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观察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
①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②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诸侯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政制”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拟写一篇有关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论文,下列历史论文题目存在史实错误的是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试论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利弊》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A.科举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世官制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太祖宴于后苑,酒酣,太祖从容谓曰:“卿等皆国家旧臣,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文中太祖之“意”是

A.准备赏赐邦国元勋  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C.表示歉意抚慰群臣  D.暗示他们自解兵权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国并行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其故在擅专威福……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犹大不可也。”最有可能说此言论的帝王是

A.赢政 B.李世民 C.赵匡胤 D.朱元璋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缓解自己的辛劳,明太祖

A.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B.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掌全国政务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职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材料所指的制度应该是

A.汉代的内外朝制  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C.明代的内阁制  D.元代的省制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的推行 B.丞相制度的废除
C.内阁地位的上升 D.军机处的设立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反映的内容,能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作用的是

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雅典公民亚哥斯(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叙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①他被推选为代表参加公民大会    ②他通过抽签成为民众法庭审判员
③他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④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参政津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赋予各等级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此项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A.冲击了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法则 B.打破了贵族制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
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导致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古代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就其实质而言是

A.地域决定政治 B.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C.统治的方式不同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有人认为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仅次于《圣经》,其原因不包括

A.它是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基础 B.其基本原则已融入西方各国的法律中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它对近代欧美国家法律制度影响深远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这里的“保护人”实际上是今天哪种角色的雏形

A.法官 B.陪审法庭成员 C.律师 D.公诉人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
B.罗马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意义的法治社会
C.罗马地方有自主权,不受罗马法的约束
D.罗马帝国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的责任内阁中,首相可以控制立法大权,原因在于首相为            

A.政府首脑 B.国家元首 C.下院多数党领袖 D.武装部队总司令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

A.部分城市工人赢得选举权 B.保障了妇女的权利与自由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执政党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接任首相职务,他应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要求着手组建新一届内阁。下列关于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元首,实际上是统而不治
B.内阁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D.内阁如果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意思是说:(在民主宪政的框架内)即使是两个魔鬼,也可以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句格言形象、典型地概括了民主宪政的基本特点。民主宪政的关键和核心是

A.民主宪政可以保障公民的利益 B.民主宪政可以有效地限制权力
C.民主宪政可以使坏人变成好人 D.民主宪政可以将罪恶减少到最低程度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
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民主原则    ④自由平等原则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邦联制 D.总统制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驴和象分别代表民主党和共和党,它反映了美国的政党政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B.两大政党控制了国会,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C.两大政党在本质上不同
D.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特色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宪法大都规定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国、美国的元首都是

A.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世袭 B.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
C.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D.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再到九品中正制,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掌权,君主统而不治。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的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
材料一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主父偃指出汉武帝时中央与地方间存在怎样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汉初是如何产生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主父偃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其效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省的职能并说明隋唐时实行该制度的核心意图。
(3)综合上述材料,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哪两对矛盾?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在大多数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利克里
材料二  国内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在当时雅典40多万人口中,只有4.2万人享有公民权,其中经常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公民总数的1/6左右,其余9/10的居民,包括11.5万奴隶、2.85万外邦人和占人口一半的妇女,都被剥夺了民主权利,据此,该观点认定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从而给予了否定和批判。很显然,这种以现代普选制民主为参照系的结论是有悖于历史主义原则的。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看,民主本是一个逐步扩大的长期缓慢的过程,即使作为民主宪政先行国的英国,晚至1831年时也只有土地贵族和商业贵族才拥有选举权,人数仅占全国人口的4.4%。选民比率还不及古代雅典的一半。
因此客观地说,在2500年前能有1/10以上的居民享有民主权利已经难能可贵了,……确信雅典是19世纪以前世界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
——程汉大《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政治制度的积极意义。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雅典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的观点,这两种观点依据的同一基本材料是什么?为何产生这两种观点的分歧?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出的议会与国王的关系怎样?这一法律文件出台后,英国逐步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体现了怎样的原则?有何意义?
(3)现行英美两国的立法权都掌握在议会(国会)手中,这两个立法机构是如何产生的?这种方式体现出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