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按要求填空(6分,每空1分)
(1)淇水汤汤,                 。(《诗经•氓》)
(2)民生各有所乐兮,                     。(《离骚》)
(3)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4)                   ,惠风和畅(《兰亭集序》)
(5)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
(6)           ,用之不竭。(《赤壁赋》)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坐其(按次序)知不可乎得(屡次)东方白(已经)
B.少长集(都)江陵(攻占)正襟坐(端正)
C.之所欣(向来)火尚足以(明亮)于其址(筑舍定居)
D.终于尽(时期)好游者不能也(走到尽头)则其至又少矣(增添)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苟余情其芳 /自可断来
B.家来贵门 /多后世人
C.留待作施 /采之欲
D.得府君书 /少无俗韵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加点词全都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有泉出一一咏以故其后之曰褒禅
B.不随以林修竹而记游者甚
C.有穴然卒之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彭殇为妄作向之所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父尚,越骑校尉。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佑,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
天监初,起家奉朝请。中军临川王宏兼记室,迁车骑仓曹参军。出为太末令,政有清绩。除仁威南康王记室,兼东宫通事舍人。时七庙飨荐已用蔬果,而二郊农社犹有牺牲。勰乃表言二郊宜与七庙同改,诏付尚书议,依勰所陈。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昭明太子好文学,深爱接之。
初,勰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引而之。其序曰:“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既成,未为时流所称。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约时贵盛,无由自达,乃负其书,候约出,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
然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乞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文集行于世。
(《梁书·刘勰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勰早孤,志好学笃:坚定
B.中军临川王宏兼记室引:征聘
C.论古今文体,引而之次:驻扎
D.候约出,之于车前干:拜见

下列句子中,表现了刘勰自信和倔强个性的一组是(   )
①依沙门僧佑,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
②乃负其书,候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
③先燔鬓发以自誓。
④勰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引而次之。
⑤勰乃表言二郊宜与七庙同改。
⑥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勰很早就成了孤儿,家境十分贫寒,但他跟从出家的佛徒,勤学苦读,因而博览群书,精通经纶。
B.刘勰曾上书皇帝,请求祭祀二座郊庙的贡品应该和七庙一样改成使用瓜果蔬菜,皇帝立即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提升了他以示嘉奖。
C.刘勰编撰了《文心雕龙》五十篇,对古今文章加以评议,并在序言里对“文心”作了解释。沈约十分欣赏这部著作。
D.刘勰晚年在定林寺和慧震和尚一起完成了皇上要求的对经书的考证、撰写后,向皇上提出出家的要求,终于如愿以偿。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
译文:                                                                      
(2)未期而卒。文集行于世。
译文: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初见嵩山
[北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诗题为“初见嵩山”,但作者却没有“开门见山”,而是为“山”的出场做了一系列的铺垫,直到末句才出现所见的对象“嵩山”,试结合诗歌前二句分析本诗铺垫手法的运用。
