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考古学者徐旭生曾指出:“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以下考古研究中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英国学者罗林生通过“贝希斯顿铭文”破解了楔形文字
B.德国学者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找到了古代希腊遗址
C.中国近代学者通过甲骨卜辞证实了《史记》中商史可信
D.中国学者依据文献记载和天文学方法认定武王克商之年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希腊人的生活》写到:“当时,这一代雅典人于公元前467—428年,几乎30年的时光中,除了短时期外,曾一再选举他为十名司令官之一;……雅典在他的领导下,享受一切民主的权利外,同时也获得贵族与独裁的优点。”材料中的“他”应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屋大维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维护特权 B.纵容犯罪 C.重罪轻罚 D.强调证据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学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大藏经》、《荷马史诗》
B.《旧约全书》、《古兰经》
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
D.《古兰经》、《荷马史诗》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

A.军事强人 B.专制君主 C.等级君主 D.立宪君主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①但丁             ②马丁••路德       ③米开朗琪罗       ④马基雅弗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88年和1831年英国各部门的收入分布情况表(单位:万英镑)

(数据来源:钱乘旦《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据上表,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 B.光荣革命 C.圈地运动 D.海外殖民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乔·密尔顿写道:“这场战争持续四年其中有些好像拿破仑时代一样的大规模战斗,这是除了中国1853—1864年的太平天国之外,在19世纪发生地最惨烈的战争。”该战争应是  

A.克里米亚战争 B.美国内战 C.普法战争 D.第一次世界战争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德国通史》一书的作者将19世纪最后三十年德国历史的主题命名为“工业化时代”。如果要给这个主题添加一个副标题的话,最合适的是

A.民族统一的完成
B.民族国家的现代发展
C.夹缝中的德意志民族
D.一个民族两个国家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                             

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
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的道路  
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你认为罗斯福新政中能充分体现这一精神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 B.以工代赈 C.调整农业 D.强化社保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宴请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致辞:“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周恩来所说的“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应该是     

A.美国实施冷战政策 B.美国深陷越南战争
C.中苏关系逐渐恶化 D.美苏冲突日益加剧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后时期既是欧洲衰落时期,又是欧洲胜利时期。”下列能说明“欧洲胜利”的史实有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②欧洲共同体成立  ③欧洲联盟成立     ④欧元启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侯将相不必为贵胄”这一观念在秦末已深入人心,这一局面的出现首先得益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

A.世卿世禄制 B.军功爵制 C.推举制 D.科举制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赵翼论某时期政制之变云:“迨至七国反后,又严诸侯王禁制,除吏皆自天朝,诸侯王惟得食租衣税,又多以事失侯,于是三代世侯、世卿之遗法始荡然净尽……”材料论述的是哪一时期的史事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文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新阐释,事实上并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根。”——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这种“新阐释”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时期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天王送子图》(唐,仿摹本)局部,又名《释迦降生图》,描绘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时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的深层历史信息是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人物服饰的贵族化
C.人物服饰的世俗化
D.中国文化的佛教化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市舶贸易 B.民间贸易 C.互市贸易 D.朝贡贸易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熙皇帝曾在1683年的中秋节赋诗言志:“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该诗句记述的事件应是

A.击败沙俄侵略势力
B.粉碎准噶尔分裂势力
C.消灭郑氏割据势力
D.册封达赖和班禅喇嘛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材料中的“乾隆二十二年”采用的纪年方法是

A.帝王纪年  B.年号纪年   C.干支纪年   D.公元纪年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其中近代以来中国“历经磨难”与英国有关的史实有
①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②侵占香港地区     ③取得协定关税权   ④提出“门户开放”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英国《泰晤士报》载“今天的北京已经不是仅几年前你所知道的北京了。中国能够不激起任何骚动便废除了建立那么久的科举制度,中国就能实现无论多么激烈的变革。”该文评价的是

A.康梁戊戌变法的成果
B.清末“新政”的成效
C.八国联军的“武功”
D.湖北武昌起义的影响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适在《留学日记》中说:“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据此推断该日记应写于

A.维新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国共合作时期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是“百年中国的缩影”。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下列史实排序
①中共一大召开    ②江南制造总局创办  ③淞沪会战         ④上海解放

A.②③①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6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A.三大改造完成背景下的欣喜
B.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C.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期待
D.对土地改革完成的美好祝愿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标志着中国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30年后中国又加入WTO,标志着中国从此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这两次标志性事件成功的共同因素有

A.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D.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是基于

