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右为“司隶校尉”印文,掌握此印长官的职责是(   )

A.掌管军事
B.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C.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
D.协助皇帝管理行政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已经转到了(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

A.吐蕃族 B.匈奴族
C.回族 D.鲜卑族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科举考试的文章形式必须按照连续的八个部分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星河。与图中诗词的作者生活于宋代的是(   )

A.司马迁祖冲之
B.关汉卿王羲之
C.辛弃疾李清照
D.曹雪芹柳永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启发者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B.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C.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是一次以救亡图存为愿望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星和“八一”二字图案。其中,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那么,“八一”二字纪念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遵义会议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李宗仁对部下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也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这里的“救国机会”是(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合早报》时政论坛中探讨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下列选项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日本的弱小
B.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日军
C.美国向日本国土投掷两枚原子弹
D.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军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工业基础雄厚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行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下列宗教,成为欧洲精神领袖,严重阻碍了欧洲中世纪科学与文化艺术的发展的是(   )

A.佛教 B.儒学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C.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
D.颁布了《民法典》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1年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应包括(   )
①飞机    ②柴油内燃机    ③电灯泡    ④铁路设备    ⑤蒸汽机   ⑥汽车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情况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的是(   )
①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②穿西服吃西餐  ③不允许自由买卖土地  ④实行征兵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小时候在老师和小伙伴的眼中是个十足的“劣等生”,他的成功来自于他的执着和勤奋。他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并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他是(   )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参加某国际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指的“新秩序”是 (   )

A.雅尔塔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凡尔赛体系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8月日本《读卖新闻》评论指出,“安倍的父亲曾任日本外相,安倍那时担任父亲的秘书,因此安倍对外交有着强烈的兴趣。安倍自去年12月上任以来已出访了20个国家,这个速度比他的前任都要快,安倍把整个世界看做一个整体。”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代日本(   )

A.积极改善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B.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C.具有强烈的全球化意识
D.已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今世界不分国家、不分地区,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公民。“地球村”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最重要条件是(   )

A.原子能工业的兴起 B.空间技术的发展
C.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D.海洋技术的发展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中国立足于科技的自主研发,坚持开放交流,使得“神舟”等中国符号不断诞生,充分显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二和第三种东西”分别是指中国古代哪两项科技发明?(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宋代的科技特征。(1分)
(2)近代前期(1840—1919年),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请写出一例由地主阶级引进西方科学技术而掀起的重大运动名称。说说这场运动的积极作用。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你知道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吗?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权利、人权、平等、民主、民族等是古往今来人们的理想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孔子(前551-前479)
(1)根据材料一回答,孔子在哪个方面追求平等?其具体做法是什么?
材料二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的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英、法、美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献。
材料三 孙中山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观念,同西方的自由、平等、科学等精神,进行融合,而创造出他的学说。他兼通东西方文化,还能与时俱进,以他的思想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摘编自朱相远《辛亥百年的主航道》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中关于民权和民生的内容?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他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大集团的名称。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2)根据材料二,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计划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协助西欧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材料三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有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可以说一部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享……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耕战之享”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材料二 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党内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
——北师大版教材
(2)材料二中“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什么?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何重要作用?
材料三 “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 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学家黄安年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和主要特点。
(4)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决定“改革开放”的会议名称和这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5)综合上述回答,请你说说改革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来源:2015届江苏泰州初三升学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