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工人站在地上,利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物提升到楼上,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十校联考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十校联考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宝想在卧室安装一盏照明电灯,请在图中帮他把灯和开关接入电路。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十校联考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研究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装置,两根电阻丝的电阻R<R,通电后会发现______(填甲或乙)电阻丝上火柴先被点燃。在研究导体产生的热量是否跟电流有关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并比较___________(同一/不同)电阻丝上火柴被点燃的时间.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十校联考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王学习燃料的热值之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
(1)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你认为图中横杆、温度计、铁圈、燃具四个器件的安装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由下而上/由上而下)。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较,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应让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两烧杯中水的质量、以及两个烧杯都应保持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燃 料
加热前水温℃
燃料燃尽时水温℃
燃料的热值j.Kg-1
酒 精
15
35
2.4×106
碎纸片
15
25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        j.Kg-1
(4)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    (选填“大”或“小”),
你认为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十校联考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他分别把几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接入电路中,并使它们正常发光,且在表中记录了有关的电压、电流值和灯泡亮度情况.


(1)分析比较小灯泡序号为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亮度情况,可得到初步的结论是:当通过灯泡的电流相同时,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               
(2)分析比较小灯泡序号为l、2、4的数据及亮度情况,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十校联考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用电熨斗为了适应不同衣料的熨烫需要,设计了调整温度的多档开关。使用时,转动旋钮即可使电熨斗达到需要的低温、中温或高温。图(甲)是电熨斗的电路图,图中电热丝R1=R2=100Ω。旋转开关可以改变1、2、3、4四个接点的连接情况,如图(乙)中的A、B、C所示。

(1)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图表示电熨斗处于高温档;
(2)电熨斗在中温档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P=___________W;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十校联考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课上,老师给出下列器材:
A.电压为4.5V的电源;       B.量程为3V的电压表;
C.量程为15V的电压表;       D.量程为0.6A的电流表;
E.量程为3A的电流表;        F.滑动变阻器;2A, 0-20Ω;
G.开关及导线.
现在要测量一个约为8Ω电阻RX的阻值.
(1)为了提高实验准确度,应选择器材A、F、G和   _   _(填写器材代号)。
(2)图为实验时实物连接图,其中滑动变阻器尚未接入,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它连入电路。
(3)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都比较小,而且不随滑片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把滑动变阻器的        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4)实验过程中,电流表被学生损坏了,老师又给了一只电阻箱(         ),几个开关,请同学们继续做实验。小霏同学很快就设计了一个电路来测电阻。请你在右上虚线框内画出小霏的电路图。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十校联考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4分)在中考体育达标“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树同学1min跳了120次,每次跳起的高度约为4cm,若她的质量为50kg,则(1)她跳一次做的功多少?(2)她跳绳的平均功率多大?(g取10N/kg)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十校联考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分)一座教学楼的保险盒中装有额定电流为20A的保险丝,该楼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中装有“220V  40W”的灯6盏,问在各教室电灯都正常工作时,干路中的电流多大?这座教学楼最多还可以接多大功率的用电器?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十校联考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设计汽车发动机时,既要考虑能量的利用效率,也要考虑发动机的冷却问题。
(1)为了防止发动机过热,汽车的冷却系统常用水的循环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5kg水在冷却系统中升高5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4.2×103J/(kg·℃)]
(2)柴油在某汽车发动机汽缸内燃烧时,如果每分钟释放1.2×107J的能量,发动机输出的功率是8.5×104W,则此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十校联考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如图所示,L是“12V 6W”的小灯泡,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阻值0—24Ω),设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不变.
(1)求小灯泡的电阻值.
(2)闭合开关S、S1.滑片P在a端时,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9A,求R1的阻值.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至某处时,电流表示数为0.8A,求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3)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求在滑片P移动过程中,灯泡消耗的最小功率.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十校联考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标有“12V 6W”和“6V 4W”的两个小灯泡,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接在0~20V电压可调的电源两极上。若灯的电阻不受温度影响,灯的实际功率不得超过其额定功率,则两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是多少W?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十校联考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往往电闪雷鸣,我们通常看到的现象是:电光一闪即逝,而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    )

