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小明到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参观,他在先秦(秦朝以前)展区不可能看到的是(  )

A.铁农具和牛尊 B.刻有铭文的青铜器
C.《水经注》书影 D.都江堰水利工程模型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写道: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现象……”。他主要是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的(  )

A.自由性 B.广泛性 C.民主性 D.公正性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表内容与“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有关,其中史实和结论对应恰当的是(  )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词语句能反映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③“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④“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A.③①④②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③②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漫画常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时事。有人将下面漫画中逃跑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据此判断下列选项和漫画人物有关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它文明不得不仿效它。”中国近代能够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有(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所以我们学界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护公理,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与该宣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土地革命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连环画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下图为某连环画中的一页,图中“会议”召开于(  )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全国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

A.南京解放、瓜分狂潮、九一八事变
B.南京解放、《辛丑条约》、七七事变
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资金缺,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改变分散的个体劳动,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其描述反映的是(  )

A.农业合作化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美国军团杂志》1971年10月号封面,描绘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打乒乓球的情形。该图传递的正确信息是(  )

A.两国意识形态的对抗
B.喃国军事力量的较量
C.两国外交关系的改善
D.两国经济实力的竞争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8月,央视一套在全国首播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本主要从1976年毛泽东同志逝世27天后开始,直到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国庆游行队伍为止。可以作为剧中邓小平台词的是(  )

A.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B.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目标
D.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求同存异”中的“异"的本质内涵是指(  )

A.不同的国情 B.不同的社会制度
C.不同的经济水平 D.不同的生活习惯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评论某一运动:“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是指(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人物领导了反对英国“奴役压迫”的革命,争取了民族独立。下列文献和他有关的是(  )

A.《法典》
B.1787年宪法
C.《国家工业复兴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共进退。”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日本国力已经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
B.日本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
C.日本应走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D.日本应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其中的“两个大国”是指(  )

A.美国、日本 B.美国、苏联
C.英国、法国 D.中国、日本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2年10月9 日,美英两国通知国民政府,主动宣布废除自1840年以来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一举动的主要背景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B.诺曼底登陆的成功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要给下图设置一个主题,最合适的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就人类文明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  )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法拉第的电磁感应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西周实行分封制,明朝则废丞相,设军机处。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
“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三大战役。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
下图是邓小平给深圳特区的题词。与深圳一起成为第一批特区的有珠海、汕头、海南和上海浦东开发区。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
大工厂与垄断组织是两次工业革命引发而生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它们的出现都促进了资本主义迅速的发展。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英国由此出现了宪章运动。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总体来说,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的诗深刻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人们称他为“诗圣”;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朝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设宣政院加以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在西藏实行     制度,西藏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1919年《      》的规定,德国必须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二战前,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并与意、英、法三国勾结,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史称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材料二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所称颂……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日:“今汉兴,海内一统。"……清康熙帝日:“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始皇的“庞大帝国”正式建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巩固“帝国统一性”采取的经济措施。(2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止盗”的主要出路是什么?历史上把他较为清明的统治称之为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事迹。(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使国家兴盛的主要因素。(1分)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主和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
——《缅怀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二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l 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刘少奇是我国第二任国家主席,1966年“文革”开始后,他受到迫害,1968年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失去人身自由,并被开除出党,撤销了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材料四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对于公权力来说,法没有授权的都是禁止的。用法律制度手段制约公权力,则是中国依法治国打造良政善治的核心。
——中新网
请回答: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阴材料一中“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全面崩溃”的具体表现。(2分)
(2)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2分)
(3)材料三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1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如何才能有效地制约权力?(1分,不得照抄原文)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政策的调整应该因势而谋,顺势而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

材料二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 
——《列宁全集》33卷
材料三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种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2)面对材料二中的“严重失败”,列宁作了怎样的政策调整?(1分)
(3)材料三中罗斯福的“试验性疗法”有何特点?他采取了什么措施让人民不再恐惧失业?(2分)
(4)材料四图一和图二所示的工业化模式有什么共同点?(1分)

来源:2015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下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