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苏如东高中高二12月段考历史(必修)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小

A.甲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同学是周朝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天无所事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尚书·召诰》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B.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一和图二反映我国西汉时期与元朝分别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以下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说明了宗法制的弊端 B.揭示了郡县制的意义
C.否定了宗法制和分封制 D.指出了秦末社会动荡的根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某一制度时说,它“导致……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这一制度是指

A.郡县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行省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

A.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B.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异”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办事能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发现: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军机大臣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示意图,下列各项最适合作为其主题的是

A.《 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 B.《 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
C.《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 D.《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做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形象地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民主制度。下列历史文献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宪法
C.法国1875宪法 D.德国1871宪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体现了以下什么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民主原则    ④消灭种族差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B.实行民主共和制
C.议会对总统负责 D.奉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两个规定反映了

A.法德意识形态的对立 B.两国宪法都彰显出共和主义思想
C.法德代议制形式有别 D.两国民主与专制力量对比的差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一个是农业的、尊奉儒教的、落后的、已在齐腰深的沙子中挣扎的没落王朝,……另一个是工业的、资本主义的、进步的、积极进取的社会。两种制度相遇,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的失败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一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认为中英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B.认为中国失败不可避免
C.认为英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 D.工业文明优于农业文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895年5月底台北阻击战开始至台南陷落,前后五个月,日军共伤亡三万二千三百多名,比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损失的人数还要多。作为侵台主力  的近卫师团,死在台湾的官兵就将近半数。敌中将师团长能久、少将旅团长山根等将领和大批官佐,亦在侵台战争中丧命。材料表明

A.日本侵略者遭到沉重打击 B.清王朝统治的腐朽无能
C.台湾反割台斗争得到支持 D.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0年3月28日,国民党中央发出370号公函,称:“本党总理孙先生倡导国民革命,首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尊称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上述材料涵盖了孙中山的主要活动有
①亲自领导武昌起义 ②创立中华民国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领导了北伐战争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网友在网贴《帝制的崩溃 宪政的破产——从<袁氏当国>看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中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量身定做”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

A.三权分立 B.总统制
C.责任内阁制 D.民主共和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其共同的危害是
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

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
C.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 D.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当学生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进发时,使馆区的外国军警却以某不平等条约的名义对学生的爱国行为予以阻挠!下列关于这段历史史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去使馆区抗议巴黎和会损害中国利益
B.在这次运动中政府支持了学生的爱国行为
C.该不平等条约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D.该运动未能阻止政府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其 中“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败
C.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出中国人民的愿望是

A.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记住历史,忘记仇恨 D.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第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的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949年1月10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A.新四军的敌后抗战 B.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C.百团大战的辉煌战果 D.三大战役的重大进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顽强的抵抗发生在东部的工人阶级区,战斗一直持续,直到流血周最后的巷战。到了1871年5月27日,只有正在战斗的社员极少数的抵抗仍在持续,特别是最贫困的东部地区,如Belleville和Ménilmontant。当年战斗到5月28日下午或晚间全部结束。据说,最后一个路障在Belleville的rue Ramponeau被攻陷。”下列对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评说不正确的是

A.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这一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D.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专制、愚昧、黑暗、落后……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否定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C.开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D.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并将答案涂入答题卡。)
1.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此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4.图1和图2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其共同点是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化进程。
 
5.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同属于国家统一问题,都是由于列强的侵略造成的。“一国两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它有利于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
(3)从君主的权力方面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三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联系两国政治体制确立的背景分析其原因。
(4)如以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确定恰当的主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三幅图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图一 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云南代表
图二 廖承志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讲话
图三 拉萨各界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
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三: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他还表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进一步健全法制,特别要重视那些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建设。创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机制,扩大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
------中新社
(1)根据材料一的相关信息,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在民主政治取得的成就。(3分)
(2)材料二中的“民治”在中国的近现代社会都努力去落实,请写出建国初期关于“民治”的两部主要法律名称及每部法律的性质?
(3)依据材料三,概括总理的工作报告反映了我国现阶段民主政治的特征,并指出其根本目的。(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成功取得2014年青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同时,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南京。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在列强侵略中国的战争中,使中国开始沦为和最终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两场战争?
(2)近代史上,农民阶级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确立了农民政权。这一政权的纲领是什么?该政权在南京颁布了代表中国近代化方向的新方案是什么?(2)
(3)武昌起义后,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随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宪法文件在国民权利方面是如何规定的?性质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4)与辛亥革命相比较,五四运动在革命性质和意义上都更进一步,请简要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