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它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
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旨在解决

A.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B.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C.王国内部的权力之争 D.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浙江省古称“江浙行省”。“江浙行省”这一行政设置,最早出现在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召开政事堂会议 B.众设宰相,分化事权
C.以六部分割相权 D.设枢密院,与宰相抗衡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秦到清,君主专制是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但偶有特殊情况。下列能反映这一特殊情况的是

A.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内朝)执掌决策权
B.隋唐实行三省制,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
C.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相权
D.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

A.雅典物产丰富人民富足 B.雅典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C.雅典是当时地中海霸主 D.雅典人充当了海盗角色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431年,斯巴达对雅典发动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应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执政官 D.公民陪审法庭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特征是

A.主权在民 B.人民是国家大事的决策者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民主为国内人共享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下列关于罗马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罗马法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宣告罗马成文法诞生
C.万民法适用范围只是限于罗马公民
D.罗马法是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了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依据

A.罗马万民法 B.埃及习惯法
C.《民法大全》 D.罗马公民法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法对后世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罗马法的历史学价值 B.解决疑难案件的案例
C.法治精神与公正至上的观念 D.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法律文献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制度结束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英国议会因为英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处理不当,而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

A.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B.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
C.要么宣布解散议会,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国王裁决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 B.自由平等、分权制衡、联邦制原则
C.民主、分权制衡原则 D.联邦制、民主集中制、自由平等原则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底特律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12年美国最悲惨城市。曾经有200万人口的底特律,现在只剩下70万人口。你认为底特律的衰败对它所在的密歇根州在政治方面可能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A.总统候选人的产生 B.参议员席位分配
C.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选的产生 D.众议员席位分配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奥巴马和奥朗德是当今美国和法国总统。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掌握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由民选产生,对议会负责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表,法国经历的政体顺序正确的是

A.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 B.共和制→帝制→君主立宪制
C.君主立宪制→帝制→共和制 D.帝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晚期在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政治民主发展滞后”表现在
①实行联邦制  ②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③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④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创新”主要是指

A.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政体典范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C.第一次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
D.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民主共和国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们认为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轮番而治 B.对君主的制约
C.三权分立 D.对权力的监控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欶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蘑曝杂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4)从以上材料中反映出,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如何?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  19世纪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中央机构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异同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英两国国家元首最大的不同点和英、法两国国家权力中心最主要的相同点。
(4)据材料一、二,说明两种政治制度在形式上有何共性?在本质上有何不同?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市第三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