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对下表信息解读准确的有
近代中国外债情况

 
款项数目
总额
清政府
210项
18亿银元:为赔款借款占61%;实业借款占28.7%
北洋政府
633项
15.56亿银元:军政借款占64.4%;实业、教育借款占35.5%
国民政府
108项
28亿银元:军政借款占86.77%;实业、教育借款约占8.26%

 
①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的主体       ②为近代工业发展筹集部分资金
③北洋时期款项最多、数额最大       ④列强对华经济渗透的手段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5年12月《申报》刊出《论商务不宜掣肘》指出“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舟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中国之大利归之于中国之民,而勿掣其肘”。对材料理解准确的

A.体现了利益分配中“一体均沾”原则
B.是对《辛丑条约》中相关条款的应对
C.是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列强商战的愿望
D.迫使清政府实施新政、推行政治改革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有关民国初期(1914 年一1921 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此资料说明民国初期中国棉纺织工业

年份
1914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布机(台)
2316
2736
3839
4139
4139
纱锭(枚)
544780
647570
658748
842894
1248282

 
A.在各行业中发展最快
B.在迅速发展中内部蕴含着危机
C.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D.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②民族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③日本侵略使中国民族意识高涨     ④新文化运动冲击传统思想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由著名的英国“植物猎人”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引入欧洲的岷江百合因为其高贵美丽的气质,被人们赞为“帝王百合”,并普遍种植在欧洲的庭院里,装饰着他们的夏天。这种岷江百合原产于中国的四川,在近代为欧洲和日本带来众多的经济价值。相比于日本,中国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却视而不见。由此可见

A.近代中国的经济遭到帝国主义的控制与垄断
B.欧洲引入帝王百合并制成花卉销往海外属于资本输出
C.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是自身原因造成的
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不仅体现在政治上,更多的体现在经济上。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展示了邓小平的重要历史活动瞬间。下图所示邮票展示的场景是为了纪念邓小平提出了

A.“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以下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

A.彰显了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艰辛
B.改革开放的深入,助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C.计划经济体制已不符合生产力发展,应该抛弃
D.我国正努力探索克服计划经济弊端的经济体制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80年代初期,陈云说:“计划是鸟笼,市场是小鸟”。该材料说明

A.计划与市场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手段
B.计划经济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市场经济必须服从于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计划经济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下了多项第一:物价改革、住房改革、股份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经国务院批准,公司税率仅仅为15﹪,而在中国其他地方,企业税率高达55﹪。内地外资企业税率也仅为33﹪,赢利后两年中减税50﹪。上述材料表明深圳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位置优越 B.经济基础好
C.国家政策优惠 D.科技发达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沿海到内地是近现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共同特征。下图中既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
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
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
D.“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1898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数年的惨淡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资本不断增加,到1911年为止,该厂获利370多万两白银,1917年—1921年连续获利560多万白银。可好景不长,1922年后,大生纱厂开始走下坡,1923年秋,大生纱厂因无款购棉花一度停工。这一现象说明了

A.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促进工业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遇有劳资纠纷,经以公平调处。并须赋予机关以最后强制执行之权,借以保障企业之安全与劳动之工作。” 材料和罗斯福新政的不同之处在于

A.注意调节劳资双方关系 B.政府限制垄断资本主义
C.由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 D.政府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1929年至1932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双)。导致图中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受政治形势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B.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
C.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减少
D.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最初十年,天津工业发展迅速,如以5000元以上的设厂数量与1900年前相比,约增加6倍;资金数字也大体如此增长。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清政府实施新的经济政策 B.西方侵华经济手段的变化
C.倡导国货运动的有力推动 D.实业救国社会思潮的盛行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一战期间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两次高潮时期,请问这两次高潮时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指(    )

A.国际环境有利 B.民族独立实现
C.社会性质改变 D.政府大力支持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曾表示:“富疆之镱,全籍铁路交通,拯宜从速兴筑。”不久辞职,全力从事铁路建设,接受了“筹办全国铁路全权”的铁路督办职务。中华民国铁道协会成立时,又亲自担任会长。1918年秋,他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了修建10万英里铁路的计划。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孙中山是发展中国铁路事业的先行者
C.铁路是最普及、最受青睐的运输方式
D.近代中国开展铁路建设的重要性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世纪早期这段畀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二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二者有何内在联系?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创立的市场经济模式分别是什么?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共同历史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并分析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是人们在时间中的经验,但是那种经验却是发生在地理的空间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希腊和罗马的影响下,地中海地区成为紧密结合的一体化社会。希腊人的殖民地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星罗棋布,他们的商船刺激了各地之间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在希腊文化和经济遗产的基础上,罗马人着手建立了共和国,继而建立了帝国。
——(美)杰里·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     1488—1763年欧洲海外活动大事年表

1488年,迪亚士达到非洲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达到美洲。
16世纪初,葡萄牙在非亚洲建立殖民据点。
16世纪中期,西班牙成为拉丁美洲殖民帝国。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7世纪初,英法荷先后成立东印度公司。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海上马车夫”。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1652—1674年,先后爆发三次荷战争。
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英国取得法国在北美洲殖民地和向西属美洲殖民地贩卖奴隶权。

 
材料三   英国在工业化上的垄断地位并没有持续太久。积极进取的企业家们认识到,在外国的土地上存在着有利可图的机会,于是绕开政府的规定向海外出口机器与核心技术。此外,欧洲和北美的商人尽其所能学习英国的工业技术,……他们还从岛上走私先进的机器。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工业化逐渐传播到了法国、德国、比利时和美国。
——据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罗马时期地中海地区社会一体化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在欧洲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发展历程中的地位。
(2)有学者认为1500年左右,大西洋由“一道栅栏”变成“一座桥梁”,该变化源于哪一重大事件?根据材料二,从活动方式和范围两个角度,概括1488—1763年欧洲海外活动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传播空间的变化,并概述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空间变化的原因。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冲刺】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