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读下图回答,图中M行星是(     )

A.金星 B.火星 C.土星 D.天王星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2月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确认,“好奇”号火星车在“红色星球”一块岩石上成功打洞,这是“好奇”号团队取得的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进展。欧洲宇航局计划于2014年10月把“菲勒”号登陆器送至彗星表面进行空地探测。从地理角度来看,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彗星表面,这表明人造天体能够离开(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     )

A.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
B.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很近,只有约35光年
C.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
D.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太阳大气层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大气层光球表面温度最高
B.从外到里太阳大气层可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
C.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一定是11年
D.发出可见光数量最多的是色球层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的经度是(     )

A.东经135° B.东经120°
C.东经105° D.东经115°

该地日出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

A.6月21日9时 B.6月21日18时
C.6月22日9时 D.6月22日18时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与昼长最小值之差)。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四地中属于寒带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丁丙甲乙 D.丁丙乙甲

乙地的昼长最小值是(     )

A.9小时15分 B.8小时35分
C.10小时25分 D.14小时45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关于箭头表示的地理意义,正确的叙述是(     )

A.①代表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B.②代表重熔再生
C.③代表变质作用
D.④代表冷却、凝固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的各层中,构成地壳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图中的各层中,在海洋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古城遗址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河流量、流速最小的时期是(     )

A.Ⅰ时期 B.Ⅱ时期
C.Ⅲ时期 D.Ⅳ时期

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该城被遗弃的原因可能是(     )

A.战争破坏 B.瘟疫流行
C.水源不足 D.水土流失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环流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布局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

A.市区 B.近郊 C.远郊 D.农村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地3日~7日气温和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气温和气压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测出,7日以后该地气温和气压的特点是(     )

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气温升高,气压升高
C.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D.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 B.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
C.对亚马孙雨林的破坏会造成⑤的增加 D.植树造林种草会造成⑥的增加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

A.古生代、三叶虫 B.中生代、恐龙
C.新生代第三纪、哺乳类 D.新生代第四纪、鱼类

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湿热的草原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湿热的森林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日(节气)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经度是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________线上,乙地日落时刻是________时,昼长为     小时。
(3)按图中所示的情况,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________小时。
(4)(双选)在图中所示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有(     )

A.北京 B.新加坡 C.甲地 D.乙地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学生甲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据此判断,属于学生乙绘制的是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
(3)学生丙说道:“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学生丙绘制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图。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作用所形成的。
(4)丁同学说:“我见到了百舸争流、江海相连的美景。”该同学见到的可能是   图。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2012年8月8日,台风“海葵”在浙江省象山县登陆,台风登陆时浙江地区出现了12级至14级大风,出现了暴雨或大暴雨。截止8月10日,台风造成全市11个县区受灾,受灾乡镇达136个,受灾总人口143.2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1.9亿元。
材料二:右图为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

(1)台风“海葵”对应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8月7日,浙江东部大部地区盛行西北风,则说明台风“海葵”的中心位于浙江省(     )
A、东部 B、北部  C、南部 D、西部
(3)从气压分布状况看,图中①、②、③、④、⑤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气压最低的是    。此时图中②地吹      风,②与④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4)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                                                。 
(5)简述图中⑤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                                                
(6)③地周围形成的锋面,会不会在①地周围存在?为什么?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2月份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     )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图中A处海区等温线较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    (南、北)凸出,主要是甲处受     (洋流)的影响,乙处等温线向        (南、北)凸出,是因为乙处受            (洋流)的影响。
(4)试分析甲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气候。
(2)H为        带,而同纬度的E却为            带。
(3)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规律,它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
(4)C—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规律,它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在    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