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安徽省池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①“慎独”最初是儒家的重要概念,意思是,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言慎行。因此,“慎独”得到共产党人的大力提倡。刘少奇对“慎独”进行了通俗的解释,“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②“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是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慎独”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修炼成的,必须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必须从私人生活做起,必须从“慎私”做起。“慎私”要求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公务之余要小心谨慎,八小时之外也要坚守廉政防线。公务活动有公众的关注,自然会有约束和顾忌,在私人生活上这些约束和顾忌就少了,更应谨慎小心。能不能做到“慎私”,最直接的体现是如何处理私人关系。私人关系很多,最典型的有以血缘为纽带的关系,比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有以地缘为纽带的关系,比如同乡、邻里等;有以感情为纽带的关系,比如朋友、仇人等。
③很多先贤都是“慎私”的高手。武则天时期,娄师德问弟弟:“我做到宰相,你又做很高的地方官,人家会嫉妒,怎样才能保全性命呢?”他的弟弟说:“今后.即使有人把口水吐到我脸上,我也不还嘴,擦去就是了。”娄师德说:“这恰是我最担心的。人家唾你,是对你发怒了。如果擦了,说明你不满,人家会更加发怒。应该.让唾沫不擦自干。”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来历。娄师德教育弟弟要戒骄戒躁,夹着尾巴做人。东汉时,有人曾受到过扬震的举荐,送给他十金,说夜深人静,无人知晓。杨震说: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还有个故事流传很广,清康熙时.时任礼部尚书张英的家属为宅基地打官司,写信让张英给地方官打招呼。张英写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 始皇。”对方听说,也让了三尺,于是就有了六尺巷。唾面自干、暮夜却金、六尺巷,让我们领略了古人“慎私”的功夫。
④我们党有很多“慎私”的楷模。周恩来生前为家人亲属定了“十不准”,包括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等。“十不准”是周总理对亲属的具体要求,更是他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
⑤“慎私”“慎独”最能体现人的素质和修养。“慎私”是“慎独”的阶梯,“慎独”是“慎私”的最高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在“慎私”和“慎独”上狠下功夫,以前人为榜样,在锤炼个人品格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10月13日)
下列关于“慎独”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慎独”要求君子做到谨言慎行,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这是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
B.刘少奇对“慎独”的解释是:一个人在他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也能够不做任何坏事。
C.“慎独”必须从“慎私”做起,要求领导干部在八外时之外也要坚守廉政防线。
D.“慎独”就是在没有人关注的时候,在私人生活上,或在处理私人关系上要懂得约束和顾忌,谨慎小心。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从古今的角度谈对“慎独”的理解,“慎独”得到共产党人的大力提倡。第①段引出下文。
B.第②段谈“慎独”和“慎私”的关系。能不能做到“慎私”,最直接的体现是如何处理私人关系。“慎独”必须从“慎私”做起。第①②段提出中心论点。
C.第③段从历史的角度举例论证很多先贤都是“慎私”的高手,第④段举例论证我们党有很多“慎私”的楷模。第③④段与第②段构成递进关系。
D.第(勤茭论述“慎私”“慎独”最能体现人的素质和修养,希望人们要“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第⑤段总结全文。

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慎私”,就是要谨慎处理私人关系。私人关系包含血缘关系、地缘关系、感情关系等。
B.娄师德弟弟在兄长的教育下戒骄戒躁,夹着尾巴做人。让我们领略了古人“慎私”的功夫。
C.广大党员干部只要在“慎私”和“慎独”上下足功夫,锤炼个人品格,就可以成为人民群众的楷模。
D.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慎私”“慎独”最能体现人的素魇和修养,要“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国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予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①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②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③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乏。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篓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善.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④为白农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日: “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敞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节选自《后汉书·董宣传》)