答:                                                                         
                                                                                
古人在诗中常“借物抒怀”,本诗作者是借嵩山的什么特点来表现了自己怎样的人格操守?试结合诗歌尾句简要分析。
答: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黛玉应贾母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黛玉更得贾府上下喜爱。这令黛玉感到了一丝不平,因此经常与宝玉闹别扭。
B.宁府的焦大从小跟着宁公贾演出兵打仗,因对宁公有救命之恩,府中上下人等对他倒也另眼相看。焦大喝醉了酒,就无人不骂,把宁府内见不得人的事儿也抖落出来。贾蓉令人将他捆了,众小厮用土和马粪塞了焦大的嘴。
C.凤姐叫刘姥姥给孩子起名字,为的是刘姥姥是个上了年纪的人,可压得住。刘姥姥问明孩子是七月初七生的,就起名为“巧姐”,说是以毒攻毒的法子。
D.赵姨娘的弟弟死了。探春按旧例说给他二十两银子,惹得赵姨娘生气,说探春踩她没脸面。探春拿帐翻与赵姨娘看。赵姨娘又说她对舅舅刻薄。探春生气了,因为她不承认那是她的舅舅。

E.贾府世交甄应嘉被复还原职,马上要起身征剿贼寇,顺道来拜祭贾母,并与贾政辞行。宝玉因此终于有缘一见甄宝玉。两人谈起话来,竟十分的投机,众人感叹天下竟有如此相似之人。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任选一题)
(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王善保家的道:“……如今要查这个主儿也极容易,等到晚上园门关了的时节,内外不通风,我们竟给他们个猛不防,带着人到各处丫头们房里搜寻。想来谁有这个,断不单只有这个,自然还有别的东西。那时翻出别的来,自然这个也是他的。”
王善保家的为什么要向王夫人建议抄检大观园?结果如何?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可惜这么一个人,没父母,连自己本性都忘了,被人拐出来,偏又卖给了这个霸王”。
宝玉这段心理活动,是对谁身世的同情,结合整部作品,简述其身世。
答:第(   )题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篇第七》)
②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篇第六》)
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篇第九》),结合上面语段,说说有仁德的人为何不会忧愁?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生活得不快乐,联系上面语段,谈谈人要怎样才能达到“不忧”。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
缩略时代
雷达
我想为今天的时代寻找一个印象式的命名,却一直找不到。有一部著名的长篇曾用了《浮躁》的题目,意在隐括时代,在当时,不失为一种智慧的概括,可是现在还用“浮躁”已不够了。我终于想到了两个字,叫做“缩略”——缩者,把原先应有的长度、时间、空间压缩;略者,省略、简化之意。称我们的时代是“缩略时代”,也许更准确些。
在今天,缩略现象几乎俯拾即是,连语言也在缩略化。比如,出租车日渐普泛化,总用“的士”称之太麻烦,就缩略为“的”,坐出租车叫作“打的”,还管两元钱一公里的皇冠车叫“豪的”。又如当今情人现象是一部分人的公开秘密,见惯不惊了,女方就被简称为“蜜”,乃“秘书”的畸变和升格。“钱”这个词的使用率高到不能再高,反复出现,也不如省略之,就简称为英文字母“T”,手拿装钱的红包去送礼,叫“托T”,十分形象传神。倘若用心搜集,这类缩略语可开出一大串。
其实,语言的缩略化,根子还在生活本身的缩略化。比如,爱情是美好的,是超乎功利之上的两颗心的热烈融合,是需要细细品味的灵魂的音乐;但是,太缠绵了,太古典了,太叫人等不得,于是压缩之,尽快转化为“性”,遂有人发出“爱情死了”的悲鸣。友朋之情,患难之交,师生之谊,本该作为一个长期的情感过程互相扶助,但这过程太稳定了,太磨人了,不如压缩之,直接甩出千把元钱找齐,人情债一笔勾销,当晚即可安心入眠。看大部头的著作,徜徉在人类精神的宝库,固然充实,但是太累人了,不见实效,不如转化为看看影视,省却多少麻烦。哲学、史学、经济学、文学、美学等等学问,源远流长,研究起来太费劲,不如转化为通俗读物、白话今译、生意入门之类的小册子,彼此都方便。一部作品出世了,对它的评价原本要经历一段逐步认识和检验的过程,但是现在的人觉得太漫长了,太容易被淹没了,太不醒目了,于是研讨会和发布会这类新事物就出现于商品时代,致使从写书到出版到盖棺定论一步到位,被缩略为一个极短暂的过程,事后谁也顾不上再管它了。这种方式已成为作者自救的方式,没有法子的法子。甚至,人生过程也在缩略化,本来,人生各阶段各有韵味,童年稚气,少年多梦,青年豪勇,中年多思,既不能互相代替,也无法相互超越,可是现在人觉得这一切太按部就班了,不如压缩之,重点是压缩童稚期和多梦期,尽快转化为挣钱,赢利,人于是由此而早熟,而提前实惠化、世故化,心灵由此而提前苍老了。
