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作“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是(   )                                                                 

A.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B.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倡导君民共主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与这一时代相适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的迅速发展 B.数学体系的形成
C.日本和东南亚的影响 D.商业的繁荣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身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

A.赞美古代文学形式的多样化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些哲人(指启蒙思想家)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指出:“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

A.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B.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C.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
D.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工厂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技改变生活,“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都(   )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②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
③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④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或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叶,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表现在(   )
①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  ②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③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④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把西方社会的历史归结为两个半苹果的历史。他们认为两个半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那半个成就了乔布斯,实际上是什么成就了乔布斯(   )

A.相对论 B.量子力学
C.自动化和控制论 D.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同的流派。     主张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则主张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横线上的文字应该是

A.人文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二的小明已将戏剧《等待戈多》看了三次仍是一头雾水,其主要原因是(   )

A.小明的文化素质太低
B.作品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令人颓废
C.作品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时间空间跨度太大
D.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所决定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对手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下列人物思想符合此观点的是(    )

A.李鸿章 B.郑观应 C.康有为 D.孙中山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曾出现了许多方针和口号。下列方针或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三个代表”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前进,下列成果不属于中共从十二大到十五大取得的是

A.科学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B.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    )
①提出了真理的标准问题
②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④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东广饶大王镇刘集村保存有我国一本最早的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由陈望道在1922年翻译出版。有人评价该书在中国的出版“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是(    )
①新三民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革”时期,中国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    )

A.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不会持久
B.文学艺术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
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
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的影响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高度重视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他(    )
①提出了“双百”方针
②恢复了高考
③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④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卧虎藏龙》获2001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作曲,2001年度美国导演协会最佳导演,第37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动作指导、最佳剪辑、音效、视效,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8项大奖。电影《卧虎藏龙》折射出中国文艺发展的方向是(    )

A.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新风貌的作品增多
B.一些学术问题、文艺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看待
C.以“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增多
D.中国文艺内容更加丰富,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人文主义”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该小组在研究过程中,找到以下四则材料。
起源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复兴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发展
材料三    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得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成熟
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2)材料二、三在体现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在人文主义体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3)据材料四,指出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4分)
(2)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两者的本质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又进步在哪里?(6分)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 又有什么重大影响?(4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问题:
(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
(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鸡西龙东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