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 / 试卷选题

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党的相关文件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这里的“文化”是(  )
①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人类改造世界的一 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③指科学知识或受教育的程度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亲,外面好冷,请随手关门!”这是某校一教室门口贴出的小标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上述材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B.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5月4日,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在谈到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时,他生动地形容,青年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因此,要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在青年时期就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因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强制的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中国大运河项目也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文化遗产是(  )
①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

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社会发展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7月1日,来自台湾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的近100位知名人士访问山东并参加了“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这体现了(  )
①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两岸文化趋同
③两岸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决于文化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 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体现了(  )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民族虚无主义会迷失文化发展的方向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这些建筑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

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且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下列诗句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
①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先锋
②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这首诗表明(  )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内容通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关键所在。通俗化并不是简单化,更不是庸俗化,它是思想美、语言美与形式美的统一,是准确与生动的统一,是深刻与简明的统一。可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就应该(  )
①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用通俗娱乐文化取代高雅严肃文化
③将文化创新的立足点放在文化的形式上
④用多彩的形式诠释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②它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凝聚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它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④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尔基说:“智慧是珠宝,如果用谦虚谨慎镶边,就会更加绚烂夺目。”这表明(  )

A.只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就一定能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B.思想道德修养决定科学文化修养
C.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D.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中国迎来首个“烈士纪念日”,以深切缅怀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富强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先烈们。回答下列小题。
纪念日是一种唤醒,更是一种建构。国家以立法形式确立了“烈士纪念日”并开展纪念活动,主要目的在于(  )

A.培养公民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B.发挥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C.构建先进的公共文化,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D.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培育文明风尚

当前的一些书籍、网站、微博、网络大V抹黑、诋毁我们的先烈,妄图在青少年心中造成思想混乱,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这说明文化建设应(  )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体现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这说明(  )

A.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B.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和二者有没有同一性两个方面
C.对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科学家于2014年3月首次直接探测到宇宙大爆炸第一波震荡即原始引力波,这是物理学的一个重大突破。正如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家阿维勒布所评价的,这一重大发现“揭示了一些最根本的问题,即我们为什么存在,宇宙是如何开始的”。材料表明(  )

A.人们可以探求到终极真理 B.世界统一于物质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以下说法中最有可能是他说的是(  )

A.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 D.心外无物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  )

A.静止是无条件的、永恒的
B.运动和静止是不可分割的
C.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却感到“而无车马喧”。朱自清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却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出现这些认识现象是因为(  )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影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

A.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完成的
B.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C.意识能动性是人们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
D.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韩两国地缘接近,文化相似,文化交流在推动中韩现代友好交往、实现邦交正常化以及促进两国贸易合作等方面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随着“中韩友好交流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从官方到民间,文化交流愈发活跃,“文化日”、“文化周”、“文化月”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层出不穷,“韩流”与“汉风”交相辉映,共同推动中韩文化交流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材料二: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是韩国SBS电视台2013年12月末播出的经过精心策划和广泛宣传的企划剧,受到中国观众的强烈追捧。韩剧具有与国际接轨的时代感,在继承自身传统价值观念的同时,不断借鉴国际影视成功的经验,创造出亚洲式的不同风格的新文化;韩剧制作过程精细,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韩剧始终把观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根据观众的反馈,及时调整剧情和演员。随着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的发展,使得《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刺激了文化消费,从而带动韩国经济的发展。
(1)简要说明材料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6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韩剧的成功对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启示。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理由。
(2)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如何理解这一特点及其作用?
(3)请说明材料二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唯物论启示。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刚刚过去的2014年,国内外大事频发,有几件大事备受关注。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决定”,将进一步指导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工作。
材料二: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3月在几内亚等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定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埃博拉成为世界性联合行动。
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1976年最早暴发埃博拉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暴发也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人类要彻底战胜埃博拉病毒,需要准确掌握发生条件、传播方式、研制疫苗等许多步骤,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逐步实现的过程。现在中美等国医学界正在加紧研究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最新消息,美国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两位医生在回国接受试验疫苗后,已出院与家人团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1)请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