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留心周围的生活情景,你会时刻从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无穷魅力.请判断如图所示四个情景中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即使没有摩擦,我们也能握住手中的笔
B.拍桌子感到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行驶中的人的惯性
D.瀑布的水流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 P1<P2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一个指甲剪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FD和OED组成.用它剪指甲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ABC
B.OFD
C.OED
D.三个都是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推行“低碳生活”,自行车重新成为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手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B.自行车的刹车是费力杠杆
C.上坡前加紧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
D.匀速下坡时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对图片内容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重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来工作的
B.乙图中飞机匀速直线升空时,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C.丙图中秋千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惯性也越来越小
D.丁图中高压锅内气压升高,则锅中水的沸点降低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明和几位同学准备开展“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活动,他们设计了三套方案:①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算出爬楼的功率并进行比较;②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算出爬楼做的功并进行比较;③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算出体重和时间的比值并进行比较.其中可行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都可以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匀速下滑,在这一过程中,他的( )

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机械能一定减少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100s内将重为4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10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2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

A.F做的功大于F做的功
B.F做的功小于F做的功
C.F做功的功率小于F做功的功率
D.F做功的功率等于F做功的功率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6月,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km级海试.“蛟龙号”采用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的方法实现下沉,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蛟龙号”下沉、上浮的原理是( )

A.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B.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减小自重
C.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减小自重
D.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向漏斗吹气,乒乓球被吸起.这个现象说明( )

A.空气的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B.空气的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增大
D.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压强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C.历史上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得了大气压的值
D.将装有水的试管由竖直位置逐渐倾斜的过程中(水未洒出),水对管底的压强不变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体积约为80m3,设计的最大工作深度为7000m.某次试验中“蛟龙号”下潜到了约5km深的海底,若g取10N/kg,海水的密度为1.03g/cm3,则“蛟龙号”在海底受到的海水的压强是________,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下面挂着5N重物的吸盘吸附在天花板上,吸盘和细钩的总重力是0.5N.吸盘没有掉下来,说明它还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N,其施力物体是________.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河里游泳时最怕遇到旋涡.当人在旋涡边沿时,往往不由自主地被吸入旋涡中心,造成事故.这是因为相对于旋涡边沿,旋涡中心流速________,压力________,从而形成指向旋涡中心的压力差,把人吸进去.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体积是200cm3,质量是100g的空心铁球置于深水中,放手后,该铁球将______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杠杆投掷石球,如图,作用在A点的力沿________方向时最小.已知石球重100N,OA︰OB=1︰4,则作用在A点的力的最小值为________(不计杠杆自重及摩擦).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提升物体可以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将重为5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m,上升的高度为0.2m.已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0%,则拉力大小为________N.该斜面越陡,其机械效率越________(填“高”或“低”).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g取10N/kg)

液体种类
实验序号
物体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物体受到的浮力F/N
排开液体的体积V/cm3
水(ρ=1.0g/cm3
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ρ酒精=0.8g/cm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________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______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G=________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________原理.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________.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乙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丁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________N处对应标上0.8g/cm3的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乙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绳端的拉力/N
绳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

4
0.1
1.8
0.3
74.1

6
0.1
2.4
0.3
 


(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②次实验中,拉力做的总功是________J,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由记录数据分析,两次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