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譬犹从一大树中截枝分栽,别成一独立之新根干。”这形容的是(   )

A.封邦建国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
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 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早期人类社会,无论东西方都曾出现过“小国寡民”的治理状态。以下与“小国寡民”概念相关的是
①老子心向往之的理想社会模式   ②秦始皇推崇法家意图的体现
③罗马法系不断完善的历史依据   ④雅典民主制形成的重要条件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
C.“美德即知识”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伴随着国家疆域的渐次扩张,罗马法也经历了历史的演进。下图所示疆域的历史时期,罗马实施的法律是

A.《十二铜表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习惯法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一个国家的民情、民风、民俗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法律特征。根据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了解,你认为传统中华法系的特征是(  )

A.以礼入法,礼刑结合 B.西学东渐,中西结合
C.注重伦理,三教合一 D.尚法自然,无为而治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百年前爆发了工业革命,摧毁了古老的社会,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制度,……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文中,它“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的方式是指

A.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 B.广泛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逐步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B.美国政府由选举产生对国会负责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直接选举产生
D.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以上现象表明

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B.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
C.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 D.自然经济被彻底破坏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则史料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社会思潮,按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②“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③“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④“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状况,对表中信息评析正确的是
国家资本经营的工矿产品占国统区工业品的比重(1947年)

产品名称
占国统区%
产品名称
占国统区%
钢铁
98
硫酸
80

78
纺锭
60

80
机制糖
90
出口植物油
70
机制纸
50

 
――资料来源 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3辑,第1446页
A.国家资本的膨胀使国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B.国家资本完全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垄断地位
C.国家资本的垄断地位阻滞了民营工业发展
D.国家资本的扩充缓解了国民政府统治危机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欧洲众多宣传马歇尔计划海报中的一幅。其中参加国的国旗以风车叶片表示,而美国国旗则位于风车负责控制方向处,宣传标题为“无论在任何恶劣天气下,我们会共同向前走”。可见,马歇尔计划

A.是美国谋求世界经济霸权的开端
B.推动了冷战格局的最终形成
C.有助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D.标志着世界经济体系化的确立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列时间轴的两个“?”处,分别应填

A.国联成立 / 新中国建立
B.《布雷顿森林协定》制定 / 解放上海
C.关贸总协定成立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联合国成立 / 渡江战役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国之初,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是
①由国家发动      ②以私人为主体    ③城市主导      ④优先发展工业    ⑤农村主导
⑥优先发展农业    ⑦内向型工业化    ⑧外向型工业化  ⑨贸易保护政策

A.①③④⑦⑨ B.①④⑤⑦
C.②③④⑦⑨ D.②⑤⑥⑧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迁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迁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迁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什么事件

A.辛亥革命、五四宪法、改革开放
B.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C.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改革开放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60年代初,在我国投资总额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分配给农业、水利工程等的投资额却不断上升,从1959年的10. 5%提高到1963年的25%以上。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顺应“大跃进”建设需要 B.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渡过困难
C.保证“一五”计划的实施 D.改变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局面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际著名学者陈启懋教授曾撰文指出:“二战后60年来,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崩溃,而且……政治、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提高,至今也看不出垂死的迹象。”其原因主要在于:

A.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B.“混合经济”逐渐出现并发展
C.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少国家财政支出
D.垄断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这一经济理论主张

A.完全的自由放任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C.国家放松干预经济 D.积极仿效计划经济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

A.“一超多强”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经被中国赶超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建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美国正在进行以天然气代替石油的革命,而中国仍处在以石油取代煤炭的阶段。中国的能源结构相当于:

A.19世纪的英国 B.18世纪的英国
C.19世纪的日本 D.20世纪的美国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下面可作为第一手资料的“铁证”有
①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记录的迄今唯一的南京大屠杀影像
②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约翰•拉贝撰写的反映日军暴行的《拉贝日记》
③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印有222名“历史证人的脚印”的铜版路
④美籍华人作家哈金所著的《南京安魂曲》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引文描述的艺术形式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在李贽的时代“无法孕育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的原因。
材料二   日本学者福泽渝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摘编自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
(2)结合所学知识,以欧洲和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为例来说明材料二中的观点。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与宋代丝绸之路

(汉代)

(宋代)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分析宋代海上丝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
材料三  亚欧大陆桥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 《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中“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五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4)材料五体现了怎样的的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大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对大到国家小到家庭个人来说显得至关重要。
材料一    王安石日:“夸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夸先急务。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主张所要调节的矛盾及对应的变法措施。(6分)
材料二     “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王安石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和特点。
材料三     自海通以后,西学东渐,变法维新之说,日腾播于士大夫之口,安石之新法,遂为时论所推重,较之前此称誉安石,如陆象山、颜习斋辈,殆又过之。惟是安石锐意欲行之新法,所为权制兼并,均济贫乏者果与现代之社会政策相吻合乎?
——《王安石政略》序
(3)材料三中“安石之新法,遂为时论所推重”的原因。试简析其理财措施与现在社会的哪些政策和现象相吻合?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