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7(浙江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分子化合物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
B.现代科技已经能够拍到氢键的“照片”,直观地证实了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
C.尿液燃料电池的原理是在微生物作用下将尿液中有机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其中Mg、Br、I在海水中的总储量分别约为1.8×1015t、1×1014t、8×1010t。由于海水中镁的储量很大,工业上常以海水为原料提取镁,因此,镁元素被称为“海洋元素”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7(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金属钠和水反应实验时,切割下来的表层物质,也不能直接丢弃到废纸篓里,而应放回原试剂瓶
B.乙酸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可通过蒸馏或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
C.可以利用溶液褪色的快慢来判断不同温度下同体积0.1mol·L-1酸性KMnO4溶液与0.01mol·L-1草酸稀溶液反应的快慢
D.酸式滴定管在润洗时,可在滴定管中加入少量待装液,润洗后将溶液从滴定管的上口倒入废液缸中,重复2~3次,润洗完毕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7(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M、W、R为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B.X能与RZ2反应生成R和XZ,证明X非金属性比R强
C.X、Y、Z分别与M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其稳定性依次递减
D.1mol由W与M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与水完全反应能生成2g气体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7(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乙基丁烷
B.甘油和甲苯只有在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时,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水,才与等质量的甘油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水相同
C.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类物质有9种
D.不粘锅表面的高分子涂层可以由四氟乙烯通过缩聚反应合成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7(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硫酸钠饱和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a、b为铜电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O2 + 4H+ 4e="=" 2H2O
B.电解时,当阴极逸出a mol气体,同时有W克Na2SO4•10H2O 析出,保持温度不变,剩余溶液中的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C.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是: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
D.忽略能量损耗,当电池中消耗0.02g H2 时,b 极周围会产生0.02g H2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7(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等漂白,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亚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B.25℃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
C.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3
D.25℃时,同浓度的HClO2溶液和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有则c(HClO2) + 2c(H+) = c(ClO2) + 2c(OH)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7(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NO3、Cl、SO42、CO32、NH4+、Fe2+、Fe3+、Al3+和K+中的几种,且所含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为确定该溶液X的成分,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含有Fe3+,则一定含有Cl
B.SO42、NH4+一定存在,NO3、Cl可能不存在
C.CO32、Al3+、K+一定不存在
D.气体甲、沉淀甲一定为纯净物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7(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CO不仅是家用煤气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简单有机物合成高分子涂料黏胶剂I的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式                
(2)G分子中官能团名称是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指出②的反应类型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7(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分)Ⅰ.某钠盐溶液中通入足量氨气,无明显现象。再在所得溶液中通入过量CO2,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1)写出氨气的电子式            
(2)该钠盐溶液中一定不可能含有下列哪种微粒       (填编号)。

A.Cl B.Fe2+ C.SiO32 D.AlO2

(3)写出一个通入过量CO2时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Ⅱ.电镀工业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毒废水,必须严格处理后才可以排放。某种高浓度有毒的含A离子(阴离子)废水在排放前的处理过程如下:

已知:9.0g沉淀D在氧气中灼烧后,产生8.0g黑色固体,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时,产生10.0g白色沉淀,最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除去氧气后,还剩余标况下密度为1.25 g·L-1的气体1.12L。
(4)沉淀D的化学式是             
(5)写出沉淀D在氧气中灼烧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6)滤液C中还含有微量的A离子,通过反应②,可将其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原理                             
(7)反应①为制得某种元素的低价X离子,试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是否可以用Na2SO3溶液来代替B溶液                     ,并设计实验证明所用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7(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氨可用于制取氨水、液氮、氮肥(尿素、碳铵等)、硝酸、铵盐、纯碱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化肥、制药、合成纤维、塑料等行业中,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
(1)以甲烷为原料可制得合成氨气用的氢气。图1是一定温度、压强下,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1 mol H2(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用E1、E2、E3表示)。

(2)CO可使合成氨的催化剂中毒而失去活性,因此工业上常用乙酸二氨合铜(I)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体中的CO,反应原理:[Cu(NH3)2CH3COO](l)+ CO(g)+NH3(g)[Cu(NH3)3] CH3COO·CO(l)  △H<0,吸收后的乙酸铜氨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可再生而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则再生的适宜条件是      (填字母序号)。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

(3)已知N2(g)+ 3H22NH3(g)   △H=-94.4kJ·mol-1,恒容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在2L容器中发生反应,前20min内,ν(NH3)=             ,放出的热量为          
②25 min时采取的措施是                        
③时段Ⅲ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
(4)用氨气制取尿素[CO(NH2)]的反应为2NH3(g)+CO2(g)CO(NH2)2(l)+H2O(g)   △H<0。某温度下,向容器为10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 mol NH3和2molCO2,该反应进行到40s时,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50%。图3中的曲线表示在前25s内NH3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若反应延续至70s,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请在图3中用实线画出使用催化剂后c(NH3)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7(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Ⅰ.制备Na2S2O3·5H2O
反应原理:Na2SO3(aq)+S(s)Na2S2O3(aq)
实验步骤:
①称取20 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 mL蒸馏水。另取4 g研细的硫粉,用3 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 min。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        ,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                              
(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Ⅱ.测定产率
将所得产品配成500mL溶液,取该溶液20mL,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 + I2 ="=" S4O62 + 2I
(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_________。
(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_____mL,则该实验的产率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据)

Ⅲ.Na2S2O3的应用
(7)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7(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