A.电光的速度大于雷声的传播速度
B.雷一个接一个地打个不停
C.雷声经过云层、地面多次反向造成的多次回声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同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表示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正确的是(   )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B.池塘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这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C.早晨看到还未升起的太阳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光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
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小明所画的光路图,其中有错误的是 (    )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如图所示的器材来进行探究。回顾探究的过程,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将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是为了让像位于光屏的中央
B.改变蜡烛到透镜之间的距离、透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不同的像
C.在光屏上得到的像都是倒立的
D.在光屏上得到的像都是缩小的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用一支体温计测量某病人体温后,示数为38℃,若某护士仅用酒精将其消毒后就去测量某个正常人体温(37℃)时,体温计上示数应为  (    )

A.37℃
B.38℃
C.39℃
D.不能判断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舞台上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云”,使舞蹈演员好像在云中飞舞,舞台上的这种“白云”是 (    )

A.干冰迅速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舞台上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云”,使舞蹈演员好像在云中飞舞,舞台上的这种“白云”是 (    )

A.干冰迅速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下列电路图中,能正确测出灯L2电流的是 (    )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三盏灯属于并联关系的是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当开关闭合时,正确的是  (    )                 

A.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B.灯泡L2是被短路的
C.灯泡L1是被短路的
D.两只灯泡是并联的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A=0.4A、IB=0.2A、IC=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    )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1)如图所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是       ;(填写正确答案选项即可)
(2)若正确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如右下图所示,此时温度是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的馒头先熟呢?小明观察后发现: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盖时,水蒸气先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的馒头先熟。在拿馒头前,先往手上沾点水,这是利用              ,使手不被烫伤。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升华从空气中      热量,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          而产生的,并经       传入人耳。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                    
(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        ,这说明:声波具有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它是由钢琴的钢丝          发出的.寻声而去,其        不变,但         越来越大,琴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在15℃的空气中,琴声的传播速度是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          ,其波形是             的.
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叫做          ,其波形是             的.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日常生活、生产噪声来源于                                     等.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                        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耳能听到到的声波频率范围通常在                      ,监测与控制         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           、等特点,可用于测距、             
                                       等。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的手臂不停地上下振动能形成         波,人耳       (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

A.真空 B.木头 C.空气 D.水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B.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
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D.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到2万次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
端可以听到                                                    (   )

A.一次回声 B.两次回声 C.三次回声 D.四次回声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关于音调和响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音调高就是响度大
B.音调低就是响度小
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
D.“低声细语”中的“低”实际是指音调低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让钢琴和手风琴都发出C调的“do”,我们能区分开是钢琴还是手风琴的声音,这是依据                                                      (   )

A.它们声音的高低的不同 B.它们的音调不同
C.它们的响度不同 D.它们的音色不同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   )

A.B超成像 B.声呐测距
C.一种速度测定器 D.分贝仪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哪一种动物对次声波最敏感(   )

A.海豚 B.猫
C.人类 D.大象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改变响度 B.改变音调
C.改变音色 D.减小声音的分散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电影院内听不到回声,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   )

A.墙壁反射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B.墙壁吸音性好,传向墙壁的大部分声音被吸收了
C.墙壁吸收了全部声音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蝙蝠在黑夜能发现要捕食的昆虫,是                          (    )

A.借助于超声波 B.借助于复眼
C.借助于红外线 D.借助于紫外线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
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                            
(3)此实验说明了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
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 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
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

(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利用一张较薄的纸,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声波具有能量。简要说明做法。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什么你能听到蚊子飞来飞去发出的嗡嗡声,而听不到你来回挥动手发出的声
音??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音调和响度的区别有那些?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强次声波的环境中,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危害?请写出三个有关的场景。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管的另一端的同学最多能听到        次敲击声。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     m。

物质
温度(℃)
速度(m/s)
空气
20
340

20
1450
松木
20
3320

20
4900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人对着一口枯井大叫一声,经过0.2s后听到了回声,问这口枯井约有多深?

来源:2011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