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提升版【四川版】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广(mào)(liàng)妆(huàn)养宫 (chán)宫折桂
B.道(heng)(guō)噪(jī)身胼手(dǐ)足
C.泥(nào)(qǔ)齿(jí)秆(hàng)瀣一气
D.(yīng)验股(gōng)(xù)勉毋庸置(huì)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提升版【四川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辐射狼籍文过饰非山青水秀
B.缘分喝采不经之谈老羞成怒
C.坐落差池各行其是再接再厉
D.凭吊踌躇精美绝仑声名鹊起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提升版【四川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      ,他们是时代的先锋、国家的脊梁、群众的楷模,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      
②“六部委”联合开展环保专项      行动,要求建立各级政府负责的环保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通报批评,责令限期      
③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      我承认它很有价值,      我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A.典型/典范 整治/整顿 虽然/但是 B.典范/典型 整理/整改 虽然/不过
C.典型/典范 整治/整改 并且/不过 D.典范/典型 整理/整顿 并且/但是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提升版【四川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朝鲜半岛紧张的局势,中国政府日前紧急召见朝韩双方驻华大使,敦促双方保持克制,切忌不要采取过激行为使冲突进一步升级。
B.最近网络盛传,新疆伊犁记者遇袭案的受害人——《北疆晨报》的一名记者仍在医院 抢救,该记者是因为舆论监督遭报复,报社一位高层人士对此予以否认。
C.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D.《赵氏孤儿》描写了忠正与奸邪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权奸的凶残本质,高扬正义之大旗,感人至深,是元杂剧中最优秀的历史剧之一。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提升版【四川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后人常用它来赞美忠贞的爱情,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你可曾想到,这诗句之中,也包含着十分有趣的力学现象。蚕丝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是蚕“吐”出来的吗?
蚕卵孵化成蚁蚕后,经过30天左右成为熟蚕。这时蚕腹内充满了黏液体——丝液,也就是蚕丝的原料。让我们观察蚕作茧的过程:蚕先把嘴里的丝液粘到某个相对稳固的物体上,通过嘴上的“调节口”调节丝液的流量,头按照∞字形左右摇摆,把丝液拉成丝线,并靠丝线表面上的丝胶将其粘到茧的内侧,慢慢地做成了茧。
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让粘着丝液的这个物体也随着蚕的脑袋一起摆动,结果蚕就“吐”不出丝线来了。或者将拉出的丝线剪断,蚕也难以继续拉丝,它的头会在空中摇晃,想再找一个拴线的地方。这说明,蚕丝不是“吐”出来的,而是“拉”出来的。通过力的作用把丝液拉成丝线,这种现象叫“牵引凝固”。
研究者还发现,如果将作茧的蚕捏住头尾,猛地一下左右拉开,会拉出一条直径约1毫米、长约30厘米透明结实的丝线。蚕的丝液是黏性液体,主要成分是丝蛋白,丝蛋白的链状分子是线团状态。这些线团状分子呈圆球状,没有拉力或拉力不够时,圆球分子之间常常只滑动,没有其他变化。一定的牵引拉力,会使各个分子还来不及流动就被抻开了。被拉开的丝蛋白链状分子有了新的排列,产生了变异,相互靠近的分子之间产生了很强的结合力,就形成了很结实的蚕丝。
蚕腹的丝液如果借助蚕嘴拉出,丝线纤细而漂亮,直径可细到0.002毫米,长度可达1200米左右。在现代化学纤维工业中,人们模仿蚕,用“拉伸”的办法来制造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但现在还不能只靠拉牵就能制出漂亮而结实的丝线。
除了桑蚕,柞蚕和天蚕等也都是拉丝的。蜘蛛结网也是这样,它肚子里有“蛛丝液”,从腹部末端拉出丝来,织成网。蜘蛛网很有弹性,布满黏液珠,用来粘住飞虫供蜘蛛饱餐。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诗句“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正是对这一情景的描述。科学家发现,蜘蛛丝和钢丝一样坚硬,却比钢丝富有弹性;还特别耐寒,在-50℃到-60℃的低温下才会变脆发生断裂,而一般聚合物在零下十几摄氏度就会变脆。这些特性使蛛丝在军事上有广阔的利用前景。据《世界知识》报道,美军正责成有关部门饲养能产坚韧的金黄色蛛丝的巴拿马蜘蛛,以期提高某些军需用品的使用性能。
其实,生活中有不少液体也能拉丝,比如鸡蛋清被上挑时就能拉丝,而且还能看到拉出的丝断开的一瞬,像橡皮条那样稍有收缩。用筷子挑山药汁,以及婴儿流的口水,情况也都相似。
(取材于王振东《漫谈液体的拉丝现象》)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能支持“蚕丝是拉出来的”的一项是(   )

A.蚕把丝液粘到稳固的物体上,头按∞字形左右摇摆。
B.蚕通过嘴上的“调节口”对丝液的流量进行调节。
C.猛拉作茧的蚕体,会看到蚕腹中出现一条透明结实的丝线。
D.人们模仿蚕,用拉伸的办法制造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蚕把丝液都拉成丝线后,再用丝胶把丝线粘在茧的内侧,就做成了茧。
B.当鲜藕被掰开时,藕中的黏液被拉成了丝,这也属于“牵引凝固”现象。
C.拉力作用使丝蛋白链状分子产生变异,从而在分子之间产生了很强的结合力。
D.以蜘蛛丝为原料制作的防弹服,即使在严寒天气中使用也能保持良好性能。

