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袅(nuó)精(suí)风(xuàn)惩(chuāng)
B.约(qì)叶(jìng)内(jiù)作(yī)
C.待(yuè)业(yì) 强(jìng)陆(zhuó)
D.解(pōu)祷(qí)劣(zhuō) 沌(hùn)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气概指摘打磕睡坚忍不拔
B.租赁抑郁一窝蜂情随世迁
C.嘻笑潦草缔造者摇摇欲坠
D.掩映旗杆常春藤不假思索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            和最受诬蔑的人。
②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         
③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            难忘。

A.忌妒实足终身 B.忌恨十足终生
C.忌恨实足终生 D.忌妒十足终身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戏园、书场、马戏团排满街巷,各种小吃铺子、食物担子触目皆是,土山一带对于老济宁来说,相当于北京的天桥,曾是最热闹的所在。
B.马航MH370神秘失联事件已过去大半年的时间,但人们对于失联原因的猜测议论一直不绝如缕,“阴谋说”“外星人劫持说”纷纷出笼。
C.“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先生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确是责无旁贷,实至名归。
D.老王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记载了很多少数民族,如匈奴族、鲜卑族、突厥族、吐蕃族、党项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等。
B.李嘉诚在投资领域是神一级的人物,现在他决定将手下的公司重组并从香港迁移到开曼群岛,说明香港的未来特别令人堪忧。
C.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上海市政府紧急取消了一些人流密集的公共活动,包括已举行20年的豫园灯会,不少市民怅然若失。
D.住建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时间都去哪儿了
元元
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我们生命最初的记忆去哪儿了?一项研究表明,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
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如今,科学家已确定了时间点。一项有关童年记忆的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他们回忆的形式并不成熟;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1岁。到了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希望日子过得慢一些,日子却飞逝而过。等到退休后,时间更是毫不留情地加速变快,10年、20年一晃就过去了。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呢?
首先,从人的生理变化上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生物钟变慢了。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路边随机找一些年轻人和一些老年人,让他们估测1分钟时间有多长。结果年轻人估算的时间快,通常还没有到1分钟,他们就认为时间到了;而年长的人通常过了1分钟后,才觉得这是1分钟的时长。对年长的人来讲,时间就这么“漏”掉了。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但在衰老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第二个原因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小时候看这个世界哪里都是新鲜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这样每一天都显得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神经对于外界信息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一天天就在不经意间过去了。
第三个原因可以用“相对论”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我们一生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我们来算一笔账:人一生1/3的时间在睡觉,因此光睡觉要用24年;一般6岁开始上学,60岁退休,用于学习和工作的时间约18年;假如每吃一顿饭用半小时,一生中要在饭桌上度过5年;如果每天平均用2小时看电视或上网、玩手机,一生为此至少耗费6年;人一生花在等车和交通上的时间约6年,做家务(包括做饭)的时间约6年……这样算下来,我们一生中真的没有什么时间做其他事了。
人的童年早期记忆为什么会丢失?对此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
B.因为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这两个区域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
C.因为幼童即便能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
D.因为7岁之前儿童回忆的形式并不成熟,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