【注】①剧:北海国治所剧县。②怀:怀县。③苍头:奴仆。④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咎塞:弥补
B.后江夏有贼夏喜等寇乱郡境剧:大
C.流血面被:覆盖
D.枹鼓不董少平鸣:击鼓呜冤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宣丹前附王莽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B.幸思自安宜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C.愿乞一言死故舍汝旅食京师
D.威不能行一令儿寒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宣刚烈倔强,敢于搏击。他执法如山,不畏权势,疾恶如仇,宁死不屈;对犯法的贵戚、豪强坚决下手:决不宽贷。
B.董宣不贪钱财,终身廉洁。他所得赐钱,一文不取,哪怕临死,也不苟且;死后凄凉,身无长物,夫人痛哭,皇帝悲伤。
C.董宣爱护部属,承担责任。他在水丘岑身陷囹圄时声言水丘岑是奉命行事;决不推诿,愿意处死自己以换回水丘岑的命。
D.董宣虽受追责,终获宽容。他在杀公孙丹父子及其宗族亲党和湖阳公主奴仆时,曾遭受惩罚,但最后都得到皇帝支持。

把原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
(2)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3)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同,完成后面的题。
卜算子
【南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这首词表现了诗人丰厚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取两种作简要赏析。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甲:春冬之时,①_       _②         。③_    ___。 ④        ,⑤         。⑥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乙:①总角之宴,__        __。   (《诗经·氓》)   
②风之积也不厚,__        __。   (庄子《逍遥游》)   
③西当太白有鸟道,__        __。   (李白《蜀遭难》)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停下就是故乡
钱红莉
①多年前,站在老家中学的山坡上,就能望见九华山。清晨的九华山光芒四射,让一个少年充满向往。整整30年过去,第一次去九华山。虽有感慨,但处在这样的年龄,人世的风雨将整颗心一把兜住,只能习惯沉默。 
②站在天台,终于跟自然对接上,风把白云送了一程又一程,天蓝得跟梦一样。深秋的风有些寒凉,深秋的风像一把把镰刀,顺路把沿途的晚稻一棵棵割下,稻谷晒在路边,抓一把稻草闻闻,还是童年的那个味道,无以表达,唯愿于稻草堆上长睡不醒……
③是个处处认故乡的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在当下的中国已是稀有,若在一地遇见,我必心存感念,妄想留下居一阵。九华山间的云是女性的云,特别体恤人,是织锦的缎子,乳糕色,一路铺到天边,我们走到哪,她都跟,从不多言,只用气场感染你。我们也感动,就走一路,看它一路。
④向晚,月亮升起来,在飞速的车里看云月,宛如水墨,并非今人的,是古代的,可以望见岁月的风霜光阴的密脚,有些旧了。旧东西考验人的眼力,也是一团永恒不灭的火,但凡有一颗热烈的心,总会被点燃,是倪云林的旧画,既诱人,也拒人。
⑤九华山的月亮陈旧又新妍,圆,亮,微微的泛红光。夜里睡不着,靠在窗边,看月亮。偶尔几声虫鸣,远处竹影摇曳,会想起苏东坡以及《水调歌头》,如此高难度地把人生的悲欣苦辛悉数写尽。依然同一轮明月,照我如照苏东坡—我不曾写出不朽名篇,是因为吃的苦没有他的多。这么想,就有台阶了,再一步步走下来,把白纱的窗幔合上,继续睡……
⑥凌晨醒来,鸟声初出,衬得山更清幽。山里的鸟不比城里的鸟,一开口,便恬噪,遭人烦,大约脱离自然的属性了。山鸟的叫声在溪水里洗过,一如初心,从树林里捧出来给你。起来跑步。雾气重,一圈下来,头发尽湿。遇到一块菜地,顺便进去查看一下墒情—掀开满畦稻草,芫荽、菠菜、茼蒿纷纷出芽了,青蒜葱茏一片。近处的几垄山芋藤尚绿着,等着时刻于锄头下献身;辣椒还在开小白花,丝毫不理会寒露已至;最好看的,要数篱笆上的红扁豆,在秋风(微博)下巍巍峨峨……长风万里送秋雁的九月呀。
⑦站菜地中央,举目环顾,四野苍茫,九华山近在咫尺,红月亮落下去。我的一口气又跟金色的童年接上了—曾经,清明回老家,一下车,走在满是小鸡草的田埂,整个身体被油菜包围,简直热泪盈眶。城里人永远不懂这里面到底深藏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怀。什么也不说,只是啪啪啪掉眼泪—似乎这么多年的苦,终于被油菜懂得并疼惜。海子有诗:“家乡的风/家乡的云/睡在我的双肩。”是的,风、云睡了,一切安宁了,徒剩呼吸吐纳,再没有别的。是洗涤,也是还原。山水天地把人一点点地还原成稚子,快乐地在风里奔跑。
⑧跟山水玩了一天,也累,去九华水街喝茶,并非半盏松萝,不过是一杯普通的绿。此街有些秦淮河的意趣,比秦淮河幽静,与河水、柳、草地为邻的是书院、禅室、茶馆、酒吧……抬头低首,均见启功墨迹。好几棵大树,其中一棵许愿树,一棵行愿树。传说海玉法师所植(应身菩萨),近400岁。树下有风,有木桌长椅,烟灰缸是粗瓷碗,平素矜持的同事不免肆意起来,不停地摆姿势留影。
⑨站在水街尽头的荒野,西天有金子在泛光—每当日暮,总会叫人想起童年,故乡,羊牛下山,鸡鸭入埘,甚至还可跟遥远的《诗经》对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在水街的荒野又遇着这样的意境,衬着人的心事茫茫远远。
⑩除了九华河,水街旁还有一条不知名小河,一只小野鸭正孤单地自己跟自己玩,它跳出水面凌波微步,轻盈地要飞天,转而一头扎下,潜水而去;一只白鹭在菖蒲的绿丛中梳洗,王菲一般骄傲,夕阳的余晖照它如照一口井。荒野遍布青蒿的味道,是清苦的香气,远处的芦荻早已白头,一点点在风里摇……荒凉的原野上相遇苍苍的芦荻,你可知,它就是《诗经》里的蒹葭?
