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安徽省双凤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书》记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周制所丧……”为此秦朝开创了:

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边疆地方政府全无御敌之兵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秦以后,中国出现了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
B.隋唐时期三省之间既互相牵制,又互为补充,彻底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C.明初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D.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30万人,自由民约16.8万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4.5万人,外邦人约为3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1万 B.3万 C.4.5万 D.16.8万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政治家麦迪逊说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为此,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民主政治,选择了:
①君主立宪制    ②共和制   ③总统制   ④邦联制   ⑤联邦制   ⑥责任内阁制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②③⑤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林则徐 B.海龄 C.杨秀清 D.邓世昌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N·佩弗《远征》)这种“仿制品”主要体现于:

A.湖北军政府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袁世凯北京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要依靠政府军队
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题词为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所题,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D.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主义是在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这些成果中包括:
①德意志古典哲学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③法国启蒙思想             ④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加速了革命的发生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记者奥林娜·法拉奇采访中国国家领导人时问:中国以后怎样才能避免“文化大革命”式的悲剧出现?假设你是国家领导人,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A.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B.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求同存异”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被誉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一标志的内涵是:

A.中美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美的矛盾消失
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 D.中国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促进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有利条件是:

A.废除了封建落后因素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重视教育 D.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货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文中“公田”的实际占有者是

A.周王 B.贵族 C.平民 D.奴隶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②自耕农经济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      ②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③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 ④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5月,广东省南澳县海域又发现一艘明代的沉船“南海二号”。考古工作者从该船上整理出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中不可能有

A.大量白银货币 B.粉彩开光花尊
C.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D.精美的棉布船帆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在这场“商业革命”中

A.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形成区域性大商帮 D.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
C.雇佣关系出现 D.家庭手工业普及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自耕农数量减少
C.国家赋税收入锐减 D.土地兼并加剧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摘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1)根据材料一,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不稳定的因素。(4分)
材料二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四曰发赈;五曰……;六曰出贷;七曰蠲(juan: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曰……。
——擅自《大清会典》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代救灾、减灾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4分)
(3)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中国古代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救灾问题?简要说明理由。(5分)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和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图1  1839年                            图2  1919年
  
图3  1937—1945年                       图4  1949年

(1) 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
(2) 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近代史上引发了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3)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意义?
(4)在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列强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5)图四所反映历史事件的结局是什么? (2分)
(6) 根据图三到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图二 踏入美洲的西班牙殖民者正在进行掠夺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各有何影响?(2分)
材料二   有人描述20世妃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2)材料二反映了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局面?促成这一局面最终形成的途径有哪些?(5分)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运动,并导致会议无果而终。在此后的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运动。
(3)材料三中反全球化运动的出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哪些重要问题?(3分)
(4)你认为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运动?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