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下列划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憬(tóng)眼(shà)雕(lòu)然大物(páng)
B.踌(chú)达(huò)归(shěng)白过隙(jū)
C.家(hé)家(juàn)铢(zī)咬文字(jiáo)
D.释(quán)徜(xiáng)找(chá)熙来往(rǎng)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浩 淼呜 烟渔 火死 乞 白 赖
B.裨 益惊 羡积 攒物 华 天 宝
C.凫 水涕 泗木 屐指 手 划 脚
D.粗 砺归 雁惆 唱潜 移 默 化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军训休息时,教官讲的轻松有趣的小故事,逗得同学们发出一阵阵笑声,闷热的校园中这时也吹来一阵凉风,这真是谈笑风生啊!
B.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学生代表王楠同学充满激情,说长道短的发言赢的了师生们一阵阵的掌声。
C.清晨的校园,绿树成荫,空气新鲜,小鸟在地上跳来跳去,漫步校园,真令人心旷神怡
D.李明是我们班的作文高手,他写的作文主题明确,感情细腻,语言流畅,书写工整,卷面清晰,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2014年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融水龙舟大赛9月16日在融江河面隆重举行。
B.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C.每一人有理想的初中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D.融水县苗族自治县有“百节之乡”。其中过苗年、安太芦笙节、香粉古龙坡会、安陲芒蒿节等节日规模、影响较大。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上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②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③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④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A.②④③①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特别喜欢用小故事来讲大道理,书中许多生动的寓言故事受人喜欢,《刻舟求剑》就是其中的一则。
B.鲁迅的《社戏》写了“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经历,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C.《端午日》的作者是现代作家沈从文,文章主要写了赛龙舟、捉鸭子等端午习俗,具有浓郁的湘西风情。
D.《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作品的第三十一章《洞中历险》叙述了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在洞里奇妙、曲折、紧张的历险过程。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每小题两分)
往 事 依 依·于漪
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做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隆,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享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课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文章第一段写道:“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文章最后一段又写道:“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事依依》这篇文章一共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文章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段中说,“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联系田汉的《南归》一诗,说说“这种感情”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郑人买履》)
【乙】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往视之,苗则槁。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 :①揠(yà):拔 。②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③病:劳累。④槁(gǎo):枯死。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足(量、量长短 ) B.天下之不助苗长者矣(寡妇 )
C.及(同“返”,返回 ) D.非徒无(好处)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而置其坐

A.反归取 B.至
C.昂首观 D.其子往视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人买履》所说的人和事都不是真实的,而是虚构的,文章虽然篇幅很短,但情节完整,叙事生动,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B.“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这是寓言故事《郑人买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C.乙文中作者认为揠苗助长的人在生活中比较少见,所以要提出来进行讽刺。
D.《揠苗助长》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万物应当顺其自然,不能做那种投机取巧的人,否则会适得其反。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把“文言文阅读” 【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题3分)
⑴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其子往视之,苗则槁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
十五夜望月·王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通过写哪些景物表达了别离思聚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说诗句“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用得好,请你从一个角度分析其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1)题2分,其余每空1分)
(1)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方格内(默写1分,书写1分)

 
 
 
 
 
 
 
 
 
 
 
 
 
 
 
 
 
 
 
 
 
 
 
 
 
 
 
 

 
东风不与周郎便,
(《赤壁》)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3)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4)母 亲 , 倘 若 你 梦 中 看 见 一 只 很 小 的 白船 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纸船》)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竹      篾·左建明
⑴那是一个想来十分遥远的中午了,炽热的太阳高悬中天。
⑵我背了书包,在桉树的浓阴下轻捷地走着。由于南方雨水频繁,树阴下的通道长满了青青的苔藓。在道边上走,一不小心就摔个仰巴叉,于是,我只好在窄窄的通道中间走——但这不是我后来肇事的理由。
⑶接下来,我看见一位白发稀疏的老婆婆领着她的外孙在离我不到两丈远的地方蹒跚着前行。男孩儿的眼睛又黑又亮,可爱极了。他只穿了有个背带的开裆小裤衩,小屁股一撅一撅,跟个小鸭子似的。
⑷我还发现,他手里握了根又细又长的竹篾,那竹篾的尾端就在我脚前两三尺的地方游来摆去。这是一根充满诱惑与动感的美妙线条。
⑸那一会儿,我突然变得愚蠢可恶:我挪动着脚步,企图踩住那根美妙的竹篾。尽管我只是想跟那孩子逗着玩玩,但仔细想想,人的恶念原来与生俱有。
⑹我是终于将那竹篾踩住了。于是,美妙活泼富有生命力的竹篾一下绷直成一条僵硬毒辣的直线,与此同时,我听到那孩子哇的一声哭叫起来,我看见那根竹篾从他手里甩脱了,仿佛甩掉一条蛇
⑺“啊呀!”老婆婆扳过孩子的手,不禁失声叫起来。我赶紧跑上去,一看,那孩子白胖胖嫩生生的小手被竹篾划了深深的一道伤口,鲜红的血往外涌流。我觉得心脏好像被竹篾一下子刺穿了,浑身打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激灵。
⑻那一刻,我惊慌失措,只盼着发生的事只是一个噩梦。
⑼老婆婆却说:“莫害怕,你又不是故意的。”
⑽我长吁一口气,内心的恐惧一下子被安抚了。因为老婆婆不以为我是故意的,我就可以免遭一场责难了。
⑾于是我就坡骑驴,顺水推舟,不管表情如何尴尬难堪,我极力装作不留心而误踩了竹篾的神态。是啊,竹篾那么长,后边的人不小心儿误踩上的可能性是挺大的呀!
⑿老婆婆急急惶惶地抱着孩子找卫生室去了。
⒀那条长长的竹篾刚才还活蹦乱跳着,这会儿却僵直地卧在长满苔藓的小路上。
⒁耳边还有那孩子渐远渐轻的哭声。
⒂午后,我被一种不安驱使着,到隔壁老婆婆家去看那孩子。孩子的手已经缠上了厚厚的白纱布,他的爸爸妈妈正心疼地皱着眉头。老婆婆见我去了,对小孩的爸妈说:“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
⒃我低着头,对老婆婆充满感激,但我仍然没敢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⒄那时候,我刚上初中,屈指算来,已有30年了。那条长竹篾为我培植了一种生理条件反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更不用说见到)别人一不小心划破了皮肉,我立即会浑身打一个激灵,一种麻酥酥的感觉透遍全身,仿佛自己也挨了一刀。
⒅那仅仅是一种生理条件反射吗?
⒆多少年来,我眼前常常浮现出一幅美丽生动的图画:一位白发老婆婆领着她的胖嘟嘟的小外孙在前面走,那孩子拖着一条长长的竹篾,在他一撅一撅的屁股蛋后边活蹦乱跳地游来摆去。
⒇我干吗要踩上一脚啊?
【注释】①竹篾:竹子劈成的薄片。
第⑹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第⒂段中,老婆婆当时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全文看,“我”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作者主要是运用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我”的性格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我最难忘的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请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写具体的人、事、物、景等)。
(2).时光如梭、岁月如歌,转眼间,你的小学生活结束了。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你一定结识了不少令你难忘的老师、同学,在你身边也肯定发生了许许多多让你忘怀的事,
请以“小学生活是首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2.全文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行文中如出现城区(县)名则用“新城区(县)”,校名用“希望中学”,人名则用“小张、小王……”;5.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