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 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
C.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 D.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
C.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
D.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日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群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徒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8年,上海《图画日报》上刊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作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 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
C.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D.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1920~1930年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资本的产值比较表。这一现象直接说明

A.民族工业遭遇重大挫折 B.官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D.外资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几种经济成分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外资经济    ②官僚资本    ③洋务经济    ④民族资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我国1961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已经建成工业化国家 B.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C.农业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调整后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

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
C.“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是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
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C.城市化的进程 D.社会生活的变迁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

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 B.战时共产主义的作用
C.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D.斯大林体制的作用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巍的售价仍然是1卢布。这种现象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新经济体制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C.“要使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二者互相适应,故政府机能不能不扩大。”
D.“为了经济稳定和增长,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政府的干预。”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
C.世界经济第一确立 D.战后经济体系的建立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
B.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和生产的持续发展
C.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显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D.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7月欧盟贸易官员批准对从中国进口的钢管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政府可能通过哪一机构组织进行磋商解决?

A.世界银行 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
材料二 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嘉靖《太康县志》
材料三 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
材料四 山东城镇居民“九五”时期消费结构表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并指出材料二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6分)
(3)据材料四概括这一时期山东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有哪些?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引起高三学生的热议。某校高三(1)班同学围绕“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主线,查找到下列材料和问题,运用史地政三科知识进行探究研讨,请你共同参与。
材料一  1918年列1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物,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1921年列宁又说:“我们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1950年,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摘编自《世界当代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的发现不仅导致新的全球性视野,也导致了美洲——欧亚大陆之间疾病传播,阅读下列表格

——彭顺生《哥伦布发现美洲于人类交往》
材料二 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三 二战后各国环境恶化成为全球性危机,很多发达国家在60年代发生了轰轰烈烈的环境运动。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初期认为地球资源取之不尽的盲目乐观思想逐渐消失。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还促使人们关注其它一些全球性问题(贫富差距和贫困等),所以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发表了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主张政府要向贫穷、愚昧、肮脏、疾病、失业等社会、经济问题开战。全球化可以提高全球的平均收入水平,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更加关注,敦促政府通过干预解决环境问题,使得全球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张伟《全球化的环境维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理大发现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以来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

来源: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