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中国封建帝王的共同追求。下列措施对实现这一追求起过明显作用的是(   )
①创立皇帝这一称号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创立行省制度   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一问题是(   )

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秦灭六国 B.丝绸之路
C.设立西城都护 D.张骞出使西城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初期,四川地区专用铁钱。铁钱每贯重12斤,在四川买一匹上等丝绸,要付130斤的铁钱。为了解决携带上的困难,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商联合(   )

A.发行交子 B.铸造五铢钱
C.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D.使用白银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明清时期(    )

A.民族融合的加强 B.中外友好交往
C.君主集权的加强 D.思想控制的加强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素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古人喜欢以诗咏史。中国诗词歌赋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式,是沟通现代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桥梁,也为我们的历史学习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下列诗词与历史事件搭配不符的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元盛世
B.“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虎门销烟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红军长征
D.“延安宝塔光四射,抗日阵线众志城”——抗日战争。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又逢甲午。3月份召开的两会上,发生在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成为军队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下列选项中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期间?(  )

A.虎门销烟 B.黄海大战
C.火烧圆明园 D.南京大屠杀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日本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B.蒋介石退居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恩来曾就一次军事战略部署做过比喻:黄河是蒋介石的“外壕”,陇海路是他的“铁丝网”,长江是他的“内壕”。而我们已经过了“铁丝网”,打到他的“内壕”了。这次军事战略部署是(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   )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B.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C.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D.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主席考察包括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在内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一对外开放格局。浦东开发区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丽同学对“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这一单元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C.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海基会”和“海协会”是两个官方政治团体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
①凭票证购物  ②上淘宝网购物  ③自驾旅游  ④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潮流  ⑤低碳、绿色生活成为时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时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
B.基督教产生于此地
C.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象形文字
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儿被誉为是西欧资本主义时代曙光的发源地,爆发了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产生巨人的时代。”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句中的“这儿”是指英国,这场运动是指宫廷政变
B.句中的“这儿”是指法国,这场运动是启蒙运动
C.句中的“这儿”是指美国,这场运动是独立战争
D.句中的“这儿”是指意大利,这场运动是文艺复兴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达三百多年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劳力
B.摧毁了腐朽的封建统治
C.打通了各洲的贸易通道
D.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纪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图案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尽在方寸之中。观察右面两枚邮票,我们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伏尔泰——启蒙思想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6月6日,法、德领导人同时出席在法国举行的纪念诺曼底登陆70周年活动。法德两国的历史及关系耐人寻味,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的进程。一战期间法德之间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和20世纪60年代以法德为核心成立的欧洲一体化组织分别是(   )

A.诺曼底登陆;北约 B.凡尔登战役;欧共体
C.诺曼底登陆;欧盟 D.凡尔登战役;欧盟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慕尼黑阴谋的结果和二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启示我们(    )
①对邪恶势力绝对不能姑息养奸
②在生存挑战面前人类应加强团结
③召开国际会议不能解决问题
④战争是解决国际问题的最好手段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坦克的使用”和“原子弹的爆炸”分别出现于“一战”和“二战”。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坦克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原子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都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都加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战争的可能性。”这表明欧洲联合的目的是(    )

A.发展经济,避免战争 B.摆脱美国的控制
C.对付苏联的威胁 D.提高欧洲的地位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今天的中国是“腾飞的巨龙”,今天的德国是“松绑的巨人”,今天的法国正重拾“光荣与梦想”,而俄罗斯也期盼“重振大国雄风”。一学者据此作专题讲座,他的主题应该是(   )

A.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B.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D.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天,我们享受着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在我们生活的身边,你可以用宽带上网漫游世界,可以买到苹果手机,可以看到德国的奔驰车飞跑……这一切反映了(    )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B.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D.世界经济日益区域化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建国之初,实行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3)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有参决。
——摘自《明史·职官志》
(4)这是哪一朝代官制发生的变化?文中的“帝”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
(5)上述四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有着辉煌文明的中国,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岁月。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材料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近代以来170多年”应追溯到哪个事件?该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2)请分别列举出材料中所说“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材料三  在座的朋友们……决不要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无法学习的领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主张是对的……十年内战时期他是对的,当时也有一些同志搞错了,没有完全同意他的意见。抗战时期,全党承认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抗战成功了。到这次解放战争,更加证明其正确。
──《学习毛泽东》
(3)材料中“毛泽东的主张”首先在哪次会议上被肯定“是对的”?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请说出毛泽东找到了怎样的一条革命胜利道路?邓小平找到了怎样的一条强国富民道路?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谁能够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经济角度看,它使人类社会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有所改善。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进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人们在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等方面取得突飞猛进的大发展,这一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材料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各国在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同时,也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1)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于哪国?写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发明者各一位。
(2)材料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联系三次科技革命,写出一个科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事例。
(3)材料三反映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但在当今世界,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整个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遇到过哪些重大的问题?试举两例。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2)依据二,指出美对西欧采取的经济政策是什么?并分析归纳美国这样做的目的。
材料三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演说
(3)材料三中所说的“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四   2014年3月20日,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7天的访问。
——新华网
(4)材料二反映出中美外交的灵活性。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之间既有对抗也有合作,请你分别举例说明。

来源:2015年江苏省中考全真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