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尧、 舜、 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什么方式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战争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燕国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出现始于

A.战国 B.春秋 C.西周 D.秦朝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战乱频繁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各国君主支持
D.百家争鸣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文中的“天府”指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成都平原
C.江南地区 D.河套地区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下图所示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改进造纸术 B.发明造纸术
C.发明指南针 D.发明火药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详细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水经注》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三国志》 B.《汉书》
C.《春秋》 D.《史记》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要看500年的历史到北京,要看5000年的历史到西安,西安的碑林是著名的的旅游景点,其中就有书圣的作品,被尊称为书圣的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顾恺之 D.郦道元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其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A.丞相 B.御史大夫
C.门下省 D.军机处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秦朝老人收到家书,得知其子在参与长城西起点的修筑。请你告诉老人他的儿子在下列哪个地方

A.陇西郡 B.长安 C.咸阳 D.临洮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请问此项“了不起的工程”是什么?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万里长城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你生活在秦统一后的时代,那么你所接触到的标准文字将会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其功能是

A.测定航海方向
B.测定地震方位
C.测定时间和节气
D.测量地球子午线长度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张仲景 B.蔡伦
C.祖冲之 D.贾思勰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秦始皇既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又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汉武帝则开创了一个巩固的新时代。”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混战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秦始皇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C.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措施,使中央集权的中华帝国进入一个鼎盛时期。
D.汉武帝从思想、政治到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大多继承照搬秦朝制度。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火的使用经历一个及其漫长的过程,从恐惧到认识,从认识到使用,从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的漫长过程,我国古代哪一原始居民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历史事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相关联的是

A.漠北之战 B.大泽乡起义
C.赤壁之战 D.雅克萨之战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道家和墨家
D.法家和兵家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曹操“志”在何方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献帝 D.建立魏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的优越条件。
材料三: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谁?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出材料一中的人物首先称霸的原因。
(3)材料一中的人物能首先称霸还在于他讲究称霸的政策与策略,他是怎么做的?东汉末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答汉武帝的有关问题。
(1)向汉武帝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是谁?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     ②恩赐亲戚   ③巩固统一  ④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3)“他建立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姓名。”(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的引言)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指出“他的国号”成为哪个民族的“姓名”?
(4)试分析毛泽东在《沁园春·雪》把“秦(始)皇汉武(帝)”并称的理由(提示: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战国时期,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南北朝时期,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请回答:
(1)战国时期,秦国所进行的封建制改革被称为什么历史事件?
(2)请举出上述秦国改革的主要内容?(至少两项)其对该国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3)南北朝时期,魏主所进行的改革被称为什么历史事件?
(4)请举出魏主改革的主要措施?(至少举出两项)如何看待其改革的措施?
(5)以上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作为小主人,为了更好地推动你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请提几点中肯的改革建议。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