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液氨作致冷剂 B.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葡萄酿酒 D.过氧化氢溶液作消毒水
来源:2015届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比较中前者高于(或大于或强于)后者的是

A.CH4和SiH4的熔点
B.I2在H2O中的溶解能力和I2在CCl4中的溶解能力
C.H2SO3和H2SO4的酸性
D.对羟基苯甲醛()和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
来源:2015届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X、Y同主族,X的常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Z、W、M是第三周期原子序数连续的三种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非金属,且原子半径Z>W>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M两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M
B.X、Y、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X>Y>M
C.Z、W的单质均可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
D.Z、W、M 的单质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来源:2015届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 ΔH1         C(s)+O2(g)===CO(g) ΔH2
②S(s)+O2(g)===SO2(g)  ΔH3         S(g)+O2(g)===SO2(g)  ΔH4
③H2(g)+O2(g)===H2O(l) ΔH5       2H2(g)+O2(g)===2H2O(l) ΔH6
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来源:2015届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满NH3,进行如下反应:
2NH3(g)3H2(g)+N2(g);经5s达到平衡,平衡时NH3和H2的浓度均为bmol/L。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H3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mol/(L·s)
B.达到平衡时NH3的分解率为40%
C.N2的平衡浓度为mol/L
D.反应开始时与平衡时的压强比为5∶7
来源:2015届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可逆反应A(g) + 2B(g)2C(g)  Δ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来源:2015届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实验甲、乙、丙、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甲:逐滴滴加盐酸时,开始无明显现象,然后才有大量气泡产生
B.实验乙: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无色
C.实验丙:可测定胆矾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D.实验丁: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至褪去
来源:2015届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NO2、SO2 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NO2可用水吸收,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工业上可将SO2通入浓的Fe2(SO4)3溶液中来治理污染得副产物绿矾和硫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利用反应6NO2 + 8NH37N2 + 12H2O也可处理NO2。当反应转移0.6mol电子时,则消耗的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
(5)已知:2SO2(g)+O2(g)2SO3(g)    ΔH1=" -" 196.6 kJ·mol-1
2NO(g)+O2(g)2NO2(g)    ΔH2=" -" 113.0 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
ΔH=       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物质的量之比1∶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①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消耗1 mol NO2

②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保留1位小数)。

来源:2015届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下列Δ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       ;表示反应中和热ΔH="-" 57.3 kJ·mol-1的是       。(填“ΔH1”、“ΔH2”和“ΔH3”等)

A.C(s)+1/2O2(g) = CO(g)ΔH1
B.2H2(g)+O2(g) = 2H2O(l)ΔH2
C.C(s)+O2(g)= CO2(g)ΔH3
D.Ba(OH)2(aq)+H2SO4(aq) = BaSO4(s)+H2O(l)ΔH4

E.NaOH(aq)+HCl(aq) = NaCl(aq)+H2O(l)   ΔH5
F.2NaOH(aq)+H2SO4(aq) = Na2SO4(aq)+2H2O(l)    ΔH6
(2)在25℃、101kPa下,16.0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363.0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Δ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键能可以简单理解为断开1mol化学键时所需吸收的能量),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P—P
P—O
O==O
P==O
键能kJ/mol
a
360
500
434


已知白磷(P4)的燃烧热为2378kJ/mol,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P4O10)的结构如上图所示,则上表中a=     (保留到整数)。

来源:2015届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在温度下,卤素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方程式
K(t1)
K(t2)
F2+H22HF
1.8×1036
1.9×1032
Cl2+H22HCl
9.7×1012
4.2×1011
Br2+H22HBr
5.6×107
9.3×106
I2+H22HI
43
34

(1)已知t2>t1,生成HX的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3)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4)K的变化体现出X2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是                     
(二)下图表示一些晶体结构,它们分别是晶体干冰、金刚石、氯化铯、氯化钠某一种的某一部分。

(5)代表金刚石的是       (选填字母);晶体中碳原子与C—C键数目之比是        
(6)上述B、C、D三种物质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
(7)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        FeO(填“<,>或=”)。

来源:2015届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装置,以探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试剂Y是             ;作用是                            
(3)已知: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D中有一种常温下为黄红色的气体,其为含氯的氧化物。可以确定的是C中含有氯元素的盐只有一种,且含有NaHCO3,现对C中反应后固体的成分进行猜想和探究。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存在两种成分:NaHCO3和物质W;
假设2:存在三种成分:NaHCO3、Na2CO3和物质W。
则上述假设中物质W为           (填化学式)。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填写相应的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稀H2SO4、稀HNO3、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

(4)若假设l成立,已知C中有0.1mol Cl2参加反应,推知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5届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