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人教新课标初三第一单元走进化学的世界单元检测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滴加液体 C.给液体加热 D.检查气密性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A.N B.H2O C.O2 D.N2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可用来制作铅笔芯的是

A.石墨 B.铁 C.金刚石 D.石灰石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些人在登高山旅游中,出现了头痛、呼吸困难等严重的高原反应,最适宜的应急措施是

A.输盐水 B.输氧气 C.加强运动 D.喝水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电解水的实验中,在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人类不必再为淡水缺乏而苦恼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蒸馏水与盐水 (看颜色) B.硬水与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
C.O2和CO2 (澄清石灰水) D.白酒和食醋 (闻气味)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食盐溶液可以将硬水软化 B.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撤离可燃物
C.工业废水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 D.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
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伏低身子逃出
C.成站立姿势跑出 D.淋湿衣服爬出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C.在任何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D.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相互结合成分子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面微粒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元素通常显+2价 B.粒子②和③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C.粒子③是阴离子 D.粒子②和④属于同种元素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反应:H2 + Cl22HCl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物质的种类
C.原子的种类 D.元素的化合价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在室内放一盆水防止煤气中毒
B.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排气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D.电器起火时,先用水扑灭,后切断电源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呈红热状态
C.铜片在空气中加热表面变成红棕色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生成黑色固体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 +Y =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Z一定是化合物,并且可能是氧化物
B.在反应中X 、Y 、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类型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 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 g二氧化碳和7.2 g水,则柠檬醛中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含有的元素无法确定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 铝     ;② 干冰     ;③ 3个钠离子     ;④ 四氧化三铁     
(2)指出化学符号中“2”的含义:
2H                            ;H2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都可用于水质的净化或杀菌消毒。
(1)明矾和活性碳:向水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从而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所得的澄清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2)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集氧化、凝聚、杀菌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领域。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3)臭氧(化学式O3):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臭氧和氧气组成元素相同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4)漂白粉: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 + X + 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5)ClO2: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制取ClO2的反应
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氯原子,

 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去年我国发生了多起煤矿爆炸事件,煤矿瓦斯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请回答: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含有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在物质分类中,瓦斯属于            
(2)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时,完全反应爆炸最剧烈。当发生最剧烈爆炸时,空气和甲烷的混合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为          % 。
(4)为避免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  ②提高通风能力  ③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73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煅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波义耳的实验结果是否违反质量守恒定律?请判断并简析原因。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A为一种混合气体,经分析只含两种元素,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物质的化学式:
B            ;C            ;D            ;E           。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D                                                         ;

E→B                                                         。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已知加热固体碳酸氢铵或固体碳酸氢钠都能产生CO2,其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NH4HCO3NH3↑+H2O+CO2↑    2NaHCO3Na2CO3+H2O+CO2↑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
(2)某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气体制取和收集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3)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根本理由是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装置如图)。

甲、乙、丙三名同学用所选装置合作实验过程中,橡皮塞突然弹飞,并有
少量的液体溅到实验台和衣服上。就此异常现象三名同学探究如下:
【问   题】为什么橡皮塞会突然弹飞呢?
【查阅资料】
①容器内瞬间产生气体过多,压强过大,可能导致橡皮塞弹飞。
②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猜   想】甲同学:导气管堵塞或弯折造成。
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用量过多造成。
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过大造成。
【分析验证】通过检查实验装置发现导气管没有堵塞、弯折的情况;与实验成功的小组交流,得知各小组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均相同。于是他们否定了          
同学的猜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另一名同学的猜想是导致本次实验橡皮塞弹飞的主要原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交流反思】(1)老师建议他们可以通过改进发生装置的方法,避免橡皮塞弹飞。你对所选的发生装置有何改进设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有的同学发现衣服和手上出现白色的斑点。由此推出过氧化氢溶液还具有的一条性质是                       。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如下实验:(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52
4.4
4.4

(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碳酸钙的组成中一共有       种非金属元素。
(2)计算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来源:2011届广西梧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物质变化或其性质的利用解释错误的是:

A.铁钉生锈(化学变化) B.干冰营造舞台云雾(利用物理性质)
C.蜡烛熔化(物理变化) D.活性炭除去鞋柜里的异味(利用化学性质)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B.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C.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探究分子运动 B.探究燃烧的条件 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低能耗”、“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不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是:

A.使用节能灯 B.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C.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 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各种材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主要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棉、麻等植物纤维纺纱织布
B.用钛和钛合金制成飞机、火箭的外壳
C.用砂子、石灰石和纯碱等为原料生产各种玻璃
D.用铝箔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例与化学有关的是(     )
①研制新药物 ②使环境变得更美好 ③研制新型半导体材料 ④研制印染工业的新型染料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欲量取30ml稀盐酸,最好选用的量筒是(   )

A.10ml量筒 B.10ml和20ml量筒 C.50ml量筒 D.100ml量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庭厨房中经常发生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未吃完的饭菜变馊 B.天然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水沸腾 D.菜刀生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

A.发热发光 B.生成新物质 C.颜色发生变化 D.状态发生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箫音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 )

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
B.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覆盖一层均匀的水膜
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
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量筒 B.烧杯 C.试管 D.燃烧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一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同学在化学课上发现蜡烛上方的烧杯底部出现了大量黑色物质,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加热150ml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①烧杯 ②试管 ③酒精灯 ④石棉网 ⑤试管夹 ⑥铁架台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酒精易燃烧,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
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C.铁的熔点高达1535。C,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
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气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操作过程中,对于药品的用量有要求,下列药品用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没有规定用量时,液体取1-2ml
B.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四分之三
D.量筒量取的液体体积通常应该稍小于或等于所要量取的量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                                  (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2.62g的食盐 B.用10mL量筒量取8.76mL蒸馏水
C.普通温度计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 D.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仪器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③ _________。
(2)口部或内壁经过了磨砂处理的仪器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的仪器是_______。
(3)请在上述仪器中任选一种仪器,说明使用该仪器时应该注意的一点事项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下列仪器: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__,洗涤试管应使用         。(填仪器名称)
(2)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                      。
(3)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        、       。
(4)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的仪器是           、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给出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具体方法(请写出实验的过程、现象及结论)
(1) 水和酒精                                                              
(2) 二氧化碳和空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市场销售一种不粘锅炊具,内壁涂有一层叫聚四氟乙烯的物质。请推测做涂层的聚四氟乙烯的物理性质(至少两点)_____,______和化学性质(至少一点)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误操作
             不良后果
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置
 
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加热后的试管直接刷洗
 
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用试管刷洗涤试管时,用力过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你还能得到蜡烛的物理性质有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     、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                 。
(4)通过对蜡烛燃烧的观察,你认为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类型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喜欢在凌晨天朦朦亮时到森林公园中锻炼身体,这种做法对人体好吗?雨辰同学认为对人体有利,因为凌晨空气清新;江一杰认为对人体有害,因为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对人体有害,应该等日照以后再进入其中锻炼。根据你学习的生物知识判断,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为了研究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与日照后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分别收集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和日照后公园中空气各一瓶到实验室。
收集日照后公园中空气的方法是                                 。
(2)为比较两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你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                 。
(3)为比较两瓶气体中氧气含量的高低,你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三瓶气体,分别是空气、二氧化碳、氧气,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来鉴别它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