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天津卷)

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应了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
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③英国的兴盛于强大
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 铁犁牛耕的出现 B. 耕犁技术的成熟
C. 精耕细作的开始 D. 单位亩产量提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 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 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 平民中不再有债权 D. 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

A. 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 主义思想基础
B. 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C. 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D. 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以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

整顿财政金融

B.

调整农业结构

C.

复兴工业生产

D.

实行社会救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沿铁道线,自由电气实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 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 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 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 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 甲午战争爆发 B. 中华民国建立
C. 抗日战争爆发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

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实行"三五"计划 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建立人民公社 开展大跃进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著作有
1《论十大关系》        2《论人民民主专政》
3《新民主主义论》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A. 12 B. 14 C. 23 D. 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A. 普朗克 B. 麦克斯韦 C. 玻尔 D. 爱因斯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
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二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撞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 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材料三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
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 该法典有何影响?
(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
材料四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5)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指出其历史作用。
材料五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12月13日)
(6)材料五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 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 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
(7)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六条 (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 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
材料三
《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
(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材料四
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得到切实遵循。
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四指出应如何实现联合国宗旨? 请谈谈中国在新时期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