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广东东莞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下4月考语文试卷

古诗文默写
①亭亭山上松,               。 (刘祯《赠从弟(其二)》)
                 ,箪瓢屡空。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③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④《登幽州台歌》中作者想那天地宇宙是这样久远阔大,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不能建功立业,这怎么能不悲伤叫人落泪的句子是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下4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拼音写出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1)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 jié zé(       )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2)如果我能kuān shù(      )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zhèng jīn wēi zuò(          )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4)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gū kǔ líng dīng(         )相依为命。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下4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大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的事,他已经想好了办法。
B.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这种由假说发展成定律、原理的情况,真是俯拾皆是
C.病人的脉搏越来越弱,手术已迫在眉睫
D.对那些低级庸俗、哗众取宠的文学作品,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嗤之以鼻。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下4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开好卷、会开卷,就能真正受益。
B.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C.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D.为了避免城市供水不再紧张,县政府决定从高坪水库调水以解燃眉之急。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下4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仿照下面的例句,以“你渴望理解吗”或“你希望成才吗”作开头写一句话。
例句: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仿句: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下4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猛浪若/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B.风烟俱/亭亭
C.流飘荡/ 言听计 D.蝉则千转不/山水尽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下4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伯牙鼓琴          善:          
(2)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          
对文中划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伯 牙 游 于 泰 山 之 阴/卒 逢 暴 雨 止/于 岩 下 心 悲/乃 援 琴 而 鼓之
B.伯 牙 游 于 泰 山/之 阴 卒/逢 暴 雨 止/于 岩 下 心 悲/乃 援 琴 而 鼓之
C.伯 牙 游 于 泰 山 之 阴/卒 逢 暴 雨/止 于 岩 下/心 悲/乃 援 琴 而 鼓之
D.伯 牙/游 于 泰 山/之 阴 卒 逢 暴 雨/止/于 岩 下 心 悲乃 援 琴 而 鼓之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下4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

A.日本青年无视周围群众,“我”十分气愤。
B.日本青年影响“我”观看事实片的兴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日本青年为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大吼大叫,因此“我”很讨厌。
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品读选文第一段中划线句子,其中具体指什么事件?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分别是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何启示?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下4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爱的旅程
黄昏时分,马车抵达这座百里外的小镇。
"要在这里住一夜了。"父亲看着儿子,拍了拍"栗子皮"浓密的鬃毛。妻子病故,除了十二岁的儿子,这匹马是他生命中的一份儿珍宝。
"行。"儿子从车上抱下铺盖卷儿。乡村学校也放暑假了。他跟父亲出门拉脚儿,锻炼锻炼。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炭火中烧着的铁块,大片的红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和沉重。
"拿些料喂喂它。"父亲吩咐。儿子拖下条麻袋。里面沙沙作响,是寸步不离的麦糠。就在他向外掏麦糠的时候,一只大刺猬滚了出来,扎疼了他的小手。"哎哟!爸爸你看--"
"什么啊?"父亲走过来,发现地上花白的刺猬,"哎,怎么连它也带来了?"家中有堆麦糠,里面住着一窝刺猬:母刺猬和它的三只才出生的小刺猬。这就是那只母刺猬。一定是装麦糠时没注意,将它装了来。"怎么办啊?"儿子停下手。
能怎么办呢?父亲摇摇头:"不好,家里还有三只小刺猬哩。一天了,那么小。"
"我们要明天才能回去。"儿子脸朝西转,叹了口气。
"最快也要这个时候到家。"父亲扫视夕阳。
"它们会饿死吧?"
"一天一夜。很有可能,也不一定。先把它装进去,明天咱早点回家。"
月出东南,像墨绿的麻地钻出个光脊梁,呈现铜的色泽和质感。"粟子皮"静静地嚼吃麦糠,有时也打响鼻。那迷人的沙沙声,散发出一股幽幽的气息。
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妻子临走,抓住他的手说:"你要照看好孩子。"这还用说吗?我的儿子!可他当时什么也没说出,只一个劲儿地掉泪。现在想想,多遗憾。"放心吧!我,你还不放心吗?"他时常这样自言自语,似面对暗中的她。让儿子跟着出来,并不是叫他干活,主要是怕孤单、省牵挂。看到儿子,他就浑身是劲,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妻子。
儿子也没睡着。他仰卧席上,盯着父亲的背出神。母亲去世后,父亲胡子长了,话少了,但对他却温柔百倍,有时"柔"得让他不习惯,受不了。"多好的爸爸啊!这么累,这么疼我。我要听话,多帮他干活。"他默默地想,跟父亲出门,是他乐意的。一来能帮父亲,二来呢,他觉得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你饿了吗?"父亲问。
"不饿,你呢?"
"我也不饿。"
"那就睡觉吧,翻山越岭跑了一天,挺累,睡吧,明天还得早起。"疲倦如同烈性白干,使他们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醒来,儿子想起麻袋里的刺猬,打开一看,刺猬没了。"刺猬呢?爸爸,刺猬呢?"
"跑了吗?找找。"
车上车下没有,四下里找找还是没有。"跑哪儿去了?这个家伙。"父亲不打算再找了,"耽误事儿吧?你看!小刺猬是白搭了。"
"胡乱跑!"儿子有些愤恨,对那只刺猬骂。停了一会儿,他问"小刺猬好吧?"
"问那个干什么?也可能没事儿。"
儿子点点头,怀着一腔惋惜,不再说话。黄昏时分马车终于返回小村。儿子跳下车,跑去看那三只小刺猬。
"爸爸!"儿子惊叫道,"大刺猬回来了!"
"是吗?"父亲慢慢走近,"哪儿呢?真是它吗?"
"是!是它。"
"像!"父亲伸手捧起刺猬,"咦?它怎么回来的?百十里山路啊!了得!"
"血!爸爸你看它肚子上有血。"
"对,它是爬回来的,磨破了。也不知道回来多久了。百十里地,翻山越岭,连滚带爬啊!这家伙真厉害。"
"它怎么认得路呢?这么远,还在麻袋里。"
"就是呀,怎么认路呢?奇怪,就是人,也没这种好记性。它牵挂着几个孩子--小刺猬啊。想它们,想着想着,就回来了。"父亲边寻思边解释。
"再远它也能认得路吗?"
"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

文章题目"爱的旅程"有哪些含义?请你写出来。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说说你的理解。
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
                                                                             
                                                                             

文章最后"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儿子为何流泪?谈谈你的看法。
                                                                             
                                                                             

人们说母爱是伟大的,读完此文,我们感到父爱同样伟大。请你对天下的父亲写一段赞美的话(不超过50字)。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下4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爱叫作放手,有一种情叫做心痛,有一种感觉叫做思念。请以“思念”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下4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