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老的句子,一旦念起来就有些伤感,分明有淡淡的哀愁,是愁而不怨,伤而不悲—平凡的日子,因为愁伤,才有了份量。
12一个陌生读者为我的《四季书》写书评,取题目:一间屋两棵树三餐饭四季风景。我看着,在电脑前默默感动。
13九华山脚下,也是适合我们停下来生活的地方,每天三餐饭,看尽四季风景。   
(选自《散文》2014年第12期)
根据③-⑥的内容,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
第⑦段的语言艺术突出,请加以赏析。
第⑧段写得独特,请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一间屋两棵树三餐饭四季风景”,作者为读者这样的书评题目所默默感动,作者感动的是读者对舟己创作的理解和欣赏,请根据书评题目和文本,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谈谈你所悟到的读者的理解和欣赏。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意/书   干/疾风草   衣旰食/气冲汉   
B.船/泥   力/手成春   心旷神笑大方   
C架/眼   停/淡明志   重叠嶂/凤和鸣   
D静/粟   宿将/风餐露宿   引高歌/俪情深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引擎   罐车   自动挡   络绎不绝   水涨船高 
B泔水   花会   白癜风   苍翠欲滴   山青水秀 
c法治   斡旋   新常态   贪脏枉法   共商国是 
D儒雅   浮躁   亲和力   仗义疏财   能言善辨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2月28日,前央视记者柴静的最新调查报道《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发布,在互联网引起巨大反响。面对来势汹汹的雾霾,我们该做些什么? 
B“四个全面”的提出充分表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主动创新的态势和动能,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不墨守成规、勇于开拓、善于创造的勇气和能力。 
C染指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帕特里克-奠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聚焦于纳粹占领及其对他的国家的影响。 
D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在氢弹原理研究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十大人物”。可谓实至名归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五个句子中有四个有浯病,请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予以修改。 
①埃博拉病毒是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由此引起的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 
②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中方愿意继续同澳方及国际社会一道,更好地保护南极,认识南极,利用南极。 
③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④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纪实的叙事手法成功塑造了胸怀博大、内心丰富、 视野开阔的领袖形象,受到观众好评如潮。 
⑤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播出“家风”系列报道之后,引起社会广泛共鸣。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太阳报》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结果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了四个最佳答案:①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②正在州沙子筑城堡的儿童。③为婴儿洗澡的母亲。④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请概括上述四种人的共同点。要求:准确、鲜明,概括两点,每点不超过18字。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优秀电视节目的开篇,往往有一些精美的导语,如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的导语“共享阳光,分担风雨”;池州电视台“多维度”栏目的导语“以多维视角,看社会万象”。现池州电视台拟开办“背后的故事”栏目,以挖掘、讲述新闻背景故事为主题。请你为该栏目设计一则导语,并阐述导语的艺术特色。要求:语言简明、生动、得体,导语字数不超过12字,导语的艺术特色的字数60字左右。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传说中,有一种细腰蜂蜾赢,其后代是从菜地里偷来的一种名叫螟蛉的幼虫,经过自己精心抚养而成。从《诗经》开始,人们一直用“螟蛉”采形容假干、义子。直到南北朝,一位叫陶弘景的人,决定亲自去弄个究竟。他先是找到了一窝蜾赢,用竹签挑开它的窝,看到里面不但有衔来的螟蛉,还有几条小肉虫;过两天后再去看,窝里的螟蛉已被吃完,肉虫都览成了蛹;不久,蛹化成蜾赢飞跑了。陶弘景恍然大悟:原来蜾赢有自己的后代,螟蛉不过是被衔来给幼虫当粮食罢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褂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