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我们每天都和物质打交道。以下物质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3月21日,加注“地沟油”调和而成的生物燃油首次载客试飞成功。一方面生物航油低碳环保,能够大幅减少温室气体,另一方面还有可能进一步改变餐饮废油的扭曲走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次载客飞行使用的生物燃油属于混合物
B.生物燃油的使用符合低碳的环保理念
C.生物燃油的出现标志着我们今后在餐桌上不可能再受地沟油的侵害
D.生物燃油开发利用,可以缓解目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现状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培”是一种室内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又名“营养液培”。配制菠菜营养液时需要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H2O B.(NH4)2 SO4 C.KH2PO4 D.Ca(NO3)2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个数为

A.3 B.4 C.5 D.6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必须对饮用水源净化处理。若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①消毒②自然沉降③过滤,处理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洗洁精能洗去油污是因为它能溶解油脂;在水中加入蔗糖能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C.光合作用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干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有发热、发光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酸碱中和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久置空气中质量都会改变,其原因只和水蒸气有关的是

A.固体烧碱 B.浓硫酸 C.生石灰 D.洁净的铁钉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月2日,哈尔滨一仓库发生大火,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下列生活中处理火灾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钾—人体生命和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下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得出的部分信息。下列关于钾元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钾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钾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9
C.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 D.钾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9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
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C.18g水中大约有6.02×l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I00mL——分子间有间隔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Fe2+: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B.N2:一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
C.2Hg:二个汞原子 D.2NO3-:二个硝酸根离子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微粒①易得到电子
B.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C.微粒③易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
D.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滤渣中可能含有铜和锌 B.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C.所得滤液中可能含有Cu2+ D.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Ag+、Zn2+、Cu2+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象不能反映客观事实的是

A.往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B.往等质量的铝和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往稀盐酸和CaCl2溶液加入Na2CO3溶液
D.等温条件下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无色酚酞
B
鉴别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氯化钡溶液
C
除去氧化钙中的少量碳酸钙
加水溶解后过滤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
氢氧化钠溶液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了初中化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圈Ⅰ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B.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几千万种物质仅仅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下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元素及其组成的部分物质和用途。

(1)钠蒸气灯和镁闪光灯的发光原理不同。镁在通电之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强光,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均属于        (填序号)。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3)青霉素(C16H18N2O4S)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由       种元素组成。
(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
(5)氩弧焊是使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一种焊接技术,氩气可作保护气的原因是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下列食物中,维生素含量比较丰富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②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食盐适量加碘可以有效预防碘缺乏引起的          
③下列物品所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选项字母)       
A、铝制高压锅      B、矿泉水瓶       C、玻璃杯
(2)南京市青奥会举行期间,为了控制汽车尾气给空气造成的污染,南京市在燃料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使用节能环保车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①图1中公交车使用的天然气,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图2是上海国际汽车展中,我国自行研制的氢动力概念跑车。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图3是由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叶子”概念车,该车顶部的“大叶子”是一部光电转化器,可以把      能转化为电能。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Cu”符号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        ;铜能抽成丝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性;
(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                       
(3)如图3所示,在一定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为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全面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烟台市近日出台《2014年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意见》。请围绕“海洋”这个话题回答以下问题:
(1)从海水中提取出的粗盐中除了NaCl外,还含有Ca2、Mg2、SO42及泥沙等杂质,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A.②④⑤①③ B.⑤④②③①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

(2)海水提取出粗盐后的母液中,还含有较多的氯化镁,用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
①工业上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镁的过程如下图:反应1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物质X是     (填名称)。

②海水制镁过程中对于如何富集镁离子,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自己的设想:
甲:直接往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乙: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加入石灰乳
丙:向晒盐后的卤水中,加入石灰乳
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    的设想最为经济合理(选填“甲”、“乙”或“丙”).
(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的“侯氏制碱法”,是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NaCl粉末,析出可用作肥料的NH4Cl。NH4Cl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写出一条P点表示的意义                   
②将t2℃时NH4Cl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溶液中NH4Cl的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不变”之一)。
③当NH4Cl固体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J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是一种液体,H是一种红色固体,J的溶液呈黄色。
提示:(1)物质B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在高温下单质碳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F       
(2)物质B在反应①中起       作用。
(3)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是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后,A、B、C、D、E中均可观察到明显现象。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的现象是                      
(3)E中的现象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F装置收集的气体是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制作糕点常用Na2CO3或NaHCO3作膨松剂,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Na2CO3和NaHCO3的性质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查阅资料】
(1)溶解度比较:

(2)已知碳酸氢钠在270℃左右就能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3)常温下,浓度相同的Na2 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
【探究一】NaHCO3和Na2CO溶解度差异的探究。
小方同学分别取xg两种固体粉末加入20℃10 g水中充分溶解,通过观察现象区分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x可能是_______。
A.2      B.0.96      C.0.5       D.3
【探究二】Na2CO3和NaHCO3鉴别探究
【猜想与假设】
(1)甲同学认为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3)乙同学认为固体Na2CO3、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
【实验探究】(1)甲同学在两支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各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两支试管中的现象相同,均产生了白色沉淀,实验结果与猜想不一致,即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3)乙同学分别取了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固体于大试管中加热(如图所示):

①加热Na2CO3时,开始即见小试管中有少量气泡产生,继续加热,气泡逐渐减少,未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加热NaHCO3时,丙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与①不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合理的.
【问题讨论】
小组同学对上述实验展开了讨论,对甲同学的两个实验进行了比较,并从物质在溶液中解离出不同离子的微观角度分析了原因(如图1、图2).请写出Na2CO3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写出NaHCO3与澄清石灰水混合时参与反应的离子:________.

【探究三】测定某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
(1)坩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中,需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                               
[方案二]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装置B中放有样品(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称取样品10 g,加到装置B中;(3)称量装置B、C、D的质量(含药品);(4)连接装置;(5)加热;(6)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7)再次称量装置B、C、D的质量(含药品)。
【数据记录】

【问题回答】
①上图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C中一个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必须向装置内通入空气,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没有装置A,造成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讨论分析】
小红同学认为,表格中三组数据都可以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但小张认为不能用C装置的质量变化来计算,其理由是_______;改进方法:_______。小王又认为用装置D的质量差会偏大而影响计算,应增加一个操作: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经过反复讨论,大家一致赞成应该利用表格中的装置B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NaHCO3和Na2CO3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拓展应用】固体Na2CO3中混有少量NaHCO3,可通过________方法除去.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4月6日,福建漳州古雷腾龙芳烃PX项目联合装置区发生爆炸,造成严重污染,PX 是对二甲苯(p-xylene)的简写,其结构式如图,分子式为C6H4(CH3)2,它是一种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具有芳香气味,有毒,蒸汽可以和水蒸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请根据所学回答如下问题:

(1)对二甲苯属于                        。(填“无机物” 或“有机物”)。
(2)对二甲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准确至0.1%),
(3)碳、氢原子个数之比是              (最简比)
(4)        g对二甲苯与3.2g甲烷含等质量的碳元素。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2)求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3)将所得不饱和溶液配置成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多少克?(精确到0.1g )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