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贵州安顺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下列各组中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līànɡ)搓捻(niǎn)御聘(pìng)惭愧(cán)
B.分歧(qí)霎时(chà)铁锹 (qiāo)匿(lì) 笑
C.菡萏(dàn)树杈(chā)箪食(dān)高擎(qíng)
D.竦峙(sǒng)贮(zhù)蓄粼粼(lín)曲肱(gōng)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安顺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决别喜恕无常攥着各得其所
B.发髻迫不急待感概幸甚至哉
C.纠纷再接再厉沐浴谈笑风生
D.瘫痪花团锦簇威摄小心冀冀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安顺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诗人泰戈尔,其作品《吉檀加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B.《绿色蝈蝈》的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他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精力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写成了《昆虫记》。
C.《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舍予,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骆驼样子》、《背影》、《踪迹》。
D.《河中石兽》的作者是纪昀,字晓岚,晚年自号石云。其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的短篇志怪小说。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安顺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幅得意洋洋的表情。(神态描写)
B.我心里无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语言描写)
C.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景物描写)
D.我玩了一会儿洋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doll”这个词。(动作描写)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安顺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现代化建设中,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作用。
B.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C.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
D.为了防止体育活动时间不再发生伤害事故,体育老师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安顺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能默写出多少诗文。
(1)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雨寄北》)
(2) 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
(3)                              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4)《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安顺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温馨。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安顺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诗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下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安顺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散   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原意。我决安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意思。
请用简练的词语或词组概括出一家四口的性格特点。
“我”:                           母亲:
妻子:                           儿子:
下面的各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概况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B.作者精心选材,以小见大。以“背”为线索反映出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C.文章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既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又强化主体意识,突显使命感。
D.本文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给人自然怡人的印象,与前文的“有意思”呼应,也预示着前方是一片美好的路途。

结合文章,品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安顺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日中(       )   (2)日中不至,则是无(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中看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古代像谢道韫、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请你举出2个以上这样的事例来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安顺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我说,你听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地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
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大声称赞:“好!”
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好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
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有一年,学校考虑到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她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儿反应,保持原姿坐着,雕塑一样。
“她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
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谱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
                                       →②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③                                           
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1)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着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为什么是“若无其事”的?)
(2)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喷涌而出”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这两个“好!”上,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试分别做简要概括。
结合自身的经历,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一次交流。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安顺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命题作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是平平常常的,有喜也有忧,大多充满真情至爱。家庭成员性格各异,爱好不同,但是“爱”把他们紧紧相连。在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家庭的和谐更显得重要。
请以“家事”为题目,写一篇 550字以上的文章。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安顺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