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上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与12月7—14日的大气垂直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粗虚线为对流层顶,细实线为等压线(单位:hPa),细虚线为等温线(单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b、c两地之间的对流层比d、e两地之间的对流层厚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低 B.暖流流经
C.深居内陆 D.地势较低

图中a、b两地之间与c、d两地之间的天气状况分别是

A.a、b两地之间为晴朗天气,c、d两地之间为降水天气
B.a、b两地之间和c、d两地之间均为降水天气
C.a、b两地之间和c、d两地之间均为晴朗天气
D.a、b两地之间为降水天气,c、d两地之间为晴朗天气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上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山地及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的中山山地在形成原因上属于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火山

图中P区域古聚落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土肥水足 B.矿产资源丰富
C.气候温和多雨 D.交通便利

图示区域温泉久负盛名,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存在大型温泉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上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图,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水源不足 B.土壤贫瘠
C.洪涝频繁 D.气温较低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上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1979—2010年中国西部大城市制造业企业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这段时期,我国西部大城市在产业空间分布上工业集中程度最高的区域是

A.城市中心区 B.城市近郊内缘
C.城市远郊内缘 D.城市近郊外缘

这段时期,影响我国西部大城市企业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位置 B.自然资源
C.优惠政策 D.生态环境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上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托坎廷斯河发源于戈亚斯州巴西利亚中部(海拔1 000m)阿纳波利斯附近,自源头由南向北流,在贝伦附近注入大西洋马拉若湾。下图为托坎廷斯河流域图及贝伦与巴西利亚两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如下问题。

图示河流流域

A.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B.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C.河流径流量大,雨季时易发生洪涝灾害
D.流域内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进行水电开发,对该流域的影响主要有
①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防洪和抗旱能力 ③增加入海水量 ④加速河口淤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上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班公错,是高原上的内陆湖,2/3位于中国西藏阿里日土县,1/3在克什米尔地区境内。其湖水具有由东向西依次为淡水、半咸水、咸水的奇特分布特点。克什米尔部分生物匮乏;中国境内湖中盛产特有的西藏裂腹鱼,湖区植物种类近300种,聚居着大量红嘴鸥和斑头雁,夏季数以万计的地中海中头鸥来此繁殖,偶尔在湖边还会出现罕见的野马群……新藏公路经过班公错湖东缘。下图示意班公错湖和新藏公路位置。

(1)简述班公错湖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水位季节变化特征。
(2)班公错湖水东淡西咸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
(3)影响新藏公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4)列举班公错湖的生态环境意义。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上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是传统的热带作物农业大国,咖啡、甘蔗和柑橘等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近20年,巴西农业又取得了巨大进步,从一个粮食进口国转变为世界大粮仓之一。下表示意巴西1996—2006年部分农业项目发展。

(1)分析巴西1996—2006年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2)指出巴西一直成为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区位条件。
(3)巴西耕地增加方式是否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请说明理由。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上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其主要目的是在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福利。在它提出的短短30年时间里,世界生态旅游迅速发展,并成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福建省是我国第一生态大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5.95%,位居全国第一位,接近2/3的土地被森林植被覆盖,这在亚热带沿海地区十分少见。下图为福建省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及其他旅游资源分布图。

说明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上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干旱导致的旱灾更加频繁,灾害也从以影响农业为主扩展到影响林牧业、工商业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由此引起的整个社会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因此,研究干旱的时空变化及风险评估,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和缺水地区,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制定积极有效的防旱抗旱措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下图为陕西省年干旱发生频率分布图。

分析陕西省干旱发生频率的分布特点,并列举预防干旱的有效措施。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上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向海湿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世界珍稀濒危水禽丹顶鹤、白枕鹤等及湿地沼泽生态系统为主要任务,被誉为吉林西部草原上的明珠。下表为向海湿地不同时期湿地面积(km2)统计表。

分析向海湿地不同时期湿地变化的特点,并说明向海湿地变化趋势对环境的影响。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上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