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空气和水

关于过氧化氢和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氧化物 B.都能分解放出氧气
C.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 D.组成元素相同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

A.过滤 B.煮沸 C.静置 D.蒸馏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氧气
B.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C.产生氧气、氢气的质量比为2:1
D.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
B.燃烧需要氧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大多数的金属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B.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都是净化水的方法
D.生活中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人类不缺淡水
B.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生活中可以用食盐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水的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可区分软水和硬水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C.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和蒸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同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用肥皂水不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过滤 B.蒸馏 C.吸附沉淀 D.静置沉淀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河水因含有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都是净化水的方法,其中一定需要加热的是

A.过滤 B.吸附 C.蒸馏 D.沉淀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不到总水量的1%,我们应爱护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都是混合物,淡水都是纯净物
B.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可以得到“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C.爱护水资源主要应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措施
D.硬水是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都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O2、H2O和CO2都是身边常见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B.H2O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O2和CO2
D.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空气中含量越高越好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河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净化
B.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别
C.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 1 : 2
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
B.用食醋区分食盐和小苏打
C.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
D.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区分氯化铵和硫酸铵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质量比为2:1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B.分子不再运动
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 D.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必须对饮用水源净化处理。若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①消毒②自然沉降③过滤,处理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水的化学性质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C.水的物理性质 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洪泽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某同学对洪泽湖的水样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洪泽湖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可以采用         来测定湖水的酸碱度(填字母);
A.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       C.pH试纸
(3)为了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          ,搅拌;
(4)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
(1)硬水不宜洗涤衣物,生活中可通过______降低水的硬度。若水有臭味或色素可用__________除去。
(2)通常将家用燃煤做成蜂窝状的目的是                                       
(3)洗涤剂能洗掉衣服上的油污,是洗涤剂产生_________现象的缘故。
(4)热水瓶胆内常附着一层水垢,其中有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镁。用稀盐酸除去水垢中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是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湿衣服晾干体现了水分子的不断               
(2)日常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这两种物质的                   不同;
(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电解水实验,都可以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①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装置;
(2)图②实验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3)图③电池工作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PH      (填“变大”或“变小”)。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b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A”、“B”或“C”),装入药品前应先                   ;如用D装置收集O2,则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                     (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填“c”或“d”)。
(4)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时,改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
                                                (答出一点即可)。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上述图中部分仪器的名称:①              ;②             
(2)使用A装置制取气体,反应物的状态要求是:              
(3)用C装置可以收集O2、CH4、NH3、Cl2中的               (填化学式)。
(4)既可以用来制取O2,用可以用来制取H2和CO2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若用该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室制取气体是,组装好仪器后进行的必要操作是:                ;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 a 或 b)端短通入气体。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按书本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当装置内的氧气低于一定含量时,红磷就不再与氧气反应,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有老师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在一容器中倒入刚拆封的“暖宝宝”黑色粉末,再在上面放足量的白磷,迅速扣上烧杯,随后白磷自然,利用这一装置可更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对此同学们做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该粉末可能是木炭粉;
猜想二:该粉末可能是铁粉.
根据学过的科学知识,有同学认为猜想一肯定是错误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2)通过实验证明加入的黑色粉末是铁粉.加入铁粉后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原因是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图1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

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他原因吗?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1)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放入捆在电烙铁下面贴片的凹槽内。
(2)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入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
(3)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         ,产生白烟的文字表达式是                                 
【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                     
【交流与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的观点是      (填“能”或“否”),理由是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
15mL
9mL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课上,同学们做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后,对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及含量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呼出的气体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的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①呼出的气体中仍含有O2
②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猜想与实验】
猜想: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水蒸气等。
实验I: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1)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2)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根据该现象可以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实验II: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N2、O2、CO2,并测定其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B是带刻度的量气装置)。

(1)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关闭止水夹a~f。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打开b、c、d,向B中吹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d,并冷却到室温。
B中液体进入到A中,B中液体减少500 mL。
收集500 mL气体。

关闭b,打开a、e、f,用打气筒向A中缓缓充气,直到B中气体刚好全部排出。
________,D中液体为475 m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关闭e、f,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O2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f。
________,D中剩余液体为400 mL。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N2

(2)数据处理
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的含量

 
N2
O2
CO2
体积/mL
 
 
 
体积分数/%
 
 
 

同学们经过3次重复实验,确认了呼出气体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
【实验反思】
(1)该实验设计依据的N2性质有         (填字母序号)。
A.难溶于水                 B.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
C.无色无味的气体           D.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实验II操作⑤中,若C中气体未完全冷却就打开f并读数,则所测O2的体积分数       (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请结合下图所示常用仪器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配制溶液:若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溶液,需要30%的双氧水溶液        g,需要加入水的体积为       mL。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改用        (填仪器名称)加水至所需刻度。
(2)贴标签: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请在如图所示的标签内填入试剂瓶所贴标签的内容。

(3)选仪器: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      (填序号)组合,从所选的装置组合中选择一种仪器,写出它的名称        ,简要说出它的用途       
(4)实验步骤:
①检查氧气发生装置的       
②先往容器中装入固体粉末,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再装入液体试剂。
③收集气体,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验满的方法是利用氧气具有       的性质。
(5)回收处理:把氧气发生装置容器内的残留物经       (写操作名称)、洗涤、干燥回收二氧化锰。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一: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
(1)所需的氢氧化钠质量:           g;
(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于天平           (填“左”或“右”)盘的烧杯内;量取的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应选择的量筒的规格是          mL(选填“10”、“100”或“250”).
实验二:水的电解实验
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已知氢氧化钠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只起到增强水的导电性作用.

(3)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溶液.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则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用           验证b管中的气体,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4)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的实验事实:                                
(5)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填“<”、“=”或“>”).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家的下水管道堵塞了,于是他买了一瓶“管道疏通剂”(部分说明如图).疏通剂是利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以加快氢氧化钠与毛发等淤积物的作用,反应的原理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管道疏通剂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2)按照使用说明,该同学对“疏通剂”作了进一步研究.先向烧杯中加入206g水,再加入本品200g,当铝粉全部反应后,求:(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①生成氢气的体积.(ρ氢气=0.09g/L)
②反应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来源:空气和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