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C.聚酯纤维、有机玻璃、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植物油和裂化汽油都能使溴水褪色
来源:2015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在透明溶液中:Na、Cu2+、SO42、NO3-
C.在c(H)=10-13 mol/L的溶液中:NH4+、Al3、SO42、CO32-
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来源:2015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的数为0.1 NA
B.Fe在少量Cl2中燃烧生成0.5 mol 产物,转移的电子数为1 NA
C.18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9NA
D.标准状况下,含4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可生成22.4 L氯气
来源:2015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叙述I
叙述II
A
水玻璃具有黏性
盛装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B
往氯化钙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
CaCO3不溶于水,Ca(HCO32可溶于水
C
NH4Cl受热易分解
可用加热法除去I2中的NH4Cl
D
利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氢氧化铁胶体和浓的氯化铁溶液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红褐色制得胶体

 

来源:2015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b极为精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装置④中的铁钉浸入浓硫酸中几乎没被腐蚀
来源:2015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用0.1000 mol·L-1 HCl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 NH3·H2O溶液,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PH=13
B.②溶液: c(NH4+) > c(Cl-)>c(OH-)=c(H+
C.③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水电离的c(H+)比原氨水中水电离的c(H+)小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NH3·H2O)>c(NH4+)>c(OH-)> c(Cl-)> c(H+
来源:2015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Y> Z > X
B.含Y元素的盐溶液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Z > W
D.X与R的核电荷数相差24
来源:2015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振荡、静置
溶液中出现白色混浊
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B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原溶液中含有Fe2
C
将铜片放入浓硝酸中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蓝绿色
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和酸性
D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至红色褪去
2 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非金属性:S>Si

 

来源:2015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甲苯在空气中不易变质,但可以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为苯甲酸,以下是由甲苯合成乙酰水杨酸和酚酞的合成路线。

(1)酚酞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按照系统命名法,F的名称为         
(2)写出“甲苯→A”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乙酰水杨酸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上述涉及反应中,“A→B”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写出C的结构简式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乙酰水杨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②能与碳酸氢钠反应
③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的     ④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来源:2015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 氨催化氧化法是工业制硝酸的主要方法,可进行连续生产。
已知:N2(g)+O2(g)=2NO(g)         △H=+180.5kJ/mol
N2(g)+3H2(g)2NH3(g)    △H=-92.4kJ/mol
2H2(g)+O2(g)=2H2O(g)       △H=-483.6kJ/mol
写出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合成氨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K
298
398
498

K
4.1×106
K1
K2

①写出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表中K1_______K2(填“>”、“=”或“<”)。
(3) 如果向氨合成塔中充入10molN2和40molH2进行氨的合成,图A和图B为一定温度下平衡混合物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与压强(p)的关系图。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图中曲线表明增大体系压强(p),有利于提高氨气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
B.如果图B中T=500℃,则温度为450℃时对应的曲线是b
C.工业上采用500℃温度可有效提高反应速率和氮气的转化率
D.当 2v(H2) =3v(NH3)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E.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②图A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15%时,N2的转化率为            
(4)在1998年希腊亚里斯多德大学的Marmellos和Stoukides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了高温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化学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图C,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5)25 ℃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时,饱和Mg(OH)2溶液中c(OH)大于饱和MgF2溶液中c(F
B.25 ℃时,某饱和Mg(OH)2溶液中c(Mg2)=0.056 1 mol·L-1,则溶液的pH=9
C.25 ℃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溶液变澄清,Ksp[Mg(OH)2]增大
D.25 ℃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可能转化为MgF2

来源:2015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草酸镍晶体(NiC2O4·2H2O)可用于制镍催化剂,某小组用废镍催化剂(成分为Al2O3、Ni、Fe、SiO2、CaO等)制备草酸镍晶体的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①Ksp(CaF2)=1.46×10-10,Ksp(CaC2O4)=2.34×10-9
②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1
3.2
Fe2+
5.8
8.8
Al3+
3.0
5.0
Ni2+
6.7
9.5

(1)“粉碎”的目的是           
(2)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在不同温度下对废镍催化剂进行“酸浸”,镍浸出率随时间变化如图。“酸浸”的适宜温度与时间分别为       (填字母)。

a.30℃、30min      b.90℃、150min      
c.70℃、120min    d.90℃、120min
(3)证明“沉镍”工序中Ni2+已经沉淀完全的实验步骤及现象是           。将“沉镍”工序得到的混合物过滤,所得固体用75%乙醇溶液洗涤、110 ℃下烘干,得草酸镍晶体。用75%乙醇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4)在除铁和铝工序中,应先加入H2O2氧化,再加氢氧化镍调节pH值的范围为         。第2步中加入适量NH4F溶液的作用是                         
(5)将得到的草酸镍晶体在真空中加热至320℃分解可重新制得单质镍催化剂,写出该制备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6)已知废镍催化剂中镍的质量分数为5.9%,则100kg废镍催化剂最多可制得    kg草酸镍晶体(Ni:59,C:12,H:1,O:16)。

来源:2015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下图A为“人教版”教材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某同学认为下图B装置进行酯化反应效果比A要好,他的理由是                                    

Ⅱ:为了研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是对应关系的是: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 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镁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其中
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2)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Ⅲ:某实验小组欲探究碳与浓硝酸反应的情况。甲同学设计了图1装置,认为若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就说明碳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1)甲同学的实验应该在___________中进行,才符合化学实验安全性的要求。
(2)乙同学认为红棕色气体不一定是碳与浓硝酸发生反应而得,可能是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的红棕色气体,请写出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所以他认为应该检验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产生来证明碳与浓硝酸反应。为此乙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得知“0℃时四氧化二氮为液体”,从而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3)为了减少干扰,对于A装置有下面4种操作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
①将木炭与浓硝酸一同放在装置中加热;
②先加热木炭,再将木炭投入冷浓硝酸;
③先加热木炭,再加入冷浓硝酸;      
④先加热浓硝酸,然后将木炭投入其中。
(4)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装置的作用_____ _     ___(结合方程式与文字表述)。
(5)若同意碳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的观点。将C装置所得的悬浊液过滤、洗涤、干燥、冷却、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m克,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为:            (列出计算表达式即可)。(忽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Ba 137)

来源:2015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