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海南卷)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过一观点出自先秦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道家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方式不尽相同。其中,在农民战争基础上创建的王朝是

A. 秦朝 B. 隋朝
C. 宋朝 D. 明朝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租佃关系的盛行
C. 土地的高度集中 D.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强化君主集权
C. 分割宰相权力 D. 利于集思广益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 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B. 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 南方商业北方发达 D. 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上述诗句反映了一位将领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安定的抱负。与此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A. 靖难之役 B. 雅克萨之战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戚继光抗倭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 格物致知 B. 尊崇道统
C. 心外无理 D. 经世致用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右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 个人的情感
B. 真实的景象
C. 多彩的生活
D. 繁盛的社会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 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 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 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 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寨确立的新体制是

A. 代议制 B. 分权制
C. 共和制 D. 联邦制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曾经评论道:"由于俾斯麦的特别法令,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先生已经以叛国罪被逮捕,其实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敢于履行他们作为德国议员所承担的责任,即在联邦国会里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投票反对新的军事拨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抨击想要把德国变成普鲁±兵营的企圈。"上述评论的历史背景是

A. 普法战争 B. 拿破仑战争
C. 德意志帝国成立 D. 路易·波拿巴政变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王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 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 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 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 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目。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以鸦片换取白银 以鸦片换取丝茶 以白银换取丝茶 以白银换取棉布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A. 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B. 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 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D. 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如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 节约生产成本
B. 便于官府监管
C. 带动民用企业
D. 与洋商争利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 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 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A. 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B. 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C. 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 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 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 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 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 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A. 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 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 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 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历史学家沃尔夫·拉弗贝在20世纪70年代说:"一部美国外交史,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可以为这一论点提供依据的首选历史事件是

A. 柏林危机 B. 古巴导弹危机 C. 越南战争 D. 中东战争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 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 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 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 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 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 "九二共识"的达成
C. "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 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9年,北京最高的建筑是新建的民族饭店,高47.4米,为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如今北京最高的建筑是高330米的国贸大厦。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肯定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

A. 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 B. 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
C. 主要看对后世的影响 D. 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A. 进化史观 B. 文明史观 C. 整体史观 D. 现代化史观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太祖)赦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戍馈饷势民,命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偻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令既数年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如何认识明初的重农抑商政策。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4年6~8月,毛泽东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8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等人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建议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建设;要把能搬的一线重要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一部分迁移到三线、二线;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
      --摘编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决策文献选载》,《党的文献》1995年第3期
(注:一线指东部沿海和边疆地区;三线指云、贵、川、陕、甘、宁、青省区及晋、豫、湘、鄂等靠近内地的地区;二线指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
材料二  
到20世纪70年代末,三线地区的工业总产值由258亿元增加到1270亿元。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陕西航空等一批现代化生产和科研基地,成昆、湘黔等重要铁路,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德阳重型机器厂等工业基地以及攀枝花、十堰等新兴工业城市。
--摘编自魏后凯《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线建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线建设的意义。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和非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观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摘编自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18世纪的启蒙学者怎样对待宗教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思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

人权指令
释放政治犯;废除治安维持会;修改宪法
社会改革指令
解放妇女;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废
除压制性制度;经济机构民主化
经济改革指令
将财阀企业分割;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神道指令
国家与神道分离
开除公职指令
禁止旧议员参与选举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各项参政员候选人推出后……报告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资格审议会置委员九人,其人选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定。
国民参政会有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暨向政府提出询问案之权。
--《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8年4月)
材料二 
毛泽东等人发表对国民参政会的意见称:"虽然在其产生的方法上,在其职权的规定上,国民参政会还不是尽如人意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但是,并不因此而失掉国民参政会在今天的作用与意义……共产党人除继续努力于促进普选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在将来能以建立外,将以最积极、最热忱、最诚挚的态度去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工作。"
--摘编自《新华日报》1938年7月5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国共两党在国民参政会问题上的不同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参政会的历史作用。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他们要求结束"冷战"。现在这种愿望已经如此强烈,以致一切国家的政府都不得不加以考虑了……自然财富、人们的劳动、科学的进步,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用来准备战争。军事开支不断地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阻碍经济发展。在扩大贸易联系的道路上存在的障碍损害着普遍繁荣。国家主权和各民族自决权由于国家的内政经常受到干涉遭到了破坏。由于存在新旧军事条约以及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和驻扎军队,使得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遭受着威胁。有人正企图利用"冷战"来为殖民统治辩护。他们正使用武力,在某些地区甚至用战争来蹂躏各国人民独立的权利。
--《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莫斯科会议关于永远结束冷战的声明》(1959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一次与太平军交战后,左宗棠在家书中道:"毙贼三千有余,阵斩贼多名,极为痛快。"
筹办福州船政局之始,左宗棠在给清廷的奏折中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因此"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
1874年,正当新疆局势危急时,清廷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左宗棠主张"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摘编自《左宗棠全集》等
(1)根据材料,指出左宗棠在国防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的主要历史功过。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索历史的奥秘     
材料  
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语。秦始皇陵等处出土的秦权铭文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县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壹。""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罚没)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       
--摘编自《睡虎地秦墓竹简》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具体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历史研究中出土文物对已有文献资料的作用。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 
孔庙、孔林、孔府位于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合称"三孔"。孔庙是奉祀孔子的庙宇,现拥有各种建筑460余间;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共计有孔氏子孙墓十余万座,林内保存有自汉代以来的墓碑和谒陵题记石刻等共5000余通;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有各类楼房厅堂共400余间,府内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
两千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大力推崇使得孔庙、孔林、孔府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它不仅是名闻天下、内涵丰富的文化类遗产,同时还拥有大量有价值的自然遗产。"三孔"的建筑布局、规划和装饰等方面反映出儒家思想的精髓,其内生长的17000余株古树名木是研究古代物侯、气侯和生态问题的宝贵素材。
--摘编自《世界遗产名录》等
(1)根据材料,说明"三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性。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三孔"对历史研究的价值。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解析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