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文中所引的唐宋诗句可以看出,古人早就明白了蚕与蜘蛛拉丝的道理。
B.“拉丝”现象需要的条件是:必须是液体,具有黏性,施加一定拉力。
C.在现代化学纤维工业中,制出的漂亮而结实的丝线不完全是运用拉牵的方法。
D.范成大的诗句“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描述的是蜘蛛网粘住飞虫的情景。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提升版【四川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陆)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
吴平,入洛。机初诣张华,华问云何在。机曰:“云有笑疾,未敢自见。”俄而云至。华为人多姿制,又好帛绳缠须。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已。先是,尝著缞绖①上船,于水中顾见其影,因大笑落水,人救获免。云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华坐,华曰:“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云因抗手曰:“云间陆士龙。”隐曰:“日下荀鸣鹤。”鸣鹤,隐字也。云又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挟尔矢?”隐曰:“本谓是云龙骙骙②,乃是山鹿野麋。兽微弩强,是以发迟。”华抚手大笑。刺史周浚召为从事,谓人曰:“陆士龙当今之颜子也。”
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名为难理。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价。人有见杀者,主名不立,云录其妻,而无所问。十许日遣出,密令人随后,谓曰:“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之与语,便缚来。”既而果然。问之具服,云:“与此妻通,共杀其夫,闻妻得出,欲与语,惮近县,故远相要候。”于是一县称其神明。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云乃去官。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配食县社。
入为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成都王司马颖表为清河内史。颖将讨齐王冏,以云为前锋都督。会冏诛,转大将军右司马。颖晚节政衰,云屡以正言忤旨。黄门孟玖欲用其父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之,而云固执不许,曰:“此县皆公府掾资,岂有黄门父居之邪!”玖深忿怨。张昌为乱,颖上云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以讨昌。会伐长沙王,乃止。
机(陆机)之败也,并收云。颖官属江统、蔡克、枣嵩等上疏(为之请命)。蔡克入至颖前,叩头流血,曰:“云为孟玖所怨,远近莫不闻。今果见杀,罪无彰验,将令群心疑惑,窃为明公惜之。”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孟玖扶颖入,催令杀云。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所著文章三百四十九篇,又撰《新书》十篇,并行于世。
(《晋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节)
【注】①缞绖:cuī dié,丧服。②骙骙 kuíkuí:强壮的样子。
下面句中的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机初张华诣:拜访
B.郡守其能,屡谴责之害:妒忌
C.岂有黄门父之邪居:居住
D.机之败也,并云收:拘捕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是山鹿野麋今其智反不能及
B.云为前锋都督夫夷近,则游者众
C.云固执不许缦立远视,望幸焉
D.窃明公惜之此亡秦之续耳,窃大王不取也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
(2)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
第Ⅰ卷文言文中,哪些事件表现了陆云“性清正,有才理”?请根据全文概括。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提升版【四川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划9处0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提升版【四川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程处士
(唐)王绩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注]①姬旦:周公。相传周代的礼乐制度都是周公制订的。
(1)赏析诗歌首联的表达特色。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提升版【四川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
(1)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                。(王勃《滕王阁序》)
(5)                     ,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8)俄顷风定云墨色,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提升版【四川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初恋往事
叶仲健
“告诉你一个秘密吧。”晓丹说。
“什么秘密?”
“呃——算了,还是不说了。”晓丹卖关子,没有说下去。
接下来是一阵寂静。
这是一个被风吹过的夏季,我和晓丹漫步在高中母校的竹林小道上。风阵阵吹来,吹动密匝匝的竹叶,学校里异常宁静,我们的脚步富有节奏地在石板路上轻踏出回忆的乐章。
晓丹突然又问我:“你初恋发生在什么时候?”
