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是具有运载功能的蛋白质
B.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由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
C.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是磷脂和固醇
D.不同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不同,体现DNA的多样性

来源:2015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B.甲状腺被切除
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
D.胰岛B细胞受损
来源:2015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种植抗旱的蒿类植物能有效治理局部沙化的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治理沙化环境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但不改变其速度
B.治沙植物应选用根系发达、叶小或退化且角质层发达的品种
C.沙化环境中影响群落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D.在沙化环境中觅食的植食性动物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来源:2015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某动物体(XY型)的性腺切片示意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处于同一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
B.甲、乙两图的前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比例为1:2
C.只有甲图发生了X和Y染色体的分离
D.甲、乙两图中染色单体数目相同
来源:2015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醋酸菌制作果醋时,需通入氧气
B.利用凝胶色谱法可分离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
C.进行DNA粗提取时,用酒精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
D.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灭菌处理
来源:2015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通过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分别是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
B.形成③的操作中使用的酶有限制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C.在⑤幼苗中检测到抗枯萎病基因标志着成功培育新品种
D.由④培育至⑤过程中,经历了脱分化、再分化过程
来源:2015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来源:2015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
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三种可能
D.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来源:2015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种油菜的黄化突变体叶片呈现黄化色泽。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降低。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

(1)CO2浓度通过直接影响          的产生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若适当降低CO2 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H]含量的变化是        
(2)            的减少使叶片呈现黄化色泽。突变可能          (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转化的过程。另据测定,突变体处于发育初期的叶片,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为0.48,可以推测,类胡萝卜素在色素组成中所占的比例随叶片发育逐渐         
(3)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的CO2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低          μmolCO2·m-2·s-1。研究人员认为气孔因素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依据是:                                 
(4)与苗期相比,野生型油菜发育到越冬期时,叶内脱落酸和生长素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分别是                      

来源:2015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C和细胞D的名称分别为                                       
(2)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图甲所示调节机制中,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_________________、激素等三类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            实现信息交流,如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3)图甲中的A器官某区域出现病理损伤后,表现出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可推测该器官受损后,引起         缺乏。
(4)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                                 
(5)人体的排尿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调节过程,图乙表示尿意的形成及排尿的调控过程。
①当膀胱充盈时,人产生尿意。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用恰当文字和图乙中的符号,写出尿意产生过程。                            
②据图乙分析,若外伤引起脊髓胸段截断,将可能随时出现      现象,其原因是             
③膀胱的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使膀胱的肌肉进一步收缩,此过程属于            反馈调节。

来源:2015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果蝇同源染色体I(常染色体)上的裂翅基因(A)对完整翅基因(a)为显性。果蝇红眼基因(F)对紫眼基因(f)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是否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未知。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甲、乙果蝇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1)磷酸与           交替连接构成基因的基本骨架。等位基因(A、a)与(D、d)      (填“遵循”或“不遵循”,1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2)甲、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为裂翅红眼和               。F1翅形相同的个体之间交配,存活的F2中,A的基因频率为          
(3)为确定F(f)是否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研究人员让甲、乙果蝇杂交产生的裂翅红眼果蝇与乙果蝇杂交。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F(f)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F(f)不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
(4)果蝇同源染色体II(常染色体)上的卷翅基因(B)对直翅基因(b)为显性。同源染色体II上还有另外一对等位基因E与e。基因型为BB或ee的个体胚胎致死。某种基因型相同的裂翅卷翅果蝇之间交配,在以后的传代过程中(子代之间相互交配),未发生性状分离,请将该种基因型果蝇的基因标在丙图的染色体上(标注A与a、D与d、B与b、E与e四对等位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3分)。

来源:2015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塔胞藻(单细胞微型藻类)是水产动物的优质饵料。为探究Cu2+对塔胞藻细胞密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设置了Cu2+浓度依次为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320μmol/L的培养液,每个浓度3个平行组。将塔胞藻分别接种在上述培养液中进行处理。分别于处理后的24h、48h、72h及96h进行取样,测定塔胞藻细胞密度。实验结果如下图甲所示。

(1)在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液进行           处理。每次取样测定塔胞藻细胞密度时,均需做3次重复实验,探究过程共需测定的样品数为      
(2)研究人员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对未经稀释培养液中的塔胞藻进行计数,计数室内细胞分布见图乙,则培养液中塔胞藻细胞的密度是  。下列操作会使计数结果偏大的是       
A 稀释塔胞藻培养液时,未达到预设的稀释倍数
B 对于压在小方格上、下、左、右四条界线上的塔胞藻,均进行计数
C 塔胞藻在计数室中均匀分布,但每一个小方格内的塔胞藻过多
D 误把死细胞当作活细胞
E 从三角烧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未将三角烧瓶轻轻振荡几次即从培养液的上方取样
(3)实验结论:Cu2+对塔胞藻种群数量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Cu2+ 浓度越大,其抑制作用越强。得到上述结论的依据是:①在相同时间内,                                                   ;②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4)研究人员推测,水体受Cu2+ 污染和缺Mg2+都可能会抑制塔胞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Cu2+污染和缺Mg2+对塔胞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可设置以下对照实验:对照组用完全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塔胞藻;实验组的培养液依次为                                          。你认为,在短时间内,光合作用生理状况与细胞密度两个指标中,                     往往能更快地反映塔胞藻受Cu2+毒害的程度。

来源:2015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