A.推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需要
B.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C.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D.改变农村土地所有制的需要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经济改革的硕果”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要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A.思想解放的历程
B.重返联合国的风雨
C.世贸组织的接纳
D.上海世博会的召开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曾经说过:“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问题:
(1)请简要叙述罗马法体系是如何形成和完善的?
(2)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的什么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来自课本的历史片段。
中国自古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不断壮大正是在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中实现的。……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认同并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成为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少胡族君主身体力行,经济上鼓励农耕,政治上采用汉制,文化上研习汉籍、提倡儒学,致使汉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入。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试验本)第47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请用具体史实说明“胡族君主”是如何“身体力行”,“致使汉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入”的?
(2)“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有何特点?其意义如何?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南北战争。
材料一:正因为北方拥有经济优势,所以南方不得不更加顽固地依赖其政治力量,……不得不强调州的自治权可以不听中央政府指挥……。北方处于能够统一全国的有利地位,南方则不然,南方摆出进攻好斗的姿态,但它真正的意图是放弃斗争,脱离联邦。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这场战争最终清除了联邦只是一个各州的联盟,而其成员可以随意退出的观念。如今成功地取代它的是另一种观念,即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
——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相对于南方,美国北方拥有的“经济优势”是什么?为什么说南方的真正意图是要“脱离联盟”?
(2)简述这场战争的过程。
(3)结合材料二,如何理解这场战争使美国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的?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末预备立宪。
材料一:1905年10月(光绪三十一年九月),清政府派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1906年 8月,出洋考察的五大臣经由欧、美各国及日本考查后归国,拟出立宪方案。他们在《奏请宣布立宪密折》中指出,立宪可以使“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材料二:清政府于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大纲》由“君上大权”14条和“臣民权利义务”9条组成。“君上大权”规定皇帝有权颁行法律,黜涉百司、设官制禄、宣战议和、解散议院、统帅海陆军、总揽司法权等。广大臣民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财产、居注人身自由;有诉讼、依法担任官吏及议员的权利等。
材料三: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等机构,组成新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在十三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四名,蒙古旗人一名,满族八名,其中皇族又占七人。于是舆论哗然,称之为“皇族内阁”。
问题:你如何看待清末预备立宪这一历史事件?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漫画中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称霸全球的战略,妄图遏制苏联。战争摧毁了西欧经济,也摧毁了旧的世界格局。如何在废墟之上恢复经济,根据自己的实力重新购一个新的国际关系,美苏的冷战勃兴。
问题:
(1)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针对“病人”还“实施了哪些手术”?
(3)“药方”的实质是什么?
(4)当“山姆大叔”给病人开药方的同时,“山姆大叔”的对手也开了诊所,给另外的病人也“实施了手术”。“山姆大叔”的对手给另外的病人“实施了什么手术”?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的衰落。
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给了欧洲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和力量……在这场大战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
——斯塔夫里阿诺夫(美)《全球通史》
问题:
(1)导致“欧洲体系的崩溃”的“这场大战”是指什么战争?
(2)简要概述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裂变和重组的历程。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25 分)
材料一:美国马汉的海权论认为:“以贸易(指商品输出)立国的国家,必须控制海洋。夺取并保持制海权,……是国家强盛和繁荣的主要因素。他主张美国应建立强大的远洋舰队,……进一步控制其他海洋以获取利益,并争夺中国市场。”
材料二:清朝江苏巡抚吴元炳在1874年上奏皇帝中说:“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材料三:《清史稿》中载:“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皆毁于日本……。自日本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材料四:环球时报南海专刊:“5月13日是有关沿海国家向联合国提交200海里以外大陆架资料的最后期限。如何面对越南、菲律宾等国对中国南海岛礁的侵占,千年来海洋观念的单薄,都成了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崛起已离不开海洋,中国经营海洋更离不开南海。”

材料五:乔良在《中国的战略》一书中谈到:“我一直认为中国没有一整套成型的国家战略。“摸着石头过河”是个好策略,30年前提出来时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 30年时间我们摸着石头过了大半条河了,还没弄明白自己水淋淋地爬上对岸后究竟要做什么,直到今天才开始羞答答地谈大国崛起,但是成为怎样的大国,是弱大国还是强大国?……中国既然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你选择的路径也已经是制造业立国,那么你现在的发展就离不开从全球获得资源和能源。……我们从苏丹、从沙特,从伊拉克、从伊朗、从哈萨克斯坦,从俄罗斯拿气、拿油,从澳大利亚拿铁矿石,所有这些资源国家就都是我们的重要关系国。”
问题:
(1)马汉的论点是什么?美国的海军在何时何事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美国能称雄于世界获取制海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的知识和材料二和三的内容,谈谈1840年到1895年之间中国的海防不固带来了怎样的恶果?
(3)结合材料四和所了解的知识,谈谈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南海的中国领土被周边国家屡屡蚕食的原因有哪些?
(4)透过材料五,我们看到了什么观点呢?
(5)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谈谈你的体会。

来源: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