不属于“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的原因的一项是

A.人在衰老的进程中,体内的生物钟在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B.对年长的人来讲,通常过了1分钟后,才觉得这是1分钟的时长。
C.随着年龄增长,神经对外界信息失去了新鲜感,从而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
D.就单位时间在人一生中所占比重来看,老年人所占比重小,会觉得这些时间过得快。

下列说法,完全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人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就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了。
B.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C.儿童时每一天都很漫长,成年后日子飞逝而过,年老后时间毫不留情地加速变快。
D.算一算时间开支的明细账目,会认识到我们一生中真的没做多少有意义的事情。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贫儿学谄
嘉靖间,冢宰严公,擅作威福。夜坐内厅,假儿义子,纷来投谒。公命之入,俱膝行进。进则崩角在地,甘言谀词,争妍献媚。公意自得,曰:“某侍郎缺,某补之;某给谏缺,某补之。”众又叩首谢。起则左趋右承,千态并作。
少间,檐瓦窣窣有声。群喧逐之,一人失足堕地。之,鹑衣百结,痴立无语。公疑是贼,命付有司。其人跪而前曰:“小人非贼,乃丐耳!”公曰:“汝既为丐,何得来此?”丐曰:“小人有隐衷,倘蒙见宥,愿禀白一言而死。”公许自陈。曰:“小人张禄,郑州人,同为丐者,名钱秃子。春间商贾云集,钱秃所到,人辄恤以钱米。小人虽有所得,终不及钱。问其故。钱曰:‘我辈为丐,有媚骨,有佞舌。汝不中窾要,所得能望我耶?’求指授,钱坚不。因思相公门下,乞怜昏夜者,其媚骨佞舌,当什倍钱。是以涉远而来,伏而听,隙而窥者,已三月矣!今揣摩粗就,不幸踪迹败露。愿假鸿恩,及于宽典。”
公愕然,继而顾众笑曰:“丐亦有道,汝等之媚骨佞舌,真若辈之师也!”众唯唯。宥其罪,命众引丐去,朝夕轮授,不逾年,学成而归。由是张禄之丐,高出钱秃子上云。
铎曰:“张禄师严冢宰门下,若严宰门下又何师?曰师严宰。前明一部百官公卿表,即乞儿渊源录也。异哉张禄,乃又衍一支。”
(选自清沈起凤《谐铎》)
【注】①冢宰严公:吏部尚书严嵩。②崩角:指叩头。③鹑衣:喻指衣衫破烂。④窾(kuǎn)要:要害或关键之处。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鹑衣百结烛:灯烛
B.命付有司执:捆绑
C.人辄以钱米恤:救济
D.钱坚不许:答应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俱膝行进②来记之者已少
B.①人辄恤钱米②使工药淬之
C.①当什倍钱②亦将有感斯文
D.①因宥其罪②击沛公于坐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严嵩门下“媚骨佞舌”的一组是
①俱膝行而进                    ②某侍郎缺,某补之
③起则左趋右承,千态并作        ④群喧逐之
⑤真若辈之师也                  ⑥命众引丐去,朝夕轮授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禄向同为乞丐的钱秃子请教乞讨的诀窍,钱秃子不肯传授。张禄于是赶到京城,通过向严嵩门下众官学习谄媚之术来提高自身的技能。
B.众官为讨好严嵩,一个个甜言蜜语,丑态百出,这些都被张禄暗中看在眼里。就在他揣摩三月快要学成时,不慎在一天晚上败露了踪迹。
C.听了张禄的陈述,严嵩不仅宽恕了他,还让众官轮流传授他谄媚之术。结果张禄不仅乞讨的本领超过钱秃子,后来还成了众官中的一员。
D.作者认为严嵩门下众官的媚骨之术正是学自严嵩本人。文章通过贫儿学谄这样一个荒唐可笑的故事,辛辣嘲讽了以严嵩为代表的谄媚小人。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人有隐衷,倘蒙见宥,愿禀白一言而死。《贫儿学谄》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 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 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 包羞食万钱。
鹿车①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①鹿车:佛家所谓“三车”之一,小乘如羊车,中乘如鹿车,大乘如牛车。此处借指归隐山林。
“悲”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从全诗来看,作者所“悲”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赏析颔联“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在表达上的特点和作用。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              (《诗经·氓》)
(2)____________,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
(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4)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6)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___________,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赤壁赋》)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至于一般老百姓,原先只有名,是不配有氏的
②他的母亲连名字也没有,史书上无奈,只能称她为“刘媪”
