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某同学搜集了下列文物图片,可为原始社会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佐证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电视台有一档大众喜爱的普法栏目——《今日说法》。假如这一栏目开设在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最有可能主张开设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韩非 C.荀子 D.墨子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军机大臣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自主复习“科举制的演变”这一专题时,作了如下学习笔记,错误的是(   )

A.诞生于隋炀帝时期 B.唐朝时期逐渐完善
C.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D.辛亥革命后废除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

A.民族政权并立 B.宋代艺术精湛
C.宋代民族融合 D.宋代商业繁荣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中,能体现我国古代中医中药文化成就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可以理解为(   )

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由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要求:“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体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军事行动是(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边是张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A.对外开放 B.三大改造
C.国企改革 D.土地改革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中国发明的指南针都由“他”传到了欧洲,“他”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他”指

A.希腊人 B.阿拉伯人
C.罗马人 D.苏美尔人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想探究西方文明发源地的有关历史,你可以建议他阅读(     )

A.《荷马史诗》 B.《汉谟拉比法典》
C.《天方夜谭》 D.阅读《神曲》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一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巨变,《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都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潮流和精神,因为它们都主张(   )

A.建立君主立宪制
B.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
D.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是战功赫赫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另一个是双耳失聪的德国著名作曲家。但一部伟大的作品把两个伟大的人物紧紧的连在一起。这部作品是(   )

A.《战争与和平》 B.《英雄交响曲》
C.《最后的晚餐》 D.《格尔尼卡》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20世纪早期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史实是(   )

A.英国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
B.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C.巴黎公社建立和《国际歌》的问世
D.十月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给“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情景是(    )

A.率领印度起义军抗击英军 B.率领起义军打击西班牙军队
C.参加庆祝纳米比亚独立的活动 D.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牛顿博学多才,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他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生物进化论 B.提出相对论
C.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 D.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是苏联解体的根源,其主要特征是(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C.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D.提倡个人崇拜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老师出示了以下三个信息,与之相符合的史实是(  )

信息一:经济大危机
信息二:《国家工业复兴法》
信息三: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了加强

 
A.美国南北战争                   B.苏俄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马歇尔计划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了当今世界(    )

A.政治格局多极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经济呈本土化
D.和平发展全球化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家蔡伦是湖南耒阳人,他的重大贡献是(   )

A.改进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红色官窑”之称的是(  )

A.景德镇瓷 B.铜官窑 C.醴陵瓷 D.德化瓷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时,文坛出现了反对内容苍白、文风萎靡的茶陵诗派,此诗派的开创者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李东阳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引文称赞了湖湘名人左宗棠为“民族功臣”,其历史依据是(  )

A.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B.平定噶尔丹,巩固漠北边疆
C.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D.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位国家主席,也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他是(   )

A.彭德怀 B.贺龙 C.刘少奇 D.邓小平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友好,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隔离与统一

 
隔离
统一
第一次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
1662年, 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
第二次
1895年《 》签订后,日本侵占台湾
1945年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恢复行使对台湾的主权
第三次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政府退踞台湾
 

 
材料三   “占中”指的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 “占中”公然违反香港法律规定,冲击政府,严重阻塞交通,扰乱社会秩序,是把少数人的政治诉求凌驾于法律之上。 9月22日,习近平主席会见香港工商界专业界访京团时,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坚定不移支持香港依法推进民主发展,坚定不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百度百科
共0条评论...
请回答:
(1)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政治上的哪一措施对秦朝疆域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图二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
(2)清朝前期的疆域最南端在哪里?图三中A、C两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唐朝与A地联系密切有何突出表现?(举一例说明)清朝前期,为加强对A、C两地的管辖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3)材料三中①和②应填上什么内容?
(4)20世纪80年代谁最早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指的是什么?作为青年学生,你对香港发生的“占中”行为有何看法?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使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面这组图片记录了我党走过的革命历程,但顺序有误,请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_________。这些事件均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试选择其中一件阐述其重要意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始终致力于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某同学主办了一期主题为“新中国外交”的板报。
(2)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历史回眸                              问题探究

中国声音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的声音”主要指中国
                                 
                                  。  
中国力量
1950-1953年                胜利 。
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和平环境。
④                              
中国已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中国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力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日益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重要建设性作用。
 
⑤请列举一个新世纪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或承办的国际盛会。

 
材料三  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524
20370
10230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3)观察材料三,从B到 C我国粮食产量呈现怎样的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1978—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唐时期,对外交往都比较繁盛。汉朝对外交通路线以陆路为主,唐朝则水陆并举。 唐朝时,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向唐朝派遣留学生,日本的“遣唐使”有学问僧,也有留学生……唐朝,很多西方国家的宗教传到中国,一方面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另一方面也有中国人到国外去学习佛教的…… 
——孟宪实《唐朝的中外文化交融》
材料二   明朝时期郑和曾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语)。……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外紧闭国门……愚昧自大固步自封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迅速逆转,陷入更深的危机,清帝国终于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命运。
材料三        

说明:图1为《新航路开辟图》, 图2为三角贸易, 图3为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 “汉代对外交通路线以陆路为主”试举例说明。唐朝时“到国外去学习佛教”的著名人物是谁?
(2)“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现象与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实行的哪一对外政策有关?这一政策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什么严重危害?
(3) 进入近代,欧洲文明强势崛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文明强势崛起的主要原因。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曾发生两次世界大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向题。
【材料呈现】
材料一   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灾难……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并且最终大大削弱甚至破坏了欧洲遍及世界的势力和影响。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决定占领印度支那和南太平洋诸国,以夺取那里丰富的战略资源,并控制主要交通线。当时美国是日本南进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最大障碍。
材料三 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四 我们已经研究并且决定了三个同盟国最后击败共同敌人的军事计划……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
—— 某会议内容
材料五   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庆典,同俄罗斯人民一道庆祝这个光辉的节日。普京总统发表致辞。他表示,“卫国战争的胜利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将欧洲人民从希特勒法西斯统治下解放出来。……中国作为亚洲反抗军国主义的主战场,付出了千百万生命的代价。历史警惕未来,我们今天纪念这个节日,就是要在平等安全、非结盟的基础上建立和平安宁的未来。”
——2015年5月9日人民网
【问题探究】
(1)一战前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欧洲的巴尔干半岛成为一个随时可以爆炸的火药桶。1914年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直接使“欧洲陷入一场灾难”。请指出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和偶发事件分别是指什么? (2分)
(2)为了扫除材料二中所述“障碍”,日本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这一事件发生后,美国方面作出了什么反应?(1分)
(3)材料三《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
(4)材料四中的“某会议”指哪次会议?根据材料四归纳此次会议的重要成果。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德战场中哪一战役的胜利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进程具有决定作用?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的国际意义?
【以史为鉴】
(6)当今世界人类依然面临众多的危机与挑战,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宗教矛盾、地区冲突、贸易争端、环境问题是威胁人类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2分)

来源:2015届湖南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02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