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 01(浙江卷)

唐高宗李治在贞观二十三年六月令改“民部尚书”为“户部尚书”,仅为了避“民”字讳。宋人为避仁宗赵祯讳,把唐太宗的贞观年号改写为“真观”或“正观”。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皇权世袭
B.君权独尊
C.君权神授
D.皇权削弱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 01(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节自东汉学者班固《西都赋》),请回答《西都赋》里的“九市”应该是指(    )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 01(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早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且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请问材料中的“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应该是指(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 01(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技术反应”的是
①《海国图志》  ②辛亥革命   ③洋务运动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 01(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0年1月下旬,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会议在北京召开。安徽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安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农民要求实行包产到户的情况,引起了与会代表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包产到户到底姓“资”姓“社”的问题,大部分人对安徽的做法持反对意见。以上现象反映了当时

A.农村改革已在全国全面展开 B.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困难重重
C.改革开放政策没有正式确立 D.“左”的思想在当时仍有影响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 01(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洋务运动不过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而己”对该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该段材料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B.该段材料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
C.该段材料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该段材料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 01(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这表明该法律

A.意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主要是维护平民的利益
C.以调节经济纠纷为主要内容 D.有保护私有财产的思想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 01(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宗羲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1663年出版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的主要不同点是

A.卢梭批判封建专制而黄宗羲主张维护君主专制
B.卢梭提出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但黄宗羲没有提出此框架
C.卢梭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而黄宗羲主张重农抑商
D.卢梭主张人民民主而黄宗羲主张君权至上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 01(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法建交标志着中国加强同西欧国家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独立自主是中法之间基本共同点,也是中法建交最重要的政治基础,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请问对于中法建交的历史背景的分析合理的选项是(    )

A.美国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促使了法国改变对中国的态度
B.法国戴高乐政府希望摆脱美国控制
C.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法国不能忽视庞大的中国市场
D.中法建交表明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 01(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列图片,它们折射出共同的主题是
 

A.美国与苏联的冷战对峙 B.美苏两极格局框架的奠定
C.北约与华约的激烈对抗 D.两大阵营已出现直接对抗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 01(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节自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请回答该电讯是对下列哪一战役发表的评论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 01(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科技
成就
基础研究年代(A)
应用研究年代(B)
生产推广年代(C)
A—B
年差
B—C
年差
A—C
年差
蒸汽机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 01(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在15世纪早期这段畀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二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分别指的是什么?“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和“西方的冒险事业”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创立的市场经济模式分别是什么?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共同历史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并分析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 01(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留下的日记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内容
1912年11月5日
今日为美国选举日期,夜人市观之,此间有报馆两家,俱用电光影灯射光粉墙上,以报告各邦各州选举之结果,惟所得殊不完备。市上观者甚众,每一报告出,辄欢呼如雷。以大势观之,似民主党胜也。
1916年7月6日
改良之法,余力主张以白话文作文作诗作戏曲小说。
l921年8月13日
做历史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学——严格的评判史料,一方面是艺术——大胆的想象力。史料总不会齐全的,往往有一段,无一段,又有一段。那没有史料的一段空缺,就不得不靠史家的想象力来填补了。

 
——摘自《胡适日记全编》
(1)结合中美的政治情况,分析胡适为什么对美国政治选举产生浓厚的兴趣?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突出贡献。胡适认为历史学家需要哪两种能力?你对他的观点有何看法?
(3)1948年蒋介石想让胡适参选总统,是迫于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压力,请问杜鲁门为何要插手中国的总统选举?
(4)199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胡适学生罗尔纲的回忆录《胡适琐记》,该书关于1930年胡适从上海迁居北平的叙述,与胡适日记有出人,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你认为谁的记录更可靠?请说明理由。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 01(浙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