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核酸可控制细胞代谢过程和生物性状
C.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D.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右图结构模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时,①的形态会变化,但数目不会改变
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③也属于生物膜系统,外膜还与其他细胞器相连
D.RNA以胞吐形式运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A.生物膜系统功能就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识别
B.作为生命系统,细胞各结构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C.细胞核是细胞系统的控制中心,并决定着细胞的遗传特性
D.细胞器具有各自的形态和功能,有些还有自己的遗传物质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空间结构被破坏是造成酶活性低的根本原因
B.在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保存该种酶
C.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D.酶能在常温条件下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CO2的酶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
B.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水的分解
C.叶绿体中色素的作用主要是吸收光能
D.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能量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制作啤酒的过程中要进行密封,保证酵母菌进行发酵
B.要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
C.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
D.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最好立即注射破伤风杆菌(减毒)疫苗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细胞内的氧气浓度
B.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
C.细胞膜外糖蛋白数量
D.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瘦素”是在动物脂肪细胞核糖体上形成,经加工后向细胞外分泌的一种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调节抑制食欲和脂肪的合成。分析资料,判断错误的叙述是

A.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下丘脑的各细胞膜上都有瘦素的受体
C.瘦素的加工和运输由多种细胞器完成
D.瘦素分泌受阻或瘦素受体基因缺陷都会引起肥胖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真核细胞内不能产生[H]和ATP两类物质的结构是

A.叶绿体基质 B.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基质 D.叶绿体基粒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B.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D.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小鼠myoD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未分化肌肉前体细胞,该细胞经过分化形成肌肉细胞,进而形成肌纤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携带myoD基因的载体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肌肉前体细胞
B.检测肌肉细胞的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可确定细胞分化与否
C.在形成肌纤维的过程中,包括myoD基因在内的各种基因都相继表达
D.肌纤维中含有一些肌肉前体细胞没有的执行特殊功能的蛋白质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完成实验,需要细胞始终处于生活状态的是
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②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③恩格尔曼用水绵观察光合作用场所 ④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⑤观察黑藻叶片中叶绿体的形态和细胞质流动  ⑥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某动物细胞在分裂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含有两对等位基因
B.此细胞内含有1个染色体组
C.细胞在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D.此细胞分裂后,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F1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B.F1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
C.F1形成配子时,各对等位基因有均等机会进入同一配子
D.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采用自交方法,可以解决下列什么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黑色(显性性状)牛是否是纯种
②利用某纯种生物个体培养优良品种
③不断提高水稻抗病(显性)品种的纯合度
④判断某种显性性状个体的基因型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③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的四种植物体细胞中某些基因及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从理论上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植株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
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
C.丁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D.甲与乙、丙、丁杂交过程中都遵循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表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不正确的叙述是

A.DNA分子稳定部分是①和②交替排列的骨架结构
B.DNA复制时,④的形成需要DNA连接酶
C.该片段复制两次,需6个含⑥的游离脱氧核苷酸
D.遗传信息蕴藏在⑨等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它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因而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癌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端粒酶),胚胎干细胞中也有端粒酶。据此分析正常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
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效应B细胞合成抗体的过程中,不需要

A.核糖核酸 B.脱氧核苷酸
C.核糖核苷酸 D.氨基酸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婴儿不能消化牛奶,经检查发现其乳糖酶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导致乳糖酶失活,
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

A.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被替换
B.乳糖酶基因无法被转录
C.乳糖酶基因缺失一个碱基对
D.小肠缺乏吸收该氨基酸的能力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生物的变异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变异将会导致多个基因发生改变
B.生物变异一定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人类细胞一旦发生基因突变就会产生遗传病
D.细菌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据基因重组的概念,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A.研究遗传病发病率需要在较大的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B.把各种细胞浸泡在高浓度溶液中,就能观察到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
C.取材时期和细胞是否为单层是能否观察到根尖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关键
D.萨顿和摩尔根先后用类比推理和假说演绎方法推测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只要有②地理隔离,就会形成新物种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推动了生物进化
C.③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D.①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进化的原材料,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以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表现如下表。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该褐鼠种群中
基因型     rr      Rr     RR
对灭鼠灵的抗性    敏感        抗性        抗性
对维生素K依赖性         无    轻度        高度

A.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
B.所有褐鼠都高度依赖维生素K
C.该环境中褐鼠几乎灭绝
D.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①③④表示其中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①、④
C.正常人①中蛋白质含量远远高于③、④中的
D.若②为肝细胞,餐后1小时,B处的血糖浓度高于A处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经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到因胰岛受损而患糖尿病的小白鼠体内后,该鼠血糖浓度趋近正常。上述事实最能说明