“缩略”是赶路人与时间搏斗的一种方式,就说文学吧,我们仅用了十年光景,便把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全部演练了一遍,人家的一百五十年缩略为我们的十年,世界文学一体化的工程便告“完成”。再说消费吧,我们刚为购到一辆新自行车而高兴了几天,旋即卷入了谈论购买私人轿车的热浪。工业化还没实现,就大做起后工业社会的迷梦。也许,赶路人自有不得不缩略的苦衷,缩略乃时代潮流使然,其中不乏积极因素,但从根本上说,所谓缩略,就是把一切尽快转化为物,转化为钱,转化为欲,转化为形式,直奔功利目的。缩略的标准是物质的而非精神的,是功利的而非审美的,是形式的而非内涵的。缩略之所以能够实现,其秘诀在于把精神性的水分一点点挤出去。像压缩饼干似的,卡路里倒已足够,滋味却没有了。古人云 “贪看名山者,须耐仄路;贪看月华者,须耐深夜;贪见美人者,须耐梳头。”而缩略者恰恰缺乏这种耐心。物质过程与精神过程,功利过程与审美过程,原是两种不同的节奏,需要互济互补,现在只求适应第一种节奏,第二种节奏便失去了位置,被缩略了。从哲学上看,缩略的依据是实利主义:凡能直接获益的就是好东西,重要的是看对我有什么用;追求藏诸名山,传诸后世的永恒,那是傻子的价值观;理性精神和深刻的思考已成多余,当务之急是应付一个个生存问题。于是,我们想起了“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句话。
缩略有危机吗?当然有。表面上看,好像问题解决了,过程省掉了,棘手的矛盾绕过去了,一个跟头翻了十万八千里。但绕过去的终究还得绕回来。省略了不该省略的,早晚会找麻烦,看不见的精神会向看得见的物质讨回代价,这就叫补课。问题的症结在于,对历史来说,缩略的缺失自有补偿的方式;但对一次性的短暂人生来说,失去了的往往难以找回,这可能就是生命面对历史的无奈。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思考角度独特,认为“浮躁”一词不足以概括我们的时代,代之以 “缩略”,发常人之所未发。
B.作者深挖时代弊端,表现出对时代非常现象的批判和忧虑。“缩略”充满消极因素,完全不可取。
C.本文结构层进,条分缕析,步步深入地透视和批判整个时代的弊端,可谓匠心独运。
D.文章第四自然段两处引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E.本文语言朴素平实,文笔犀利老辣,锋芒毕露;又能把现象上升为本质,感性上升为理性,颇具哲理意味。
对于“缩略”,除定义外,作者还从哪几方面加以阐述,请简要分析。
答:                                                                                 
根据文本,结合社会和人生实际,探析“省略了不该省略的,早晚会找麻烦,看不见的精神会向看得见的物质讨回代价,这就叫补课”这句话的含义。
答: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南∕侵较闲不掩瑜
B.城类樊∕杂然∕待解决
C.力∕绿林美∕项力∕将守关
D.肩∕碍∕刀∕不胜杯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打牙祭”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顿有荤菜的饭,后来泛指     吃一顿丰盛的饭。
(2)我再度    :出版这个参考资料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
(3)肥胖______是一种臃肿的状态,更是一种疾病,它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诸多疾病。

A.偶然申明不止 B.偶尔申明不只
C.偶然声明不只 D.偶尔声明不止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针对核物质是否会随着大气环流向东经由太平洋影响到我国东部沿海,有关专家表示,核物质浓度甚微,对我国不会造成影响。
B.南山风景区在省内首家推出了免费智能电子导游服务项目,每年购票游客都可以领取一个电子导游器,享受一对一的讲解服务,这项服务丰富了景区的旅游品质和文化内涵。
C.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瘦肉精、染色馒头……这些特殊名词告诫我们:要清除食品市场上的乱象,必须高举法律利器,全面加强监管工作,同时呼唤企业的血管里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D.最近两年来,蔬菜、肉类、服装、鸡蛋、食用油等农副产品普遍涨价,与之相关的消费品价格也开始提价。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两副对联各缺一半,请将备选短语加以整合,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书画院对联   上联:                         下联:一笔可画古今情
(2)茶叶店对联   上联:幽借山巅云雾质           下联:                    
备选短语:
千秋   片纸   九州   松涛梦   荡俗尘   芝兰魂   水甜幽泉
香凭崖畔    竹园赠绿    歌唱东方红    风云胸中贮    能缩天下意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