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诸子分財)者,倍其赋”对此规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有利于小农经济形成
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来源: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钱穆《国史大纲》)此田亩最有可能是

A.天子赐予的井田 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
C.租种的诸侯土地 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
来源: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决狱比》中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拿棍子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官府认为儿子犯了殴打父亲的重罪,要按律处死。但董仲舒根据孔子的观点,认为儿子的动机不是打父亲,所以应免罪。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孝治天下、儒家独尊 B.原心定罪、以礼入法
C.德主刑辅、以人为本 D.纲常为主、刑法为辅
来源: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时期,在文学作品“三言二拍”中,商人出现频率很高、多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且重视商业描写、商人多以拼搏形象示人。这主要反映出

A.社会商品经济的活跃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商人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来源: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先后经历了“英国、日本式道路——美国式道路——俄国式道路——中国式道路”。以下解读中,错误的是

A.英国、日本式道路由晚清政府主导
B.美国式道路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C.俄国式道路出现在大革命失败以后
D.中国式道路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来源: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
来源: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曲线图,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①在近代中国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
C.④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D.①②③⑤都束缚阻碍了④的发展
来源: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                                      

A.私有财产受到罗马法保护 B.基督教丰富了罗马法内容
C.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 D.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
来源: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谈及苏联(俄)历史上的某次饥荒时,这样说到:“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造成饥荒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业集体化运动
来源: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促进工业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遇有劳资纠纷,经以公平调处。并须赋予机关以最后强制执行之权,借以保障企业之安全与劳动之工作。” 材料和罗斯福新政的不同之处在于

A.注意调节劳资双方关系 B.政府限制垄断资本主义
C.由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 D.政府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来源: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在总结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外交时,概括为:“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结合下表,对概括解读错误的是

三句话内容
解读及其表现
形势大变化
A.指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
政策大调整
B.指维护我国的独立自主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外交大发展
C.一是指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组织的活动
D.二是指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政治的外交活动和加入世贸组织

 

来源: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戈尔巴乔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封面主题词是 “Starting  Over”(重新开始)。此图透露的信息是

A.借用媒体宣传图谋思想渗透
B.旨在消除意识形态的矛盾
C.肯定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D.试图说明美苏争霸结束
来源: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世纪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灿烂的艺术丰碑。此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断展开,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754年至1901年。第二阶段是从1902年至1949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192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适使用“科学”“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1954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新中国成立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
——陈维昭《红学通史》等
(1)明清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迅速。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10分)
(2)蔡元培与胡适关于红学的争论体现了当时北大的什么办学方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胡适“开启现代红学研究”的主要背景。(10分)
(3)根据材料指出红学研究第三到第四阶段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5分)

来源: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后,中国面临巨大的压力,为寻求出路提出了“四三方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0世纪70年代初向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计划。中国利用“四三方案”引进的设备,结合国产设备配套,兴建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至1982年全部投产,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1972年至1978年成套设备引进建设规模表(部分)

项目
投资
(亿元)
设计能力
引进国家
宜昌湖北化肥厂
2.45
合成氨30万吨,尿素48万吨
美国、荷兰
北京石油化工总厂
23.70
乙烯30万吨、高压聚乙烯18万吨、聚丙烯8万吨
日本、联邦
德国、美国
上海石油化工总厂
20.79
化纤原料10.8万吨、化学纤维5.2万吨
日本、
联邦德国
天津大港电厂
4.50
发电机组32千瓦
意大利
武钢1.7米轧机工程
38.9
热轧钢板300万吨、冷轧钢板100万吨,硅钢片7吨
日本、
联邦德国

 
请回答: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主题,并至少从三个角度对提炼的主题进行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来源: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北周武帝曰)“佛经广叹崇建图塔,壮丽修造致福极多。此实无情何能恩惠,愚人相信倾竭珍财徒为引费”;“父母恩重沙门不敬,悖逆之甚国法不容”;“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自废(佛)已来民役稍希(稀),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西定妖戎,国安民乐,岂非有益?
——摘编自道宣《广弘明集》
材料二: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唐武宗于会昌五年 (845)四月,下令清查天下寺院及僧侣人数。八月令天下诸寺限期拆毁,没收寺产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僧尼迫令还俗者共二十六万零五百人。政府从废佛运动中得到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这是一次寺院地主和世俗地主矛盾的总爆发,佛教遭到的打击是严重的,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武帝唐武宗灭佛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武帝唐武宗灭佛的影响。

来源:2015届贵州省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