A.该过程充分体现了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
B.移植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C.胚胎干细胞具有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D.胚胎干细胞经处理后进行了定向分化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Ach(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型神经递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此时刻的肌细胞膜还是处于静息电位状态
B.随即肌细胞膜电位将发生改变,引起肌肉收缩
C.黑点表示的Ach在突触间隙中将长期存在
D.若免疫系统把自身Ach受体当作抗原,最终会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收缩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茎尖乙侧的生长素浓度小于a(见右图曲线),则甲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该在

A.在ac段范围内 B.在ab段范围内
C.在ad段范围内 D.在bc段范围内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细胞在非变性条件下被裂解时,完整细胞内存在的许多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被保留了下来。科学家曾做过如下图实验:将X蛋白的抗体加入到从裂解细胞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中,结果实验①、②发生了免疫沉淀反应,以下推断错误的是

A.该实验也能检测蛋白质Y是否与X结合
B.该实验依据的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C.实验中采用的X蛋白抗体最好使用单克隆抗体
D.该实验可以通过加热或加入重金属使细胞裂解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眼睛退化的“盲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黑暗环境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C.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K值
D.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奶瓶培养黑腹果蝇,在食物保证充足的培养条件下,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第37天,成虫数量最大,达到了K值
B.奶瓶中的成虫数量越来越多,符合“J”型增长
C.第21天以后,种群密度骤增,种群增长率不断增加
D.这些天,在奶瓶中的果蝇始终存在着种内斗争,但在第37天最激烈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两个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比乙相对复杂
B.甲的恢复力稳定性比乙要强
C.乙在S点后一定会产生许多新物种
D.乙在S点后将会经历一次初生演替过程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列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中,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A.用3H标记的腺苷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B.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某种物质的毒性
C.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量
D.利用PCR技术在体外温和条件下扩增DNA片段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的杰出成果,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B.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都属于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室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过程①形成诱导干细胞,提高了细胞的全能性
B.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C.每个Y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过程③需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D.过程④产生的单抗在排出细胞时不需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接种细菌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操作是