③有的干脆连正式名也没有,比如汉高祖当初只是随便叫作“刘季”(相当于“刘小”或“刘三”)
④后来他阔起来了,才换了个响当当的名字——“邦”
⑤中国古代的“氏”和“姓”本来是有区别的,只有贵族男子才有氏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以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顺利通过评审。从而使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47项,仅次于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二。
大运河、丝绸之路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跨国联合申遗的成功进一步增进了中国和哈、吉等中亚国家的传统友谊,为新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各国和平对话、共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一河一路”申遗的成功,让蕴含丰富精神内涵的大运河流淌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让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绽放灿烂的光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照片中的情形发生在伊拉克的一所孤儿院里,一个在战争中失去妈妈的小女孩,凭想象在水泥地上画了一个妈妈。她小心翼翼地脱下鞋子,在“妈妈”的胸口睡着了……
请根据画面内容写一段话,阐述照片带给你的感受和认识。要求:立意明确,语言简明、生动,80字左右。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太远的那个村子我还是没有去过
崔士学
我一个人的感觉是,村子里东西路总是比南北路亮堂得多,也顺溜得多。要出村,更多的时候都是往东走。
去姥姥家的路,就是从村子里出来,顺着坝垄往东走的。每回都是,走到了姥姥家住的那个村子,妈妈就不会再往前走了。我就是咋嘟囔妈妈都不会再领着我往前去了。妈说到地方了,还往哪走啊。可那时候我一个人的想法是,再往前边走还有个村子的,我想去看看那个村子。看看那个村子到底离我有多远,看看那个村子都有啥新鲜。可我不敢自己一个人走路,也更不敢一个人偷着到前边的村子去看看。因为我怕远,也怕生。
现在想来,远些的那个村子我到底还是没有去过。那么多陌生的村子到最后还是陌生了,就像那些遥远的人到最后也还是遥远着。
从我住的那个村子西面出去是一座山。村里人都叫它西山,西山是我们村最高的山了。站在西山的山顶上,可以看出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可以看见西山的西边更远处曲里拐弯的路,可以看见一片片的庄稼长着,可以看见一片片的草忽悠着。还可以看见的,是西山的西面山坡下还是一个村子。傍晚的时候也有炊烟在家家的烟囱上钻出来,早晨的时候也有一群群的羊在那个村子里赶出来。我们几个孩子忽闪着小褂,敞着怀,坐在山顶的石头上争辩着,山下村子里跑着的那些孩子的名字会不会有和我们重名的。山下村子里跑着的那些孩子的模样会不会有和我们相像的。二蛋猜说有,老秃就猜说没有。
我就在想着,我们都没去那个村子问过那些孩子啊,谁知道那些孩子都叫啥呢;我们也都没去那个村子用步量过啊,咋知道那个村子的大碾盘离我们站的山顶有多远呢。只是影绰地看见,山西面坡下的那个村子,也有那么多的房子也是平顶的,和我们住的房子有点像呢;也有那么多的孩子在跑着,和我们离得也不是太远呢。
大人说,山西面的那个村子和我们不是一个大队的,不是一个村部的。我们只会去我们大队的小学上学去,我们只会去有我们村部的集上买东西。一个大队隔着,一个村部隔着。住得那么近,就离了那么远。
我想象着远处那些地方,可我担心天黑,走夜路让我害怕。我总是顺着村子里人走的最多的那条路走,顺着村里那条最平溜的路早晨出去或是晚上回来。我始终是那个规矩的孩子。我怕夜晚苞米棵上的的露水,打湿我的裤脚。我怕凉。
出去村子的路,一定是有很多条。二蛋家的狗知道一条,是从二蛋家的房后出去的。三都家的猫知道一条,是从三都家的房前出去的。除了从二刘家房后可以去西梁的,还有顺着东下坡可以去耳朵沟的。我和大三、宝柱还跟在那头断了一只角的秃牤牛屁股后面出过一次村子,那条道村里人谁也不知道呢。
我相信,有很多道可以让我走出村子,也有很多的路可以让我回到村子。在很远的那些地方,一定有比我住的那个村子还小的村子,也一定有比我住的那个村子还要大得多的村子,我想一定是这样。越是没去过的地方我越是充满想象,想来我犯的毛病和别人也没啥两样。我曾用了那么多的时光,望着村子外的山顶发呆,我多想知道山那边的一个村子是啥模样。
其实,就是自己住的那个村子有多少地方是我都走过的,又有多少的事情可以说得清呢。胡大家的后院的梨树有多少树杈我数不清,冯老六家的井沿边的杏是甜核还是苦核我说不准。
我相信没有谁敢说自己可以说清楚一个村子,谁也不能。活了一百岁的的胡大他爹也做不到,每个人看到的村子都是自己看到的村子。王瘸子说村子里的灯不亮,朱瞎子说村子里的路不平。宋二先生说村子里人太多了,吵得慌。冯老六说村子里人太少了,一点都不热闹啊。
是否总会有些什么在阻隔着,那些想要的出发。是否总有些地方,是永远不能的到达。我知道这些的时候,我已经回不到过去,也已经去不了远方
这就让我一个人想起来,曾经是眺望了那么久的一个地方,我终究还是没有抵达。
理解下面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⑴每个人看到的村子都是自己看到的村子。
⑵我已经回不到过去,也已经去不了远方。
文中既说山西面的那个村子“和我们离得也不是太远”,又说它“离了那么远”,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文章前三段写我跟妈妈去姥姥家,从全文来看这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
根据文意并联系实际,探究“太远的那个村子我还是没有去过”的原因。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花开时节”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套作和抄袭。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