广告语
绽放水般滋润,挥洒钻石亮彩,美来自内心,美来自美宝莲。
欣赏: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美宝莲唇膏__________ , ___    __的特点,深入了消费者的心里,从而起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市青春共同体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学名著阅读
《西游记》中.白龙马原是___________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___________。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阅读《草房子》相关片段,按要求答题。
桑桑很无奈,只好在寒风里陪伴着他。到了中午,竹篮子里,已有大半筐柳树须子。那须子在这冰天雪地,生命都似乎被冻结了的冬季,实在是好看。那么白,那么嫩,一根一根,仿佛都是活的……
选文中的“他”是________(填人名),他和桑桑找到柳树须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市青春共同体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③乡书何处达?                    。
④《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句子是                   ,                     。
⑤《夜雨寄北中》抒发作者盼望团聚、共叙别情的美好心愿的句子是                     ,                    。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市青春共同体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长大了
(1)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3)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4)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5)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6)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7)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8)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9)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10)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11)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12)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13)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1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                                                                                                                                                   
②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质?
“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举出一个例子加以说明。(3分。举例1分,说明2分)
例子:                                                                                            
说明:                                                                                             
简要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市青春共同体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母亲
洪烛
①荠菜成了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的,现采现摘,现炒现吃。我小时候,
母亲领我去紫金山踏青,总要随手拎一把小铲刀,挎一只竹篮子,不时蹲下身子,挖路边的荠菜。这样的活儿,我也爱抢着干。母亲站在一旁,边夸我眼尖、手巧,边承诺回家后给我好好地打牙祭。和母亲一起挖荠菜似乎比真把荠菜吃进嘴里更令人陶醉。事隔多年之后,我在异乡想念母亲,头脑中浮现的,仍是她教我挖荠菜时那年轻的 面容与身姿。荠菜,因为我亲手挖过,而且是母亲教我挖的,所以从感情上,它离我最亲近,同时也标志着一段不可复得的儿时时光。
②海带被我当作大海的礼物来看待。我之所以热爱海带,在于它是我妈妈的拿手菜。小时候,妈妈总是为我一锅接一锅地用海带炖排骨,说是可以补钙、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等等。我感觉,幸福也一点点地融化在浓香的排骨海带汤里。有人问台湾美食家蔡澜:“您见多识广,最好吃的是什么?”蔡澜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妈妈做的菜最好吃。”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年少时人的味蕾最灵敏,容易产生深刻印象,口味还未被后来的山珍海味搞得混杂;另一方面,妈妈做的菜最有家常味了,尤其那份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爱心,别人根本模仿不出来。还有一点,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妈妈做的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且有时效性,不是永远都能吃到的。终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美好而怅然的回忆,你出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它是无价的。
③我出门在外整整二十年,每次离开家都乘坐夜间的火车,母亲早早就上床睡了,希望我在她睡着的时候再离开。不知道她是否真能睡着,至少假装睡着了,熄灯后的卧室没有任何动静。我探头看了一眼,隐约看见她盖着棉被仰面躺着的轮廓,于是在内心里喊一声妈妈,就蹑手蹑脚地走了。如果她真睡着了,是否梦见准备离开的我?如果她假装睡着,在黑暗中会想些什么?明天醒来后她面对的将是少了一个我的家。母亲说她越来越畏惧和我的离别,既担心我一去不复返,又害怕我下次回来已找不到她。希望我在她睡着后再离开,可以把分别当作一个梦来对待,或者根本就不曾察觉儿子已离开。后来才知道:每次我离开的晚上,母亲都要靠吃点催眠药才睡着。这哪里是催眠药, 分明是母亲的止痛药,控制她隐隐作痛的心,因为那一刻,我的心也在痛。
④我最怕听见从故乡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就是在那个晚上,我被故乡的长途电话惊醒,母亲永远离开了我。失去母亲就等于失去了半个故乡,就等于失去了半个自己。远离母亲的二十多年流浪岁月都像梦境,一个电话把我拉回到现实之中。与母亲有关的生活是我全部的现实,其余的一切都是假的。原来母亲这个词汇,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易碎品,一定要轻拿轻放啊!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走得太远了,才意识到自己是有罪的:曾把唯一的母亲抛弃到了时空的另一端。虽然她从没责怪过我,但我不能原谅自己:竟然如此自私地对待母亲。我所追求的那些所谓名啊利啊,全与母亲无关。母亲需要的仅仅是爱,而我付出的爱很明显是有限的,与那无限的母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⑤母亲走了,我头顶的天空一次次黑了,又一次次亮了。可母亲头顶的那一小块天空再也亮不起来。她睡得那么熟,那么安静,失去了做梦的力气。母亲,你是否也把我忘得干干净净?正如你干干净净地忘掉自己?如果说我比你多一份痛苦,那是因为还无法忘掉你。你确实已睡去了,可在我脑海中,为什么总有一个醒着的你?(本文获“中国散文年度金奖”,有删改)
选文中与母亲有关的事,都带给“我”深刻的感受。请补全下面的表格。

与母亲有关的事情
带给“我”内心的感受
母亲领我去紫金山挖荠菜


幸福
母亲在我离家时靠吃催眠药入睡

我接到母亲去世的长途电话

选文第②段画线内容能否去掉?请说出你的理由。
选文第③段画线语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结合选文内容,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把无形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的。(不超过100个字)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市青春共同体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的首联中,一个“        ”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一个“       ”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市青春共同体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思而不学则(       )     (2)知之者不如之者(       )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人不知不愠择其善者从之
B.公欣曰不以为
C.可以师矣人谋而不忠乎
D.五十而天命之者不如好之者

翻译下列句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章(不得与选文中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市青春共同体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之,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  佣作,被雇佣劳动、劳作。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主人之 (       )                  ②衡与其佣作 (       )                
③资给书 (       )                        
翻译下列句子。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市青春共同体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需要                 
要求:1、字数600字左右
2、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抒发一点感悟。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市青春共同体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