A.要将接种环灼烧灭菌
B.取下棉塞后要将试管口灼烧灭菌
C.应将灼烧灭菌后的接种环立即伸入试管内挑取菌种,避免污染
D.接种后还要将管口灭菌加塞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克隆”广义概念认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单一细菌长成菌落,属于细胞水平克隆
B.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后大量扩增,属于克隆范畴
C.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属于有性生殖范畴,不属于克隆
D.一个亲代个体通过无性繁殖产生一群遗传特性相同的个体,属于个体水平克隆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生物技术及应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都不是单纯的一种酶,而是一类酶
B.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对外植体和接种器材进行灭菌处理
C.用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在72℃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D.DNA在常温下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用于鉴定DNA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B.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孢子、芽孢
C.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多种微生物的菌落
D.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生物细胞中时刻要发生许多的化学反应,完成与细胞代谢有关的生理活动。下图表示在高等植物细胞中发生的重要生理过程,其中①、②代表有关发生的场所,甲、乙、丙代表含碳化合物。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图所示的生理活动叫做_____。C6H12O6在①、②中被分解与只在①中被分解相比,结果上的两个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2)X、Y将参与在②中进行的生理过程,X、Y分别是__________。
(3)在土壤中,植物根细胞可以依靠上述生理过程为其提供能量,通过主动运输,完成_____等功能。若陆生植物根长期浸水会导致烂根,主要原因是_____。但为什么水生植物根常年浸泡在水中却不会烂根?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在低倍镜下观察的洋葱根尖装片图像,根尖的四部分结构、功能各有不同,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要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需要重点观察_____区细胞,属于该区域细胞具有的特点和功能是_____(多项选择)。
A.细胞小、排列紧密、呈正方形
B.具有分裂周期
C.经过细胞分化可成为其他区域的细胞
D.有大液泡,也可用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2)成熟区是吸收水和矿质元素的主要区域。该区域细胞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除了具有根毛和大液泡外,还有一个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3)根能生长除了细胞数量增加外,根细胞的体积还能增大,因为根尖可以由分生区细胞分泌_____,运输到伸长区发挥作用。
(4)若在洋葱根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素溶液,可以诱导_____变异。秋水仙素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A、阻止细胞复制      B、抑制细胞分裂
C、加速细胞分裂      D、改变染色体结构
(5)如果要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一般要先用_____对根尖材料进行解离,然后再依次经过          
三个主要步骤后,才能制片、观察。若右图为在高倍镜下的观察结果,那么,在A、B、C中,观察和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应是(   )_____。若A细胞即将分裂,此时,细胞内正在进行的重要生理活动是_____。B、C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否相同?____。
(6)在右图视野中,处于A时期的细胞数量最多,因为_____。把所做的根尖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同时移动装片寻找,若发现视野中都是处于A时期的细胞。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_____。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蜜蜂是一种营社会化生活的一类动物。蜂王染色体数为2n=32。蜜蜂的生活史如右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生活史可知,蜜蜂的生殖方式是_____。在该家族中,属于单倍体的是_____。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中称为_____。
(2)在图中的B过程中,细胞先后经历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由于雄蜂、蜂王是由不同的细胞发育而来的,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_____决定。
(3)在上述生活史中,孟德尔遗传定律在_____时期(写字母)得以体现。工蜂在清理蜂房上有两种行为不同的蜂群,分别称为“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研究者进行如下两个连续的杂交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说明:雄蜂用特殊的减数分裂方式产生配子,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不减少)
母本        父本        子代
实验一    “非卫生”蜂的蜂王    “卫生”蜂的雄蜂         F1:“非卫生”蜂王、“非卫生”工蜂
实验二    
F1的“非卫生”蜂王   
“卫生”雄蜂         F2:“非卫生”蜂(25%)、
“卫生”蜂(25%)
新类型Ⅰ(25%)、新类型Ⅱ(25%)
①根据实验,判断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_____对基因控制。其中显性性状是_____。
②若用A(a)、B(b)表示基因。在实验二中,与F1蜂王交配的“卫生”雄蜂基因型是_____; F1的“非卫生”蜂王产生的雄蜂后代(F2)都有哪些种基因型?_____;在F1杂交后代(F2)中,雄蜂所占的比例为_____,纯合子工蜂的表现型是_____。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就下面两种人类疾病进行分析。
疾病一:糖尿病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是由于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攻击了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异常;Ⅱ型则属于胰岛素分泌正常,但是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不足,不能有效识别胰岛素。请根据上述信息及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综合上述信息得出两种类型糖尿病的共同点是________。从免疫学角度分析Ⅰ型糖尿病属于___病,在临床中,___型糖尿病不应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2)如果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作用于肝脏细胞的激素主要是______。若靶细胞是骨骼肌细胞,两种糖尿病的作用都会使肌细胞______。
疾病二:2013年的肿瘤年报发布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的是肺癌。其中一些学者认为长时间的雾霾天气,高密度的雾霾粒子也是肺癌诱因之一。
(3)正常情况下,肺部的细胞应属于___(高度分化、低分化)的细胞。若雾霾粒子能诱发肺癌,雾霾粒子中的一些致癌因子可能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___发生突变。
(4)遗传型家族性肺癌:研究者已经发现导致肺癌产生的一个潜在的遗传因子位于6号染色体的一段肺癌易感区域,运用______可将此片段进行体外扩增。若研究肺癌是否属于具有家族遗传性以及遗传病类型,可以采用___的研究方法。据统计,肺癌患者中至少有10%的人具有遗传性,而母亲或其姐妹中若有人患有肺癌,遗传给子女的机会要比男性肺癌患者高出2-3倍,说明肺癌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___。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洋是生物圈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的活动也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请根据下面两图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大黄鱼最大的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该点大黄鱼的种群数量与K值的关系是____。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对鱼类生活在哪个水层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___。新建码头的木质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若用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请用字母和箭头写出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___。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4)海洋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___稳定性,但若人为受到较严重的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药用植物是一类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医疗和保健作用的特殊经济植物。许多科研人员力图改良药用植物品种,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请问答下列问题。
(1) 科研人员用惹苡的___培养出单倍体植株。为鉴定单倍体植株,可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其____,并与____作对比。
(2) 川芎易受病毒侵染造成大幅度减产,日本学者用川芎的____作为外植体进行脱毒培养,在适宜浓度的_______诱导下,外植体先后经过____、____两个步骤形成脱毒川芎。
(3) 为了将中药柴胡的药效成分基因转入胡萝卜,科研人员将柴胡的原生质体与胡萝卜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形成杂种细胞,最终培养成了杂种胡萝卜植株。请问:该植株具有的特殊优势在于____。上述使用的技术是_______。
(4) 东莨菪碱对人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它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将从东莨菪中分离得到的天仙子胺6β羧化酶基因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入颠茄细胞中后,若该基因能够____,则转基因植株就能产生大量的东莨菪碱。从分子水平上检测天仙子胺6β羧化酶基因是否成功在颠茄细胞中转录,可采用________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基因探针与________进行杂交。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