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 / 试卷选题

市场经济

2014年11月,为迎接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京津冀共同努力治理雾霾,终于迎来了“APEC蓝”。“驱霾”换蓝天,政府可以(  )
①运用行政手段,对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坚决追究刑事责任
②运用经济手段,给予环保型企业税收减免或补贴支持
③运用行政手段,要求污染物重点排放企业限产、停产
④运用法律手段,强制要求北京周边地区执行汽车限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来源:市场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国际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已经放缓,越南、印度、墨西哥与东欧等国家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工业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新阵地。东盟制造、墨西哥制造开始用更低廉的成本要素,实现对“中国制造”的供给替代。这说明(  )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④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来源:市场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并廉价出口,产量和出口量都占全世界的90%以上。近年来,我国开始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和出口采取了必要的限制措施。这表明我国(  )
①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②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④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来源:市场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克强担任总理后,面对地方债隐现危机、贸易壁垒增加、热钱出逃、银行钱荒等严峻考验,在他的“新政”中,挤水分、调结构、简政放权、布局城镇化,力促发展模式转型,有媒体和学者将李克强采取的这套动作称之为“克强经济学”。下列措施符合“克强经济学”的是(  )
①强调政府与市场“换手”,政府不越位、不缺位,政府减少微观干预
②减税促进投资,完善福利制度,调整国内利益分配,依靠利益分配引导资源配置
③调整当前的分税制度,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财权,加强监督
④强化投资型政府角色,刺激经济增长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来源:市场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9月19日创美国IPO融资纪录的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这说明(  )

A.直接海外投资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B.我国企业正在不断提高“走出去”的水平
C.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有利于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
D.直接海外融资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
来源:市场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国际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已经开始放缓,越南、印度、墨西哥与东欧等国家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新阵地。东盟制造、墨西哥制造开始用更加低廉的成本要素,实现对“中国制造”的供给替代。这说明(  )
①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③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④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来源:市场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第二大”并不等于“第二强”。从贸易结构上看,中国出口产品中,相当一部分是“设计和利润留在欧美日,GDP和能耗留在中国”。这启示我们要(  )
①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大外资投入力度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④坚持自主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市场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常态”是我国当前最热的经济关键词。2014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7.4%,同比下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同比下降,外贸出口增幅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但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超过投资。这一加一减反映出我国(  )

A.经济的发展方式得到了根本性转变
B.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
C.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D.消费贡献率的提高缩小了收入差距
来源:市场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拟从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有关规定,允许食盐流通企业跨区经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放开食盐批发、流通经营。此举(  )

A.会导致食盐消费量有较大幅度增加 B.将增加消费者对食盐品种的选择性
C.可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 D.势必降低食盐的质量危及食品安全
来源:市场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15日,一汽大众在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的新速腾汽车召回计划中,仅表示在其后轴纵臂上安装金属板而不是更换后轴,引起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对一汽大众而言,汽车后轴纵臂可以打补丁,但消费者信心却打不起“补丁”。这是说明(  )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②公司要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
③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必须要诚信经营
④国际品牌公司不能以营利为经营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市场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6月24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研讨会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举行,相关企业、企业协会代表以及企业并购领域专家等共聚一堂,为当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出谋划策。我国企业海外并购(  )
①是我国企业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快“走出去”步伐的表现
②提高了全球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
③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发展经济
④有利于增强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来源:市场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福布斯》杂志8月14日发表文章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逐渐由出口导向型转变为消费主导型,中国经济将面临“成长的烦恼”。文章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将对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将对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说明(  )
①资本全球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③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④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市场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高一(1)班同学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收集到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材料二: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1.7%增加到2006年的40.7%;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63.8,下降到2006年的38.9%。
材料三: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当年我国消耗石油约占世界消耗量的7.8%,消耗原煤约占世界消耗量的39.6%,消耗粗钢约占世界消耗量的31.8%,消耗水泥约占世界消耗量的47.7%。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

来源:市场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常态,新发展。2014年,安徽经济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前三季度,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4%和1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产,就业和物价保持稳定。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是安徽转型发展进程中不同寻常的一年。安徽省从容应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展望2015年,新常态下,转型发展中的安徽正朝着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目标迈进。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安徽省应如何谋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来源:市场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许多奇迹,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一方面,经济增速第一、外汇储备第一、外国直接投资引入第一、主要工业品产量第一;与此同时,中国是建材消费第一、能源消耗第一、空气污染物排放第一、水污染物排放第一。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流经城市90%以上的河段严重污染,城市垃圾处理率不足20%,农村有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
材料二:光明日报北京9月26日电 由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24位政府、企业、金融界和经济学界知名人士组成的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日前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孕育经济增长:全球新气候经济报告》,报告研究长达一年,由中国、印度、美国、巴西、韩国、欧洲和非洲的著名研究机构共同完成。报告认为,在未来15年,约90万亿美元将投资到城市建设、农业和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这将为世界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实现低碳领域投资的增长,从而为就业、医疗、企业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带来多重效益。报告还提出了包含10个政策建议要点的《全球行动计划》,旨在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能够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论据。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就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提出合理建议。

来源:市场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