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说文》:“檠,榜也……驰弓防损伤。”直到2015 年3 月,秦兵马俑一号坑挖掘展出了檠木实物,才让史学界明了“檠”为何物。 正确叙述最恰当的是(   )

A.中国古籍记载完整 B.秦考古有重大突破
C.考古揭开“檠”面纱 D.考古与史籍详解“檠”
来源:2015届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

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来源:2015届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古希腊民主政治实质,威尔斯在《世界史纲》中指出:“民主的近代观念和希腊城邦的民主大不相同……当时的民主就是平民的政府;这是全体公民的政府,是多数人的政府以区别于少数人的政府。”对材料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参与民主人数多少是古代与近代民主之异
B.古希腊民主是全体公民的民主
C.近代的民主是的少数人的政府
D.古希腊的民主优于近代的民主
来源:2015届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史纲》中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互相制约的目的。”不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A.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 B.1787 年美国宪法
C.1875 年法兰西宪法 D.1871 年德意志宪法
来源:2015届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中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 ……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 文中的意思是(   )

A.四书、五经是儒学的根本
B.孔孟经典是儒学的根本
C.《论语》是儒学的根本
D.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来源:2015届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的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的市场不可谓不发达,城市的规模也曾居世界之首,但是市场的性质受制于消费的性质及其社会效应。古代中国的消费结构中,国家军费、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人口消费。 由此可以得出(   )

A.国家体制制约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B.中国古代城市规模居世界首位
C.中国古代手工生产是落后的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来源:2015届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历史。 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 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 对此文明首先做出积极反应的是(   )

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
来源:2015届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B.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外贸大幅度的增长
D.中美建交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来源:2015届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没有神一样的对手,只有猪一样的队友”。 这适合于评价(   )

A.九·一八事变 B.皖南事变
C.西安事变 D.二·二八起义
来源:2015届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1 年全国性水灾,死亡人数达360 万。1995 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 .8 亿亩,因灾死亡5 千多人。 这说明(   )

A.自然灾害破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B.中国幅员辽阔,大面积灾荒很正常
C.灾荒造成了人口大量死亡和社会动荡
D.灾荒频发的直接、重要原因是政治腐败
来源:2015届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费正清说:“(清末新政)在农村中,群众对于现代化的反应,常常是强烈的反对。新政中要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加重了捐税,而且在给农民一点利益以前通常是先搜刮他们一通。”这反映了(   )

A.农民反对现代化
B.清末新政已失败
C.农民没有获得感
D.清末吏治最腐败
来源:2015届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 —2006 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 这表明俄罗斯人(   )

A.在淡忘十月革命
B.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C.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D.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来源:2015届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5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 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 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 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北宋﹞王安石《周公》
材料三:从对事物的支配来看,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可以有这样一种政体,不强迫任何人去做法律所不强迫他做的事,也不阻止任何人去做法律所许可他做的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奉法者强则国强”和“立善法”的背景,落实“立善法”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15 分)
(2)概括材料三的二层含义及其关系,指出材料三和材料一、材料二的本质区别。 (10 分)

来源:2015届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既不是中国人兴建的,也不是中国人推行的,而是境外对中国的丝绸有需要,才形成了丝绸之路。 所以查中国的古籍,是找不到“丝绸之路”这个词的。1860年前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到中亚考察,提出“丝绸之路”概念。 他结合考察情况,又对照中国历史,提出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存在着这样一条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不是为了贸易。 当时汉武帝为了打败匈奴,他想派张骞去现在的阿富汗一带去跟大月氏联系,大月氏本来在燕山这一带的,后来是被匈奴赶过去的,跟匈奴有世仇,因此汉武帝希望能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但张骞被匈奴扣住了,一呆呆了十年,后来逃脱,来到大夏,找到了大月氏。 但大月氏已熟悉了这里的生活,不想再打仗了。
这时,汉朝已经打败了匈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带了很多人,浩浩荡荡,也带上了中国的丝绸、金银财宝,沿途散给这些小国,巩固汉朝对这些小国的影响。 后来中亚、西亚的人发现丝绸是好东西,然后把丝绸带到了罗马帝国。 罗马那边有钱,但没有丝绸,所以有非常强大的需求。 因为丝绸适合长途贩运,并且利润高,所以李希霍芬把这条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为了贸易和利润开辟过这条路。
在这之后,每当有战乱,或者西方的需求变小了时,这条路也就不通了。 因此从有了这条路后,往往是通的时间短,断的时间长。 因为当时的自然条件恶劣,而运输代价是很高的。 到了安史之乱,唐朝从中亚节节败退,一直退到长安附近,丝绸之路基本上不存在了,变成了中亚内部的一条路。而这时,阿拉伯人掌握了航海技术,到了广州、宁波这些地方。 海运一通,丝绸之路的价值就没有了,因为海上运输量大,除了丝绸,还增加了茶叶、陶瓷等日用品。 所以丝绸之路并不是始终都有那么多的价值。
——葛剑雄谈丝绸之路
概括丝绸之路兴起和衰败的原因,并为搞好“一路一带”建设献一策。 (12 分)

来源:2015届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7 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美国社会各界一致认为要同苏联竞争,关键要从教育改革入手。以科南特为代表的要素主义者和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者为这次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科南特提出的建立辅导制度、实行能力分组、开办综合中学、实施天才教育等主张,迎合了美国公众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布鲁纳要求按照知识的基本结构来设计课程,把反映各门学科最新发展水平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作为教材的中心。 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诱导,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十二年后,美国把1969 年阿波罗登月视为科技领先的标志和教育改革的成果。
———摘编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成效》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8 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7 分)

来源:2015届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超琼(1846 - 1909 )是个清官,在江浙苏杭地区当了二十年知县。 七品县令一年俸银二百两,养廉银二千两。 他死时欠私债一万多两,公债十几万两。 钱花哪去了? 用于公共事业上去了。 比如修堤,1889 年元和县秋雨成灾,他亲自勘灾,向上申请蠲免额外漕粮,以工代赈,民间捐资,将太平天国战争留下的瓦屑运到波涛汹涌的金鸡湖中筑堤。 三年堤成,航路开通,毁于战火二十多年的斜塘市镇重现生机。 此堤被百姓称为“李公堤”,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比如防灾,掏钱买百姓挖来的蝗虫卵,鼓励百姓灭蝗。
李超琼还抵制外国侵略。 他当上海县令时,法租界想扩建一万两千亩,手段是把淤塞的河流填平。 他就筹钱把河疏通,让鬼子挤不过来。 但没过河的四千亩还是让鬼子给扩建了。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他在苏州边上当一个小县令。 小日本要在那开租界。 李县令大义凛然地说道,你别欺负我不懂日文,咱们还懂中文。 条约上说给你开商界、商口,没说给你开租界。 租商场是民事活动,租完了以后我还有行政管辖权、司法管辖权,不能因为国家打了败仗,签了不平等条约,就让你胡来,就丧失我的国格。 最后小日本使尽花招,
在他手上只租到一个商场。
———摘编自凤凰网《开卷有益》栏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超琼救灾、修堤、防灾的历史背景。 (10 分)
(2)评价李超琼抵制外国侵略的事迹。 (5 分)

来源:2015届江西上饶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