我知道了,晓丹要告诉我的秘密肯定跟她的初恋有关,而且跟母校有关!我一阵惊讶,但没有表现出来。说实话,读高中时,晓丹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女生,即便她现在看起来美丽动人。
我知道,如果我不如实回答她的问题,我也甭想知道她的秘密。
我说:“我的初恋嘛,跟乔有关。知道乔吗?那个坐在我后桌的男生,高高瘦瘦的。”
“知道,当然知道,当时他还是我们班的篮球主力呢。我当时就看出来你们的关系不一般了。现在你们还联系吗?”
“不联系了,前年春节同学聚会时见过一次,没什么感觉了。哈哈,不说他了,说你吧,说说你的初恋,也是在高中吗?”到了套出她秘密的时候了,并且似乎她也有一吐为快的欲望。
“嗯,是在高中,在我们要高考的那个学期。”
“跟谁?我们班的?”
“不知道他是谁。”
“说半天,你在耍我。”
“没有,我说的是真的。”
“那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是谁,还叫初恋吗?”
“你别急,听我慢慢说。”晓丹说。
“上高中那会儿,我比较孤僻,喜欢独来独往。我很自卑,因为我不漂亮,所以我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学业上。我喜欢一个人到这片竹林里看书,看累了,就在这片竹林里到处走走。我敢说,当时我们班上的男同学都没有把我放在眼里,有些男生可能都叫不出我的名字。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原来事情并非我想的那样。你看——”
晓丹把我拉到一簇竹前,指着一棵竹子齐眉高的地方让我看。这时,我才发现那个地方竟然刻着“我爱张晓丹”五个字。五个歪歪扭扭的字,在时间和风雨的侵蚀中显得有点斑驳不清,不仔细辨认还真看不出来。
当我的思绪飘回到那个年代时,晓丹继续说——
“你知道吗?我从来不敢将这个秘密告诉别人。我一直在猜测这个男生会是谁,可是一直没猜到。也许,他跟我一样,是一个内向的人,不敢把心里所想的事告诉别人,只好把它刻在了竹子上。你说那个男生会是谁呢?我真的很想知道。”
晓丹把我拉到一张石凳上坐下。她则坐在我旁边,仰着头,一脸的陶醉。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自信的女孩是最美丽的。我打量着晓丹的侧面,看见了阳光下她脸上细细的绒毛。其实她本来就是一个挺美丽的女孩,只不过在读高中时,她太沉默寡言,并且太不注重服装的搭配。
我愣了很长的时间才回过神来。我说:“我当时忙着高考,怎么会注意到是谁呢?”我终究没有告诉她,那五个字是我和另一个女生刻上去的。
那是高中的最后一个愚人节,我们知道她经常在这里看书,就跟另一个女生想了这个馊主意来愚弄她。但由于那时快高考了,我们在把真相告诉她之前就把这件事淡忘了。
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五个字竟绽放了一个女孩子内心最珍贵的美丽。
(摘自2014年《中国小小说欣赏》,有删节)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中“接下来是一阵寂静”,表明晓丹在沉思往事,思考是说出还是不说出当初的“初恋”之事,同时使小说的节奏缓下来,富于张弛之美。
B.当我听到晓丹问我初恋发生在什么时候时,我“一阵惊讶”,因为我以为晓丹知道我和“乔”的秘密。
C.现在“我”和“乔”已经不联系了,说明当初的恋爱纯属一种冲动,不带有一点责任心,可以说就是一场儿戏。
D.文章的结尾“这五个字竟绽放了一个女孩子内心最珍贵的美丽”,点明文章的主旨,表明作者对高中生初恋的那种纯真情感的肯定和赞美。

E.小说以两个人对话的方式组织全文,通过对话推进情节的发展,同时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线段落的作用。
结合全文分析高中时晓丹的形象特征。
小说写的主要内容是高中生的“初恋”,但也揭示了高中生的一些普遍心态,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提升版【四川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叶子的离开不是风的召唤,而是树的舍弃。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提升版【四川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研究人员对开普勒采用充分利用数学对观测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对近代物理学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一事实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提升版【四川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作文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公元前202年,韩信以十面埋伏困项羽于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楚军兵败如山倒,项羽奋力突围至乌江边仅存二十八骑。面对滚滚东去的江水,想当初带领八千江东子弟出来争夺天下,项羽仰天浩叹:“此天之亡我!”随即自刎。
1996年,李嘉诚的长子曾被世纪大盗张子强绑架,对方单枪匹马到李家中,开口就索要巨额赎金,李当场同意。李的镇静,连张子强都很意外,张问他:“你为何这么冷静?”李回答道:“因为这次是我错了,我们在香港知名度这么高,但是我竟然一点安保措施都没有,我要仔细检讨一下。”
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提升版【四川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